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風情】川鹽入黔,始於元朝

【蜀地風情】川鹽入黔,始於元朝

五味之中,鹹為首

。古人

食鹽

,重在調味。鹽是人民生活之必需,同時,鹽利至豐,歷史上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事關國計民生,由政府專賣。

貴州不產鹽,

民食鹽

,主要仰給四川。

川鹽入黔

,始於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立

《開中鹽法》

。從山西行省(之)請,詔商輸米而與之鹽,謂之‘

開中

’。其後,各行省多召商中鹽,以實邊儲。”“洪武十五年二月乙亥(1382。3。10),戶部奏定商人奈米給鹽之例。凡普安奈米六鬥者,給

淮、浙鹽

二百斤,二石五斗者,給川鹽二百斤;普定奈米五斗者,給淮鹽二百斤,米四鬥者,給浙鹽二百斤,川鹽如普安之例;烏撒奈米二斗者,給淮、浙鹽皆二百斤,

川鹽

亦如普安之例。”

其後,

明王朝

劃地行鹽,規定貴州為

川鹽

的行銷地區。川鹽產於四川的自流井(自貢轄區)與五通橋(樂山轄區),運向貴州,道路險遠,馬馱人負,極其困難,運輸成本極高,鹽價因之特別昂貴。

食鹽

成為黔省民生最為艱難的問題。

【蜀地風情】川鹽入黔,始於元朝

▲樂山場開鑿新井情形(圖片來源:五通橋區文體旅遊局)

清代“

計口授鹽

”,官家在嚴禁“

私鹽

”(走私販賣)的同時,按照各地人口多少,規定銷售總額,由鹽商持官府發給的鹽引,在指定的鹽場定額買鹽,運往指定的地方進行銷售,不準越地行銷,如果越地行銷,便按“私鹽”嚴加究處。雍正七年(1729),把行鹽地區分為“

計岸

”和“

邊岸

”,計岸銷行川內,邊岸銷行外省。銷行貴州的川鹽,分為

永、仁、綦、涪

四岸。

【蜀地風情】川鹽入黔,始於元朝

▲川鹽入黔四大口岸示意圖

永岸

由嘉定府(今樂山市)五通橋、犍為縣等處起運,在納溪轉永寧河上運敘永起岸,人背馬馱,經滴水、雙井(今敘永縣震東鎮)、普市、營盤山(今敘永縣營山鎮)、雪山關,在今敘永縣赤水鎮渡過赤水河,分道入黔。一路運往瓢兒井(今貴州省大方縣瓢井鎮),行銷大方、金沙、黔西;一路運往

畢節

仁岸

由自流井起運,經瀘州至合江,換船轉赤水河,上運仁懷廳(今赤水市),再換牯牛船經丙灘、猿猴(今赤水市元厚鎮)、土城(今習水縣土城鎮),沿途起卸行銷。

【蜀地風情】川鹽入黔,始於元朝

▲自流井沙灣鹽船停泊圖

道路險遠、沿途苛捐雜稅、吏役勒索和匪患,導致鹽價不斷飈升,百姓無力購買,

官家定額

,鹽商銷售不完。迨至光緒初年,鹽商逋欠的引稅,累計已達白銀二百餘萬兩。光緒三年(1877),四川總督丁寶楨改革鹽政,設

川鹽

官運總局於瀘州,實行官運商銷。同時透過向雲、貴二省提供補貼,將加徵鹽稅的關卡全部撤除,從而較好地扭轉了

鹽價高昂、銷行不暢

的局面。

其時,

永岸鹽

“敘永直隸廳每年行黔邊引1908張,系犍為縣邊商由五通廠採配運(敘)永住店,由永寧縣截換引紙,轉運黔省銷售。每引1張,載鹽50包。以鹽2500斤作馬鹽10坨,徵過道稅銀一兩三錢;以2500斤作牛鹽10坨,徵過道稅銀一兩三錢;以2500斤作引鹽,徵落地稅銀一兩四錢,共合徵銀四兩八錢。每年約行一千一二百張,八九百張不等。”按銷引1000張(每引7500斤)計算,每年

銷鹽

約在3800噸左右。仁岸邊鹽每年額定銷行巴鹽23載,“每載600包,每包210斤,實重126000斤(63噸)”,總計額定銷鹽1300噸。

漢家符節古江郵,一水行商出貴州

。未到縣門先入畫,少岷山翠落船頭。

”清人趙熙船過合江看到的這般美景,就是赤水河通航帶動沿線商貿往來,城鄉繁榮的真實寫照。

圖片來源:網 絡

圖文編輯:南波萬

圖文校對:汪 洋

技術支援:毛聲文

TAG: 川鹽銷行二百斤行銷敘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