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 是傳統文化中獨特而可貴的價值取向| 知止觀點

知止 是傳統文化中獨特而可貴的價值取向| 知止觀點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在《道德經》裡告誡人們,過分追逐名利,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過於積聚財富,也將遭受更為慘重的損失,只有懂得適可而止,方可長久平安。

“知止”,既是道家用來調節、處理身心關係的思想主張,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獨特而可貴的價值取向,對於為人處世具有啟發意義和借鑑價值。

《大學》開篇第一句就講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定、靜、安、慮、得,一脈相承,時時事事都有體現。“知止”,即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這便是“定、靜、安、慮、得”共同的邏輯起點。一個人若能在“止”的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人生多半不會走偏、留憾。正如清人曾國藩所說:“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慾,不因感極而求妄。”“《止學》乃人生行為之約束,忽略此學,智者必有一失。”然而,“知止”卻並不意味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知止而行、於止中行,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知止,則日進無疆。”

知止,既是超凡的境界和智慧,也是一種可貴的自律和修養。如果缺乏這種自律和修養,就可能招來各種禍患。柳宗元在《蝜蝂傳》中,塑造了蝜蝂“不知止”的形象:“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柳宗元借蟲喻人,諷刺“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即使“觀前之死亡,不知戒”。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凡事留有餘地,有所節制、適可而止,一生便不會因不恰當的行為而蒙受羞恥。反之,做人做事如若無節制、不知止,則會多貪求,多貪求則腐化墮落生。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紅樓夢》中的這副對聯可謂震懾人心,對聯寫的不僅是書中的一些人,也是古往今來許多世人的常態:明明已經擁有很多,卻還是貪心不夠,繼續為貪念所操控,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直到泥足深陷才發現已無路可走,再想回頭為時已晚。唯有以“知止”為始,方能以“有得”為終。

知止者,當心存敬畏。古人講,“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只有心存敬畏、慎獨自律,才能行穩致遠、成就功業。

知止者,當永葆憂患意識。時時以“止”字來提醒自己,多從反面考慮問題,堅持“富貴常蹈危機”“盛時常作衰時想”。

知止者,還當善於抵制誘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當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始終做到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孫華亮),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知止而後自律令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