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短短十行字,能位列十大行書,原因或許在此

歡迎關注我們,每天更新各種書畫資訊!

說起書法史上的行書經典,最有名的當然是大名鼎鼎的“十大行書”。它們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寒食帖》、王珣的《伯遠帖》、楊凝式的《韭花帖》、柳公權的《蒙詔帖》、歐陽詢的《張翰思鱸帖》、米芾的《蜀素帖》、黃庭堅的《松風閣帖》、以及李建中的《土母帖》。

這短短十行字,能位列十大行書,原因或許在此

對大多數朋友而言,最陌生的就是位列第十位的《土母帖》。僅僅10行字的《土母帖》,憑啥位列書法史“十大行書”之一呢?下面,我們就來好好地探討一下。

《土母帖》原文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籠子。封全諮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門所出者。復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曆頭。賢郎未撿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難商量耳。見別訪尋穩便者。若有成見宅子又如何。細希示及。(押字)。諮。孫號西行少車。今有舊車。如到彼不用。可貨卻也。

《土母帖》譯文“ 你想要的土母,現在得到一小盒,包裝完好送過去,不知道合用嗎?是河南新安縣西的缺門山那裡做的。不知道你要這個做啥?希望能講一下。又是冬盡春來,新的一年開始了。賢郎公子沒頭緒,家裡的祖籍又不明白,無法商量。要是看到有合適的,但因為有成見,那又怎樣派上用場呢?想知道你的意見。另外想問一聲:孫號將要西行,但沒交通工具,目前有一輛舊車,如果不想乘坐它去的話,就賣了它。”注:據推測應該是土母礦

承唐啟宋的李建中。

李建中,經歷了唐、五代、宋這幾個歷史時期,為宋初著名書法家,在書法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式的人物。《宋史》這麼評價李建中:“善書札,行書尤工,多構新體。草、隸、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習,爭取以為楷法。”

這短短十行字,能位列十大行書,原因或許在此

李建中學習書法,主要取法自唐代名家歐陽詢。難能可貴的是,李建中並沒有延續唐楷的那種工整嚴謹,下筆之際,帶有唐法,同時也流露出一些魏晉的隨性和瀟灑,這對宋代尚“意”書風的形成,起到了一個引領性的作用。

規矩而又率性的《土母帖》。

《土母帖》是李建中的行書代表作,全文加上落款共計10行,一共104個字,現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短短十行字,能位列十大行書,原因或許在此

從字數上講,這篇行書並不算多,章法佈局上也並不算多有特色,和“十大行書”中的其他作品比較,真的多麼有特色。

那麼,這篇《土母帖》為啥能入選“十大行書”呢?其中一個關鍵就在於規矩而又率性。在其中,我們能看到唐人用筆的規矩和法度,就像元代書法家評價的那樣:“西臺書法去唐未遠,猶有唐人餘風。”

這短短十行字,能位列十大行書,原因或許在此

這還沒結束,《土母帖》之所以精彩,不光體現在法度上,在其中,我們還能看到李建中自出新意的一面。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既有了唐人的法度,也體現出了魏晉的風流,最重要的,為宋代書風的成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指引。

這短短十行字,能位列十大行書,原因或許在此

在“十大行書”當中,還有一個帖和《土母帖》同屬一個時代,那就是楊凝式的《韭花帖》。這兩個帖之所以那麼重要,自身的美是一方面,更為關鍵的是,它們是唐“法”和宋“意”之間的一個重要過渡。任何一個成熟書風的形成,都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李建中在書法史上的名氣雖然沒有那麼的大,但他卻像一座橋樑,將前後書風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僅僅10行字的《土母帖》,憑啥位列書法史“十大行書”之一?關鍵就在這。

TAG: 土母李建中行書書法史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