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但如果我說,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

這並非誇大其辭。英國心理學家菲奧娜·默登在《鏡映思維:人在社會中的自我形成》中指出:一個人一生平均會遇見8萬人,每個人都會對別人產生影響,而別人也會對你產生影響。這些影響如再由被影響人傳播給新的8萬人,那麼從理論上講,我們就至少能影響64億人,甚至如果繼續傳播,這個數量還會呈指數級增長。

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影響與被影響的過程是由“映象系統”本能而為,而非我們主動自發的學習。所以,儘管我們只是過好自己的一生,但其實一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著塑造別人的工作,只不過有多寡之別。

菲奧娜·默登從業16年以來與體育、商界、政治界等各個領域的傑出表現者打過交道,在這個過程中,她瞭解了許多人的個人經歷,見證了他們的人生高潮、低谷和重大轉折,不斷感受到映象系統對個體成長的重要意義:每個人都會受到生命中出現的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並按照他們的行為模式行事。

這也是菲奧娜·默登創作《鏡映思維:人在社會中的自我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能對映象系統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就可以主動對其做出更理性的判斷,決定要不要採取這種行為習慣,這將讓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巨大的改變。在此基礎之上,書中提出了多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開發大腦的這項本能,從而定向發展自己的優勢,向更期盼的未來前進。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如何巧妙利用大腦本能

變成更好的自己?

01

何為映象系統?在我們生命開始的最初3分鐘裡,大腦會產生1。8億個新的神經連接回路,其中絕大部分能夠鏡映他人的行為,這些觀察周圍環境→在自己頭腦中回想並自行模仿創造→得到重複或反饋→鞏固和穩定的過程,為我們學習和記憶提供了重要基礎。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不斷看到他人做出動作、並重復他人的行為,這些動作才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固定的神經元通路,儘管某些動作我們透過刻意學習才得以掌握,但大部分教導傳授是透過監護人無意間的引導完成的。

就像當今社會很多人為自己的社交能力發愁,其實這些成長中必須學會的社交與情商相關的技能,是孩子在大腦準備好之後,透過觀察、傾聽、鏡映監護人的行為學習所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天生”情商就很高,和他交往總是如沐春風,如果你去觀察他的原生家庭,往往會發現他的家人中至少有一個人也會讓人感到相處很愉悅。《都挺好》中的蘇家,母親強勢重男輕女,父親則是唯唯諾諾地窩囊了大半輩子,這種性格或多或少地鏡映給三個子女,對他們的三觀和個性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因此,做“準備好”的父母,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而言,都尤其重要。這裡的“準備”並不指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學習、並有意識地用積極正面的方式去感染孩子:

比如日常為他們搭配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讓他們從小便覺得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理所應當;比如塑造家庭閱讀的環境與氛圍,讓他們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他的面前關心體貼他人,投入工作,儘量控制自己的脾氣……

你希望孩子擁有怎樣的品質,就應該在孩子面前切實地去做,才能達到耳濡目染的目的。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自己卻在旁邊打遊戲,效果可想而知。也許我們自己的能力有限,行為方式也並不是最好的,但這至少能讓我們的孩子受到更多正面化的引導,而這樣的鏡映,反過來也會推動我們自己變成更優秀的人。

02

我們的一生都在鏡映與被鏡映。

一個空間裡如果有一個人打呵欠,很快周圍的人都會忍不住打呵欠;迎面遇到一個人衝你微笑,你會不假思索地回以微笑;拖延症晚期的朋友往往也都愛拖延;堅持健身的人身邊很少會有大胖子……

當我們對鏡映思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反過來就可以利用這項本能實現自己的目的。菲奧娜·默登在《鏡映思維:人在社會中的自我形成》給出了掌握鏡映思維能力的實操指南:根據具體的需求,有意識地決策要效仿誰,為何要效仿,並進行觀察和鏡映。

1、明確期待

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念、長處、喜好、不夠成熟的地方、以及自己的盲點,並利用這些資訊思考:什麼樣的改變能夠賦予我們生活的意義,以及怎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2、尋找角色楷模

我們需要尋找的角色楷模包括以下3種類型:個人化、情境化和理想化。

個人化角色楷模扮演的角色是“參謀”,儘量找與你有關係、能夠信任、在你提出請求後願意花時間為你提供幫助的人,該角色往往是你的家人、朋友或者信任的上司、長輩。

情境化角色楷模扮演的角色是“階段性目標”,他是一個與你有一定距離、並無私交的人。這類角色楷模或許看似平平無奇,但身上一定擁有某個你所認可的閃光點。

理想化角色楷模扮演的角色是“嚮往”,這類角色楷模往往是我們無法接觸到的人,比如歷史人物、名人、虛構的人物、運動員或偶像明星。對這類角色楷模需要明確兩點:第一,不要全盤接受他們的一切;第二,仿效他們成功背後的努力,而不是流於表面的新聞報道。

3、圍繞具體問題,確定角色楷模

選擇你想關注的領域,以自己為圓心向外畫三個同心圓區域,將個人化角色楷模放在最外面的圓圈裡,情境化角色楷模放在中間的圓圈裡,理想化角色楷模放在裡面的圓圈裡。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4、新增細節

弄明白你想要鏡映或避免鏡映的究竟是什麼,以及評估準則。

透過以上四步,我們能夠在不同發展的階段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參照物”,從而有意識地觀察這些人的優點,辯證地汲取養分,將被動鏡映變為主動鏡映。

03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鏡映為我們帶來了諸多好處,但我們同樣需要警惕它的“副作用”,比如我們可能下意識地追逐“單一型”關係、排斥“耗電型”關係。

大量研究表明,人們更傾向於跟自己年齡、種族、財產和收入相當的人交往。比如在商業界和投資界,你會發現窮人在說窮人的“方言”,中產階級和富人則有其他不同的“方言”。這種不自覺發生的“相似原則”反而會侷限人的眼界、成長與發展,導致我們永遠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打轉。

另一個“重災區”則是職場。在鏡映的影響下,我們無意中會更偏向於那些與自己態度、信仰、價值觀和能力相似的人。因此許多領導者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條件招聘”,從而強化一致性的工作模式,這反而會導致團隊的刻板與單調——同一個問題,你解決不了,他也解決不了,因為大家腦回路都差不多。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雖然歸屬感極其重要,但是鏡映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會反過來影響一個人的能力天花板。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多樣化的工作環境比非多樣化的工作環境的成效要好35%;“股神”沃倫·巴菲特一生都在與更多不同圈層的優秀人才交流,同樣是一種對自身鏡映能力的深度開發。

可以說,在適當的時機有意識地“勉強”一下自己,勇敢接觸舒適圈之外的人,才能更好地將鏡映思維的力量發揮到極致。正如安德烈·紀德所言:

人只有鼓起勇氣,告別海岸,才能發現新的海洋。

04

《鏡映思維:人在社會中的自我形成》這本書中,提到最多的除了“鏡映”,便是“社會”。作者菲奧娜·默登始終在表達一個觀點:作為個人,你是獨一無二的,但這種獨特性只有在你與他人互動、用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影響其他人的生活時才有意義。

這個想法見仁見智,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我們選擇努力“觀察”周圍的世界,並自主選擇採用的應對方式和反應機制時,某種意義上我們就不再是“被”命運隨波逐流,而是獲得更多對人生的掌控能力,開啟屬於自己的良性迴圈。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當我們主動地向別人微笑、主動地表達讚美,當我們每一次與別人進行高質量的溝通交流,這些積極正面的互動除了更好地影響他人,至少將使我們自己的內心更加愉悅。

這種思維上的改變,或許正是開啟幸福之門的那把鑰匙,也是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綻放的真正秘訣。

【薦讀】你的一生至少會影響64億人,你會相信嗎?這並非誇大其辭!

點選

可購買

TAG: 鏡映楷模角色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