【音樂】西班牙音樂的主要分類及音程,這些音樂的分類你都知道嗎?

1。古典時期古典時期(calssic period)通常指西方音樂史上巴赫到貝多芬前的一段時期(即十八世紀)。另一說自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初,即維也納古典樂派活動的時期為古典時期。

。2。霍塔(jota)西班牙舞曲,發源於西班牙東北部阿拉貢省。快速,三拍子用吉他和響板伴奏。近代作曲家亦用於創作。如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格林卡的《阿拉貢霍塔》等。

3。音程(interval)兩樂音之間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階兩音之間的音級數作為音程度,如C-G,共五級,共稱“五度”;G-B,共三級,故稱“三度”。

4。單調音樂(monophony)復調音樂及主調音樂的對稱。單旋律的音樂。即不附帶任何對位聲部、襯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條單純的旋律線。古代音樂及大多數民歌,都是單調音樂。

5。尋求曲(Ricercare),流行於十六、七世紀的一種器樂曲。常用於管風琴。自經文歌演變而來。是一種多主題樂曲,每一主題自成一段落,同時在全曲展開各種對位變化。

6。敘事曲(ballade,法)十三、十四世紀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歌曲,歌詞通常分為三節,每節七行或八行,最後一行或二行是重複句。每節音樂用A、A、B的三段體,通常用復調寫作。

7。清唱劇(oratorio)大型聲樂曲。以宗教事蹟或史詩為題材,由獨唱、合唱與管絃樂隊組成,在音樂廳或教堂內演奏,而不用佈景、服裝及身段表演。但最早(十六世紀中期)的清唱劇亦用佈景與服裝。清唱劇多由宣敘曲、詠歎調和合唱組成,而無對白和舞蹈。康塔塔與清唱劇很相似,但其篇幅較小。

卡巴萊塔(cabaletta譯)簡短的歌劇詠歎調。曲調與伴奏都比較簡易,羅西尼常使用。十九世紀後期,威爾第等人常用為詠歎調的華彩結尾,拍子快速,用不斷反覆的定型節奏。

8。合唱(chorus)即由一隊歌唱者(男聲或女聲,或男女聲兼有)來演唱一首歌曲。每個聲部由數人同唱,與歌劇、清唱劇、康塔塔和其他大型聲樂作品中的獨唱相對而言。

8。輕歌劇(Light opera)原意為小型的歌劇,始於十九世紀,是一種含有序曲、歌曲、對白、舞蹈等的戲劇,其中音樂只起一種襯托氣氛的作用。十九世紀,以寫輕歌劇著稱的作曲家有奧芬巴赫、約翰·施特勞斯、沙利文。至二十世紀,輕歌劇又常稱為“音樂喜劇”(musical comedy)

10古典曲式(classic forms)西方音樂史上古典時期通用的曲式。如變奏曲、組曲、奏鳴曲等幾種曲式。

11。表現派(experessionism)二十世紀前期流行於歐洲的藝術流派之一。表現派音樂在德國表現派繪畫的影響下形成。與印象派音樂相反,其創作特點是透過藝術家的主觀內省,運用變化、誇張、象徵等手法來表現創作題材。表現派音樂的代表人物有勳伯格、貝爾格、韋勃恩等。

12。轉調(modulation)樂曲在進行中變換調性。轉調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簡單的轉調常在近關係調之間相轉,如主屬調、大小調之間互相轉換。

奧特爾(ordre,法)十八世紀古鋼琴曲集的通稱。法國作曲家科普蘭開始引用。原文意為“次序”,其特點與組曲相似。

13。主導動機(Leimotiv)瓦格納的歌劇寫作手法之一。初由德國音樂評論家烏爾索根於1878年在所作《論瓦格納的〈眾神的黃昏〉中的樂曲動機》中提出。指以一個樂曲動機代表劇中的某一角色、情景、觀念或事物。如《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指環”動機、“神劍”動機等。

14。室內樂(Chamber music)原指演奏於室內(不包括教堂、劇院、音樂廳)的樂曲。近代室內樂指樂曲的一個聲部由一名演奏者擔任演奏的樂器合奏曲。每個人所演奏的部分在樂曲中不分主次。室內樂常按演奏人數區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幻想曲(Fantasia)發揮想象力而不遵循傳統曲式的作品,即稱為幻想曲。

15。特點:無舞曲形勢或變奏,在用復調來發展主題時以想像力所創作的作品。具有即興性質。在曲式上比奏鳴曲更為自由。作品可以根據一個或幾個主題來創作。

16。序曲(Overture)指在歌劇、清唱劇、戲劇配樂等的開場音樂。常作為單獨的音樂會演奏。另外還有一種交響序曲,其為獨立樂曲,不是作為開場音樂之用。十七世紀,序曲在義大利和法國得到發展。當時序曲曲式定為的快-慢-快的三段體,通稱為“義大利序曲”。而曲式為慢-快-慢的序曲,則被稱為“法國序曲”。

TAG: 音樂樂曲序曲曲式清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