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的,然而境界說的 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來看一下王國維的原話: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的就是有我之境。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平蕪近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寫的就是無我之境。

簡言之,有我之境是指作者把主觀的情感直接傾注於對客觀事物的描寫之中;無我之境是作者不帶任何情感色彩來描述一個情感現象。

雖然王國維是用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來分析詩詞的,但是這種境界說亦可以應運到書畫領域。

在山水畫中,有我之境的創作特點是在展現審美物件的基礎上,賦予審美物件以審美主體的感受及情感表達,從而使其達到人與物的融合,從而體現審美主體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無我之境是繪畫藝術的高度體現,“無我”並不是沒有個人情感,而是這種思想情感沒有直接外漏,主要是透過容觀的描寫物件傳達出畫家的思想情感。

“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屬於意境中不同的審美規範,兩種有著不同的表現、表達方式,在繪畫風格上的差異也是較為分明的。山山水水本無“情”,不論是“有我之境”,還是“無我之境”都將山水的無“情”,賦予他們以真情實感,最終轉化為真情流露。

大概而言,山水畫獨立發展於中唐前後,以元代為界,五代、南北宋時期的畫家整體的客觀地描繪自然的山水,是無我之境的體現;元代及之後明清的畫家往往藉助自然景物來表達主觀的情愫,追求筆墨情趣,把繪畫的“形似”和“神韻”置於次要地位,是有我之境的體現。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

溪山行旅圖 北宋 范寬

作品作堂堂大山,溪邊巨石疊立。寺廟掩映於茂林之中,馱貨驢隊似傳來嘚嘚地蹄聲。山體雨點皴,山頭積墨點,都是范寬典型特徵,是表現無我之境的代表作品。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

早春圖 北宋 郭熙

圖繪群山高聳,薄霧籠罩山間,松柏枝幹虯曲,枝頭新綠;山澗泉水汩汩,匯入谷底的清溪中,一派早春欣欣向榮之景,屬於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

容膝齋圖 元代 倪瓚

倪雲林算是有我之境的典型,幾棵小樹,一座茅亭,遠抹平坡,半枝風竹,沒有人物,沒有動態,然而在這些極其普遍常見的景色中,卻傳達出閒適無奈,淡淡哀愁,和一種地老天荒式的孤寂和沉默。

如果要詳細瞭解,可以看一下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這本書。

TAG: 之境情感審美境界王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