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漢代就出現了扇舞。隨著音樂響起,歌伎、舞伎持扇翩翩起舞,其婀娜多姿的倩影,曾給藝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代受西域影響,舞蹈繁興,其中許多舞都以扇作為道具。及至宋代,扇子作為道具開始進入戲曲。明清時期,扇子作為一種道具,逐漸成為戲曲舞臺不可缺少的傳神之物。

傳統戲曲中,扇子的種類繁多,式樣不一,唯摺扇用途最廣,生旦淨醜均可使用。

一、歌舞

歌舞百戲用扇子當道具由來已久。唐宋時“歌扇”已成為詩文中習用名辭。

(1)“燕居行樂圖”

在甘肅酒泉嘉峪關晉墓壁畫中的“燕居行樂圖”中,畫上有一位女子持扇舞蹈的形象:她身著硃砂、黃、綠甲色裙,上衣飾以五彩接袖,兩手各一“單門扇”正在飄然舞動,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較早的扇舞。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燕居行樂圖

(2)漢代的《巴渝舞女舞》

《巴渝舞女舞》就是一種扇舞。表演時檀板篤篤,銀箏款款:佳人姝麗掩扇輕歌曼舞,風韻婀娜,藉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感。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巴渝舞女舞

(3)唐朝的《霓裳羽衣舞》

唐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繁盛時期,大量胡人和西域舞蹈傳入唐代的舞蹈繁多絢麗,有健舞、軟舞、霓裳羽衣舞、中舞、花舞等,其中許多舞蹈都是以扇子為道具。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霓裳羽衣舞

唐詩中不乏扇舞的描述:

鏤月成歌扇,載雲作舞衣。

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

賓閣砒筵開,通宵遞玉杯。

塵隨歌扇起,雪逐舞衣回。

歌舞劇《採茶撲蝶舞》、《霓裳羽衣舞》以及“東方紅”中《葵花向陽舞》,都用特製的羽毛摺扇伴舞。

二、戲劇

在戲劇中,如果把扇子拿上戰場,可代表馬鞭、刀槍等;在書房與公堂上下揮動,扇子又變成毛筆;把扇子開啟可當書信閱讀;將扇子放在戶頭,就變成扁擔,用手一託,又變成茶盤。

一把摺扇,舞臺上瞬息萬變,其妙無窮。

戲劇中的演員藉助扇子,透過揮、轉、託、夾、合、遮、撲、抖、拋等動作的變化與組合,配合身段,衍化出各種舞姿,以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心境、感情。

《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春香,《紅梅閣》中的李慧娘,《西廂記》中的紅娘,都有俏麗多姿的撲蝶舞扇動作,展示了女性的嫵媚、嬌美。梅蘭芳演戲,講究“扇子功”,他在《貴妃醉酒》中,運用扇子巧妙地表演了楊貴妃的醉態和複雜的內心世界。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牡丹亭》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紅梅閣》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西廂記》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貴妃醉酒》

也有不少劇目和文學作品是以扇為主題的,如《桃花扇》、《沉香扇》、《蕉扇記》、《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睛雯撕扇》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孔尚任的《桃花扇》。

《桃花扇》以侯方域贈南京名妓李香君的定情詩扇為線索,從“贈扇”開始、中經“濺扇”、“畫扇”、“寄扇”到“撒扇”,既寫了侯、李兩人的離合之情,又完成了“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的創作意圖,使戲曲文學更上一層。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桃花扇》

(1)戲劇舞臺上的各色人物

在中國戲劇舞臺上,表演人物身份的不同,用扇也不盡相同:文生扇胸,花臉扇肚,小生不過唇,黑淨到頭頂;醜扇目,旦掩口,媒婆扇兩扇;僧道扇衣袖。其中極有講究。

舞臺用扇有一套口訣:“文扇腦,武扇肚,轎伕扇檔;教書先扇臀部,農民力大扇臂膀,僧道扇目,書畫家扇袖,禿子扇頭,盲人扇目,媒婆扇肩,婦女扇唇,老人扇肩頭擺支,惡霸扇背,流氓拿扇溜得慌。”

著名川劇演員陽友鶴,僅使用摺扇的姿態就有70多種。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川劇名家陽友鶴

三、民間舞蹈

在中國民間舞蹈中,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採茶燈,淮北一帶的花鼓燈、花燈,演員們都手中持扇,載歌載舞,表現美好生活。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秧歌舞

扇子在表演藝術中的角色

花鼓燈舞

四、評彈、說書、相聲

扇子還是評彈、說書等文化藝術表演中的常用道具。用來說書,一扇可作刀槍,可代筆墨,演來惟妙惟肖。

近期熱文:

中國從聚落社會到古國時代標誌著初級文明的開啟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館藏古生物化石(下)

摺扇是中國發明的嗎?

粽香深處的文化記憶:端午節古詩詞

TAG: 扇子道具桃花扇扇舞摺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