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萱草是怎麼形成的?古代的萱草有哪些特點?又有哪些作用呢?

古代的萱草是怎麼形成的?古代的萱草有哪些特點?又有哪些作用呢?

萱草又名諼草、忘憂草,諼即忘記之意。萱草的葉子像蘭葉,花朵似百合,花形優美,花色豐富,包括紫萱、紅萱、黃萱和金萱等。其中金萱俗稱黃花菜,其花呈檸檬黃色,經過處理後可以食用。

對萱草的記載最早出自《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這首詩在講一位獨守家中的女子思念在外征戰的丈夫,於是在樹後種植萱草,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來排解憂愁。可以看出,早在《詩經》流行的時代,人們就開始栽種萱草,不僅是栽種,還賦予其忘憂的生動內涵。據晉張華《博物志》記載:“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張華認為,萱草能令人忘憂,是因為食用後會產生快樂的情緒。

萱草的意象如何由忘憂演變成母愛?“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是指房屋的後半部,一般是母親居住的房間。在古人看來,萱草可以使人忘憂,遊子出門遠行時,常常要在母親居住的房間臺階下種上幾株萱草,以免母親惦念遊子,同時讓母親忘記憂愁,故而古代母親住的房間又稱“萱堂”。

自唐代起,便有很多詩詞以萱草來指代母愛。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對萱草特別鍾情,他在自己的畫作《墨萱圖》上題詩:“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朱熹也曾作詩詠萱草:“西窗萱草叢,昔是何人種。移向北堂前,諸孫時繞弄。”而最為出名的當屬孟郊的《遊子》,借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描繪了這樣一幅動容畫面:“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萱草盛開的時節,卻是遊子將要出門的季節。遊子遠行,母親因思念而站在門前久久地凝望著,雖然堂前的萱草花有忘憂之效,但兒行千里,母親如何能不憂?孩子走到哪裡,母親的心永遠就跟到哪裡。

從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母親的故事中,最能讀懂這份牽掛。史書記載,徐霞客十幾歲時父親突然病故,他原本的遠行計劃因放不下母親而擱置。然而,徐母通情達理,鼓勵兒子完成遊遍祖國的志向:“身為男子,志在四方,羈留家園,一如籬內小雞,車轅小馬。”22歲時,徐霞客第一次出遊太湖,臨行前,母親為他整理行裝,還特意為他縫製了一頂“遠行冠”。其實做母親的未嘗不是時刻惦記在外的遊子,希望孩子陪在身邊。曾有一次徐母聽到兒子旅途夜歸叫門之聲,竟高興得顧不上點燈,亂束腰裙便著急去開門,可以想見那種跌撞的激動、喜悅,那種內心的思念與焦灼。至今徐母“反束腰裙、倒拖鞋”的故事,仍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

萱草性強健,耐寒,對土壤的選擇性不強,它的勃勃生機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就像母親只有柔弱的肩膀,卻有著鋼鐵般的脊樑。蘇軾對此有傳神的描繪:“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勞心插。”說到這裡,不妨再重新審視那首我們最為熟知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泛著溫暖的“寸草心”,指的就是萱草花。寸草心永遠難報三春暉,母親燈下縫補深情而又專注的神情,是溫暖孩子一生的光芒,“密密縫”的針線裡縫進了無限的愛。這樣一個最簡單而又最經典的片刻,凝固在傳誦千年的詩篇裡,深情無絕期。

◎本文原載於《月讀》(作者孟書儀),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萱草遊子母親北堂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