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觀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觀世音菩薩,佛教中最著名的菩薩,“觀世音”為梵文的意譯,也有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的。又因在唐代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而略稱“觀音”,故“觀世音菩薩”又常常被人簡稱為“觀音菩薩”。

菩薩,在佛教中是僅次於佛一等的,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時,就曾以菩薩為稱號的。

作為低於佛一等的觀世音菩薩,他的法力並不是最高最大,而且,他也只是接引眾生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

但令人奇怪的是,觀世音菩薩在東方的漢化佛教中,享有的知名度卻是最高,最受歡迎,這是為何呢?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觀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先來簡單說一下佛與菩薩的區別,佛在佛教中是法力無邊、地位最崇高的最高等級之神,但又因其等級最高,似乎只有某些抽象的概念,他們高據於西方極樂世界,難以與世俗信徒接近,因此,他們座下的菩薩反而使世俗的信徒們產生親切感。

當佛教傳入東方的中華大地後,東方信徒對菩薩的單獨信仰逐漸抬頭,對於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只是信徒們的嚮往之處,眾生只能“往生”,而菩薩以度化眾生登彼岸為旨,他們往往又能出蓮座下界化愚頑。

因此,佛教入中原後,在發展過程中,從南北朝以後,東方的漢化佛教開始透過種種附會,逐漸請著名的菩薩東來定居,自立道場。

雖然菩薩眾多,但在漢化佛教中,我們熟悉的菩薩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

其中,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近侍,他們與釋迦牟尼佛合稱“華嚴三聖”;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分別是阿彌陀佛的左右近侍,他們與阿彌陀佛合稱“西方三聖”。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觀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後來,大勢至菩薩未能獨立成軍,在東方沒什麼勢力範圍。而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隨緣應化,自立道場,成為漢化佛教的著名菩薩,再加上漢化化身的地藏菩薩,他們四人慢慢形成了漢化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薩”。

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場,山西五臺山的文殊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和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地,也就是我們熟悉的 “佛教四大名山”。

回到標題來,作為阿彌陀佛的一名近侍,觀世音菩薩為何在漢化佛教中最受歡迎呢?

據《妙法蓮華經》說,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菩薩,他能現三十三種化身,救十二種大難。遇難眾生只要唸誦他的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

觀世音菩薩主張“隨類化度”,他對一切人救苦救難,不分貴賤賢愚,所以,他的美名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相對於表智慧的文殊菩薩、錶行踐的普賢菩薩、表願力的地藏菩薩,那些在古代民間生活於苦難之中的普通老百姓們,大概最渴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來拯救自己了!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觀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在南北朝時期,觀世音菩薩已獲得社會上的普遍信仰,到隋唐時期更盛。今存於敦煌莫高窟四十多壁的隋唐“法華經變”壁畫中,表現以觀世音菩薩為主角的壁畫佔了一半以上。

在漢化佛教中,相傳觀世音菩薩的生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農曆九月十九。我國浙江舟山群島內的普陀山,傳說就是觀世音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因此,每當農曆的二、六、九月,各地前來普陀山朝拜者踴躍不絕,甚至是日本、東南亞的善男信女們,也是不遠千里而來朝拜,此山已成為近代中國最大的國際性道場。

如上所言,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在漢化佛教中最受歡迎,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這四點:

第一、他能救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苦難,而不是教導信徒們把希望寄託於來生。所以,從信徒的角度來看,觀世音菩薩是最具有“現實性”的佛家代表。

第二、困難中的眾生要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幫助,方法最簡單,只要唸誦其名號即可,這種方法深入漢化佛教的信徒之心。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觀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第三、觀世音菩薩最能深入民眾,他不厭棄任何人,不分貴賤賢愚和是否有暴虐前科,只要放下屠刀,堅定信佛,皆能獲得拯救解脫。

第四、觀世音菩薩為了普度眾生,往往隨機化成種種化身,正所謂“三十三身觀音”,別的佛祖、菩薩都是男身,進入女子閨閣不便,而觀世音菩薩到了近代常常以女身應化,受到尼眾和廣大女子信徒的歡迎,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漢化佛教中還流行“送子觀音”,以一尊完全是婦女像的觀音,懷中抱著一個小男孩,在民間也頗受歡迎。

當然,她之所以出現,是深受“無後為大”的封建思想所影響,毫無疑問,“送子觀音”是漢化佛教創造出來的一尊觀音菩薩。

本文參考自:《漢化佛教與佛寺》

TAG: 菩薩觀世音漢化佛教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