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與解析:工作生活實踐的工夫論與四方架構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與解析:工作生活實踐的工夫論與四方架構

杜老師在《國學經典私塾班開課》裡講到,他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學術性的。在學習過程中,有些朋友和我探討:認為學術性的研究離個人的工作生活實踐有距離,難以聽懂學到、操之能用。

我並不認同這些朋友的觀點,因為他們並沒有系統聽過老師的課,為了回答這個疑問,就用自己的理解來闡述杜老師的研究方法和授課內容,這種理解由個人實踐心得體會而來,卻不見得準確。為了能更系統性準確理解掌握老師的哲學研究方法——四方架構,以此學期《論語》為基礎,作文闡述工作實踐的工夫論,希望得到老師同學們指正。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與解析:工作生活實踐的工夫論與四方架構

杜老師建立了四方架構的研究方法,哲學思辨地逐字解讀每部經典,在每個問題意識面前讓不同哲學思想融會貫通。

在私塾班之前,聽過不同老師講解《道德經》都不一樣,他們會有不同的解讀:有文字表面意思的理解,包括不同版本的文字;有關於文字背後的理解;也有思維穿越回到歷史現場的觀影般的感受。

道的境界恍兮惚兮太難琢磨,聽了後只能聽懂自己能懂的部分,時間一久,也不知道還保留有多少感悟存在意識裡,在平常的生活中甚至很難察覺有沒有用到。

便覺得杜老師的思想的武功和身體的武功之說非常生動貼切,畢竟少年時熟讀了金庸古龍的著作,自然想到了道的境界如同獨孤九劍,手中心中均無劍的那種感覺,既是沉寂,又武功絕倫隨機而發,似以境界工夫來理解境界工夫的感知力,偏又很難自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悟了些道,更不好揣測這個離開悟有多遠。

在得到智慧這個過程裡,哪一種方法才是和身體武功一樣從心法、入門、熟練、精通到境界的一樣途徑,又在每一個階段裡能夠印證檢證自己的成長?

當聽老師講《論語》時,感覺到了老師放電影般一幀幀的畫面感,歷史的場景被複活了,我幾乎可以這樣感覺看到孔子和弟子們的對話現場,源於古代生活充滿啟發。

這不就是思想做工夫的實操武功秘籍嗎,以前自己看只能看到文字對話,不就是因為沒有這樣的學習不知道心法嗎?這時候才知道杜老師創造的四方架構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與解析:工作生活實踐的工夫論與四方架構

我是困而學之有幸和杜老師學習的,

老師也一再強調中國哲學是實踐的哲學,就是把理解的直接去做了。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古代推崇以孝治天下,這是由個體到家庭,家庭到宗族,宗族到社會國家的秩序穩定體系。從個人修養來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讓內心充滿愛,從小在家庭願意從小事做起,做好小事,照顧家庭進而生成服務的意識。

這是源自內心的動力,會有源源不絕的力量。隨著能力的增長,做好工作服務社會。

1-9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想起老家在清明時祭祀祖先的儀式傳統,思考要開始為家族做一些傳承。修其德於身。

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雖然能夠做到無違,但是一直沒有做到每週給父母電話和影片,珍惜之。

2-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保重好自己身體,不讓父母擔憂,多關心他們的健康。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雖然在孝順父母方面注意了色難,但是遠遠不夠用心。

4-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而不違,勞而不怨。」

父母有他們基於人情世故的思考,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盡孝在當下,要及時。

8-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盡好家庭社會之責任。這種承擔,既有成長時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既有未之能行和行之滑落之懼。到日三省吾身。

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工作時善有果而已,對事業用服務心態,讓利把事情做好,更大的目標包含著這些,能力得到提升。盡力達成統一戰線。

4-26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從另兩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給老闆打工時敬禮不要“數”,要有蘇武牧羊的精神,同時具備時效;自己當老闆時,謹防這樣的員工。子路也嘗問事君之道,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直道而行,

此事需度主而行之,不可則止。

朋友數,斯疏矣。也是一種做生意的境界,個人要遠大目標,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業,朋友不止喝茶把酒言歡,思想的碰撞,溝通產生價值惺惺相惜,師之友之。

工作學習中為理想持續不間斷的努力做事,少講湯水話,講對別人有用的話,有朋自遠方來。

5-2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在公司體系,沒有前途的公司要自己勇於突破另闢蹊徑;或擇機而動莊子心態。在高位時既要保護下屬亦要避免傷害。

5-6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源自內心富於智慧的溝通藝術。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我是子路的反應。希望透過努力學習理想實現。

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大智如愚,邦有道,則知,其知可及也;邦無道,則愚,其知不可及也。控制自己的好勝心。

有能力的人,才會讓聰明變得像笨的,笨的是聰明的。職場上也要經常裝糊塗啊。

6-3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6。4)」請教,曰:「與之庾(2。4)。」冉子與之粟五秉(800)。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按需分配,公司的管理,既要重製度,又要重德性。

德性用在每個人的品德的自我修養上,法令用在對所有人的行為公平的規範上,這兩個都是鐵律,無以一廢二,無以二廢一,同等重要。

6-12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行不由徑使我想到老子說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辦公時間和非辦公時間之用法:工作時間不聊生活休閒娛樂之事。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非辦公時、地、制度外談公事,注意其私心。

6-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孟之反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不炫耀自己,以退為進,解除嫉妒,考慮別人的內心世界,讓事情做好而不受傷,不突出自己讓利別人,不伐的智慧。

讀懂汗流直背,在公司體制裡二三四爻得謙掛,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但如果是五爻可用之觀下。

7-10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乎!」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講的是方法,描述的是內心追求和內在最高境界。

從工作的小角度來說,就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把事情做好,把自己做好。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而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好勇不義成寇。《三國志·魏志·楊阜傳》: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失後事,今雖強,終不能成大業。

世間失敗之事十之八九,失敗是成功之母,和失敗案例學習失敗的原因,置之死地而後生。

7-14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子不為也。」

知道子貢得夫子一以知之心法。面對一件事,問另外一件事,兩件事卻是同一價值意識。正是想、做一致,說未必一致,莫逆於心默而識之。這需要在境界工夫裡來理解。

12-10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崇德,主忠信,接受儒家核心價值意識,四十而不惑。是非不會有疑惑、對錯不會有疑惑、得失不會再在意。

1-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對別人有沒有關心,相互之間有沒有關心,決定了事情的性質。

形式主義就是缺少關心,缺乏持續性深入的考慮,做事也停留在表面。這種關係體現在溫,良,恭,儉,讓裡,用這個態度和境界處理人際關係,可以想象能得到一種什麼結果。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和氣生財。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裡告訴了我們這樣來理解《詩經》,也感覺到了自己還遠遠未可與言詩。

3-15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以能問於不能,正是我所缺乏的。

3-17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講述了用捨得維護公司制度的重要性。施仁政照顧好員工,我也愛其禮。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 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墨家尚賢,韓非子一官一人。

6-25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學於文,約之於禮讓我們趨於正道成長。

8-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畏懼),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責人)。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澆薄)。」

恭而無禮則勞,除了需要以非指喻指之非指,更需要關心。

8-5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想起老子的有無相生,謙虛既能讓自己持續進步,還有非常好的人際關係。

15-7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這是和朋友和老闆相處的為人道理,與言不與言不從私利做考慮,具備更完善的面相,這個過程也能讓自己具備更大的能力。

15-27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觀察人、分析用人,需要和人物誌結合做深入學習,團隊做事的識人用人尤其關鍵,因才用人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這個方法能心思縝密肆應各階層的人,希望自己能儘快具備這樣系統性的能力。

15-41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永遠要有一種對別人的關心,懂得別人要知道什麼,要什麼。破除想當然。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與解析:工作生活實踐的工夫論與四方架構

聽老師講治國時,

心裡直接切換成治公司

每個哲學思想都可以蘊育出傑出的組織和公司,在做事的態度上,杜老師把孔子教導的行為方式和心法呈現出來,做事時會篤定不知疲倦。

選擇儒家的價值意識踐行於日常工作生活,一日三省,克己復禮,變化氣質,遠方來朋,志同道合。

仁是孔子哲學思想最重要的價值觀,也是最高的境界工夫,在做工夫成為儒者的過程裡需要持續不間斷的努力,又極少人能達到。儒家克己復禮求仁,莊子齊物以境界工夫理解境界工夫。在通往境界工夫的路上,靈活用工夫論掌握時和勢,實踐檢驗真知,解決不同的問題,結果是自我檢證。

TAG: 境界老師工夫子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