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河流|小人物的際遇折射出的才是豐滿的歷史

時間的河流|小人物的際遇折射出的才是豐滿的歷史

北海之心:阿姆斯特丹的光榮與哀傷

(列城志)

作者:   [荷]黑爾特·馬柯(Geert Mak)

ISBN:   978-7-300-29004-1

定價:   89。00

出版日期:   2021-03-15

點選此處一鍵購買

在本書中,作者將引導讀者穿過優雅而燈光昏暗的歷史走廊,到達位於北海之濱的荷蘭首都的深處,探尋這座名城的過往。這裡的人們既經歷過17世紀“海上馬車伕”創造的輝煌頂峰,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忍辱負重的黑暗低谷。

本書透過一段段閃回的歷史片段串聯起千年來阿姆斯特丹的光榮與哀傷。作者細膩地描寫了曾經在這裡生活過的各色人物的悲與喜,用微末小事勾勒出歷史大潮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在運河的淤泥中發現的中世紀鞋子、一位神父日記中的荷蘭獨立戰爭、一名女僕與畫家倫勃朗的他鄉悲劇、18世紀小冰期的致命衝擊、被“特別車次”送往奧斯威辛的猶太人……

本書將為讀者揭開覆蓋在這座城市面孔之上的神秘面紗。

過去十多年中,因為學習、工作的原因去了許多國家,遊覽過許多城市,然而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去阿姆斯特丹是在2007年聖誕節前後,與多數遊客一樣,這座城市給我留下的印象無非是旅遊手冊上的幾個關鍵詞:水壩廣場、中央火車站、《夜巡》(De Nachtwacht)、運河、鬱金香,等等。依然清晰地記得我在水壩廣場紀念碑前與眾人一起倒計時迎接新年的狂喜,在紳士運河坐船遊覽的愜意,在中央火車站感受一座世紀性建築的魅力,以及在國立博物館認真端詳《夜巡》的偉大。

多年之後,當我翻譯這本《北海之心:阿姆斯特丹的光榮與哀傷》後,對這座城市的認知又多了幾份理性與敬意,它幫助我重塑了阿姆斯特丹在心中的樣貌,使我對這座城市有了更為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原來:水壩廣場曾經是劊子手行刑的場所;運河帶的建造幾經波折才有今天的模樣;中央火車站阻擋了艾灣的海風,從而改變了城市面貌;《夜巡》的作者倫勃朗生性怯懦而吝嗇……

這本書書名的荷蘭語原意是“阿姆斯特丹的小歷史”,從中便可窺探出整本書撰寫的基調——從小處著手。一個陶壺、一座房屋、一幅油畫、一張照片、一本日記……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無一不記錄著它們所處時代的人們的生活往事。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暫時拋開諸如“偉大”“輝煌”“奇蹟”這些老生常談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件件不足掛齒的小事。也許在作者眼中,這些人物身上發生的小故事才算得上是歷史的真正註腳。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六章,作者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記述中找到了一個名為艾爾斯·克里斯蒂安(Elsje Christiaens)的丹麥女孩,她作為一名打工者來到阿姆斯特丹討生活,是一個即便專門研究荷蘭歷史的學者都可能不會注意到的小人物。她卻與享譽全球的畫家倫勃朗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單單看兩人的生活軌跡,我們似乎很難將他們放在一起去思考,但作者巧妙地將兩人用倫勃朗所作的一幅描繪艾爾斯被吊死的素描畫聯絡了起來,為我們揭示了阿姆斯特丹繁榮的黃金時代盛景下掩蓋的社會問題。透過對比兩人的人生遭遇,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一畫千金、受人追捧的大畫家倫勃朗,還是一文不名、無人問津的艾爾斯,在阿姆斯特丹的社會中,始終是不入流的外鄉人。名聲、金錢、才能,甚至是犧牲,都無法換來一個外來人在這個推崇冒險精神的城市中的一席之地。

從某種程度上講,小人物的際遇折射出的才是豐滿的歷史,

它成功地將一般人對阿姆斯特丹某段歷史的固有理解或者成見放在一旁,只是單純地講述故事,用一個個小事件的細節、一個個小人物的生活去重塑我們對過往的認知。這本書給了讀者一個從平凡中感受偉大,從細微處瞭解繁雜的機會,它在阿姆斯特丹歷史的光輝與榮耀中揭露了嚴苛與殘酷的現實,又在黑暗與墮落中給予人們重新崛起的希望。它為讀者還原了一部有血有肉的城市歷史,而這種真實的還原所帶來的衝擊感,不僅不會削弱我們對這座城市的敬意,反而會從歷史的角度對它更加尊重。希望讀完這本書的朋友可以從中感受到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的偉大,感受到歷史複雜性的魅力,感受到作者看待歷史的純粹態度。

金風

2020年9月

TAG: 阿姆斯特丹歷史這座城市倫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