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

秘境

-----

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

作者:楊世燦·楊甦宏·楊未冬

11

(接上期)

卷二十四

183

睢水濮水瓠

河汶水

屈從縣西南流,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胡盧堆。

古引水為辟雍處,基瀆存焉。世謂此水為石汶。《

山海經

》曰:環水出泰山,東流莊於汶。即此水也。環水又左入於汶水。汶水數川合注,又西南流徑徂徠山西。山多松柏,《詩》所謂徂徠之松也。《廣雅》曰:道梓松也。《抱朴子》稱《玉策記》曰:千歲之松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壽萬歲。又稱天陵有偃蓋之松也,所謂樓松也,《魯連子》曰:松樅高十仞而無枝,非憂正室之無柱也。《爾雅》曰:松葉柏身曰樅。《鄒山記》曰:徂徠山在梁甫、奉高、博三縣界,猶有美松,亦曰尤徠之山也。赤眉渠師樊崇所保也,故崇自號尤徠三老矣。山東有巢父廟,山高十里。山下有陂水,方百許步,三道流注,一水東北沿溪而下,屈徑縣南,西北流,人於汶。一水北流,歷澗,西流入於汶。一水南流,徑陽關亭南。《春秋》襄公十七年,逆臧紇自陽關者也。又西流入於汶水也。

卷二十五

193

泗水沂水洙水

泗水出魯卞縣北山,《地理志》曰,出濟陰乘氏縣。又云:出卞縣北。《經》言北山,皆為非矣。《

山海經

》曰:泗水出魯東北。餘昔因公事,沿歷徐沇,路徑洙、泗,因令尋其源流。水出卞縣故城東南,桃墟西北。

卷二十六

202

沭水

卷二十七

213

沔水

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口,沔水一名沮水。闞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縣亦受名焉。

導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縣,東南流,入沮縣;會於沔。沔水又東南,徑沮水戍而東南流,注漢,曰沮口。所謂沔漢者也。《尚書》曰:。冢導漾,東流為漢。《

山海經

》所謂漢出鮒嵎山也。東北流,得獻水口。庾仲雍雲:是水南至關城,合西漢水。漢水又東北,合沮口,同為漢水之源也。

卷二十八

217

沔水

又東過荊城東,沔水自荊城東南流,徑當陽縣之章山東。山上有故城,太尉陶侃伐杜曾所築也。《禹貢》所謂內方至於大別者也。既攜帶沔流,寔會《尚韋》之文矣。沔水又東,右會權口。水出章山,東南流徑權城北,古之權國也。《春秋》魯莊公十八年,楚武王克權,極叛,圍而殺之、遷權於那處是也。東南有那口城。權水又東入於沔。沔水又東南與揚口合,水上承江陵縣赤湖。江陵西北有紀南城,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平王城之。班固言:楚之郢都也。城西南有赤坂岡,岡下有瀆水,東北流入城,名曰子胥瀆,蓋吳師入郢所開也,謂之西京湖。又東北出城西南,注於龍陂,陂,古天井水也,廣圓二百餘步,在靈溪東,江堤內。水至淵深,有龍見於其中,故曰龍陂。陂北有楚莊王釣臺,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東西九丈。陂水又徑郢城南,凍北流,謂之揚水。又東北,路白湖水注之。湖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昏官湖,三湖合為一水,東通荒谷,荒谷東岸有冶父城,《春秋傳》曰:莫敖縊於荒谷,群帥囚於冶父。謂此處也。春夏水盛,則南通大江,否則南迄江堤,北徑方城西。方城即南蠻府也。又北與三湖會,故盛弘之曰:南蠻府東有三湖,源同一水,蓋徙治西府也。宋元嘉中,通路白湖下注揚水,以廣運漕。揚水又東歷天井北,井在方城北里餘,廣圓二里,其深不測。井有潛室,見輒兵。西岸有天井臺,因基舊堤,臨際水湄,遊憩之佳處也。揚水又東北流,東得赤湖水口,湖週五十里,城下陂池,皆來會同。湖東北有大暑臺,高六丈餘,縱廣八尺,一名清暑臺,秀宇層明,通望周博,遊者登之,以暢遠情。揚水又東入華容縣,有靈溪水,西通赤湖水口,已下多湖,週五十里,城下陂他,皆來會同。又有子胥瀆,蓋人郢所開也。水東人離湖,湖在縣東七十五里,《國語》所謂楚靈王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者也。湖側有章華臺,臺高十丈,基廣十五丈。左丘明曰:楚築臺於章華之上。韋昭以為,章華亦地名也。王與伍舉登之。舉曰:臺高不過望國之氛祥,大不過容宴之俎豆。蓋譏其奢而諫其失也。言此瀆,靈王立臺之曰漕運所由也。其水北流注於揚水,揚水又東北與柞溪水合,水出江陵縣北,蓋諸池散流、鹹所會合,積以成川。東流徑啟宗之壘南,當驛路,水上有大橋,隆安三年,桓玄襲殷仲堪於江陵,仲堪北奔,縊於此橋。柞溪又東注船官湖,湖水又東北入女觀湖,湖水又東入於揚水。揚水又北徑竟陵縣西,又北納巾、吐柘,柘水即下揚水也。巾水出縣東百九十里,西徑巾城。城下置巾水戍,晉元熙二年,竟陵郡巾水戍得銅鐘七口,言之上府。巾水又西徑竟陵縣北,西注揚水,謂之巾口。水西有古竟陵大城,古鄖國也。鄖公辛所治,所謂鄖鄉矣。昔白起拔郢,東至竟陵,即此也。秦以為縣,王莽之寄平矣。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劉隆為侯國。城旁有甘魚陂,《左傳》昭公十三年,公子黑肱為令尹,次於魚陂者也。揚水又北注於沔,謂之揚口,中夏口也。曹太祖之追劉備於當陽也,張飛按矛於長坂,備得與數騎斜趨漢津,遂濟夏口是也。沔水又東得滻口,其水承大滻、馬骨諸猢水,週三四百里,及其夏水來同,渺若滄海,洪潭巨浪,縈連江沔。故郭景純《江賦》雲:其旁則有朱滻、丹漅是也。

卷二十九

225

沔水

又東過牛渚縣南,又東至石城縣,《經》所謂石城縣者,即宣城郡之石城縣也。

山海經

》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謝康樂雲:《

山海經

》浮玉之山,在句餘東五百里,便是句餘縣之東山,乃應入海。句餘,今在餘姚鳥道山西北,何由北望具區也?以為郭於地理甚昧矣。言洞庭南口有羅浮山,高三千六百丈。浮山東石樓下,有兩石鼓,叩之清越,所謂神鉦者也。事備《羅浮山記》。會稽山宜直湖南,又有山陰溪水入焉。山陰西四十里,有二溪:東溪廣一丈九尺,冬暖夏冷;西溪廣三丈五尺,冬冷夏暖。二溪北出,行三里,至徐村,合成一溪,廣五丈餘,而溫涼又雜,蓋《

山海經

》所謂苕水也。北徑羅浮山,而下注於太湖,故言出其陰,入於具區也。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謂之三山湖,又謂之洞庭湖。

比水出比陽東北太胡山,東南流過其縣南,洩水從南來注之。太胡山在比陽北,如東,三十餘里,廣圓五六十里,張衡賦南都,所謂天封太狐者也。應劭曰:比水出比陽縣,東入蔡。《經》雲:洩水從南來注之。然比陽無洩水,蓋誤引壽春之沘洩耳。餘以延昌四年,蒙除東荊州刺史,州治比陽縣故城,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曰磐石川,西北流注於比,非洩水也。《呂氏春秋》曰:齊令章子與韓、魏攻荊,荊使唐蔑應之,夾比而軍,欲視水之深淺,荊人射之而莫知也。有芻者曰:兵盛則水淺矣。章子夜襲之,斬蔑於是水之上也。比水又西,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東流,屈而南轉,又南入於比水。按《

山海經

》雲:澳水又北入視,不注比水。餘按呂忱《字林》及《難字》、《爾雅》,並言水在比陽,脈其川流所會,診其水土津注,宜是水,音藥也。比水又西南,歷長岡舊月城北,比水右會馬仁陂水,水出陰北山,泉流競湊,水積成湖,蓋地百頃,謂之馬仁陂。陂水歷其縣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疇。公私引裂,水流遂斷,故讀尚存。比水又南徑會口,與堵水枝津合。比水又南與渲水會。澧水源出於桐柏山,與淮同源,而別流西注,故亦謂水為派水。澧水西北流,徑平氏縣故城東北,王莽更名其縣曰平善。城內有《南陽都鄉正衛彈勸碑》。澧水又西北合浚水,水出湖陽北山。西流北屈,徑平氏城西,而北入澧水。澧水又西注比水。比水自下,亦通謂之為派水。昔漢光武破甄阜、梁丘賜於比水西,斬之於斯水也。比水又甫,趙、醴二渠出焉:比水又西南流,謝水注之。水出謝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漸大。城週迴側水,申伯之都邑,《詩》所謂申伯番番,既入於謝者也。世祖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為謝陽侯,即其國也。然則是水即謝水也。高岸下深,浚流徐平,時人目之為淳水。城戍又以渟為目,非也。其城之西,舊棘陽縣治,故亦謂之棘陽城也。謝水又東南徑新都縣,左注比水。比水又西南流,徑新都縣故城西,王莽更之曰新林。《郡國志》以為新野之東鄉,故新都者也。

卷三十

231

淮水

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替山,東北過桐柏山,《

山海經

》曰:淮出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尚書》:導淮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風俗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春秋說題辭》曰:淮者,均其勢也。《釋名》曰:淮,韋也。韋繞揚州北界,東至於海也。《爾雅》曰:淮為滸。然淮水與醴水同源俱導,西流為醴,東流為淮。潛流地下,三十許裡,東出桐柏之大復山南,謂之陽口。水南即復陽縣也。

又東至廣陵淮浦縣,人於海。

應劭曰:淮崖也,蓋臨側淮瀆,故受此名。淮水徑縣故城東,王莽更名之曰淮敬。淮水於縣枝分,北為游水,歷朐縣與沐合。又徑朐山西,山側有朐縣故城。秦始皇三十五年,於胸縣立石海上,以為秦之東門。崔琰《述初賦》曰:倚高艫以周眄兮,觀秦門之將將者也。東北海中有大洲,謂之鬱洲,《

山海經

》所謂鬱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蒼梧徙此,雲山上猶有南方草木。今鬱州治。故崔珪之敘《述初賦》,言鬱州者,故蒼梧之山也。

卷三十一

238

滍水

水出陰縣東上界山,《

山海經

》謂之視水也。郭景純《注》:或曰,視宜為,出葴山。許慎雲:出中陽山。皆山之殊目也。而東與泌水合,水出陰縣旱山,東北流注。水又東北,殺水出西南大熟之山,東北流入於。水又東,淪水注之,水出宣山,東南流注水。水又東得奧水口,水西出奧山,東入於水也。

東過吳房縣南,又東過灈陽縣南,應劭曰:灈水出吳房縣,東入,縣之西北,即兩川之交會也。又東過上蔡縣南,東入汝。

水出陰縣西北扶予山,東過其縣南,《

山海經

》曰:朝歌之山,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榮。《經》書扶予者,其山之異名乎?滎水上承堵水,東流,左與西遼水合,又東,東遼水注之,俱導北山,而南流注於榮。滎水又東北,於陰縣北左會水,其道稍西,不出其縣南,其故城在山之陽,漢光武建武中,封岑彭為侯國,漢以為陽山縣。

卷三十二

244

漻水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淮水,東南過臨沮縣界,沮水出東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高峰霞舉,峻棘層雲。

山海經

》雲: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故《淮南子》曰:沮出荊山。高誘雲:荊山在左馮翊懷德縣,蓋以洛水有漆沮之名故也。斯謬證耳。杜預雲:水出新城郡之西南發阿山,蓋山異名也。沮水東南流,徑沮陽縣東南,縣有潼水,東徑其縣南,下入沮水。沮水又東南徑汶陽郡北,即高安縣界。郡治錫城,縣居郡下,城故新城之下邑。義熙初分新城立。西表悉重山也。沮水南徑臨沮縣西,青溪水注之。水出縣西青山,山之東有濫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徑數丈,其深不測,其泉甚靈潔。至於炎陽有亢,陰雨無時,以穢物投之,輒能暴雨。其水導源東流,以源出青山,故以青溪為名。尋源浮溪,奇為深峭。盛弘之雲: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崖,恆有落勢,風泉傳響於青林之下,巖猿流聲於白雲之上,遊者常若目不周玩,情不給賞。是以林徒棲託,雲客宅心,泉側多結道士精廬焉。青溪又東流入於沮水。沮水又屈徑其縣南。晉咸和中,為沮陽郡治也。沮水又東南,徑當陽縣故城北。城因岡為阻,北枕沮川,其故城在東百四十里,謂之東城,在綠林長坂南,長坂即張翼德橫矛處也。沮水又東南徑驢城西,磨城東,又南徑麥城西,昔關雲長詐降處,自此遂叛。《傳》雲: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即諺所云東驢西磨,麥城自破者也。沮水又南徑楚昭王墓。東對麥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雲西接昭丘是也。沮水又南與漳水合焉。又東南過枝江縣,東南人於江。沮水又東南徑長城東,又東南流注於江,謂之詛口也。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東南過蓼亭,又東過章鄉南,荊山在景山東百餘里,新城沶鄉縣界。雖群峰競舉,而荊山獨秀。漳水東南流,又屈西南,徑編縣南,縣舊城之東北百四十里也。西南高陽城,移治許茂故城,城南臨漳水。又南歷臨沮縣之章鄉南。昔關羽保麥城,詐降而遁,潘璋斬之於此。漳水又南徑當陽縣,又南徑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長洲是也。漳水又南,沶水注之。《

山海經

》曰:沶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於漳水。

又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於沮。

《地理志》曰:《禹貢》南條荊山,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陽水,注於沔。非也。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百餘里而右會沮水也。夏水出江津,於江陵縣東南,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也。龍門即郢城之東門也。

卷三十三

250

江水

岷山在蜀郡氐道縣,大江所出,東南過其縣北。岷山即瀆山也,水曰瀆水矣。又謂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導也。《益州記》曰:大江泉源,即今所聞,始發羊膊嶺下,緣崖散漫,小水百數,殆未濫觴矣。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嶺,而歷天彭闕,亦謂之為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為蜀守,冰見氐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漢元延中,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揚雄《反離騷》雲: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騷》也。江永自天彭闕東徑汶關,而歷氐道縣北。漢武帝元鼎六年,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以統之。縣本秦始皇置,後為升遷縣也。《益州記》曰:自白馬嶺回行,二十餘里至龍涸,又八十里至蠶陵縣。又南下六十里至石鏡。又六十餘里而至北部,始百許步。又西百二十餘里,至汶山故郡,乃廣二百餘步。又西南百八十里至溼坂,江稍大矣。故其精則井絡纏曜,江漢昞靈。《河圖括地象》曰:岷山之精,上為井絡。帝以會昌,神以建福;故《書》曰:岷山導江,泉流深遠,盛為四瀆之首。《廣雅》曰:江,貢也。《風俗通》曰:出珍物,可貢獻。《釋名》曰:江,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東北百四十里曰崍山,中江所出,東注於大江。崍山,邛崍山也,在漢嘉嚴道縣。一曰新道,南山有九折坂,夏則凝冰,冬則毒寒,王陽按轡處也。平恆言是中江所出矣。郭景純《江賦》曰:流二江於崌、崍。又東百五十里曰崌山,北江所出,東注於大江,《

山海經

》曰:崌山,江水出焉,東注大江。其中多怪蛇。江水又徑汶江道。汶出徼外岷山西,玉輪坂下而南行,又東徑其縣而東注於大江。故蘇代告楚曰:蜀地之甲,浮船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謂是水也。

又東過江陽縣南,洛水從三危山,東過廣魏洛縣南,東南注之。洛水出洛縣漳山,亦言出梓潼縣柏山。《

山海經

》曰:三危在燉煌南,與岷山相接,山南帶黑水。又《

山海經

》不言洛水所導。《經》曰出三危山,所未詳。常璩雲:李冰導洛通山水,流發瀑口,徑什邡縣。漢高帝六年,封雍齒為侯國,王莽更名曰美信也。洛水又南徑洛縣故城南,廣漢郡治也。漢高祖之為漢王也,發巴渝之士,北定三秦。六年,乃分巴蜀,置廣漢郡於乘鄉。王莽之就都,縣曰吾雒也。漢安帝永初二年,移治涪城,後治洛縣。先是洛縣城南,每陰雨常有哭聲,聞於府中。積數十年,沛國陳寵為守,以亂世多死亡,暴骸不葬故也。乃悉收葬之,哭聲遂絕。劉備自將攻洛,龐士元中流矢死於此。益州舊以蜀郡、廣漢、健為為三蜀。土地沃美、人士雋乂,一州稱望。縣有沈鄉,去江七里,姜士遊之所居。詩至孝,母好飲江水,嗜魚膾,常以雞鳴溯流汲江。子坐取水溺死,婦恐姑知,稱託遊學,冬夏衣服,實投江流。於是至孝上通,湧泉出其舍側,而有江之甘焉。詩有田濱江澤鹵,泉流所溉,盡為沃野。又湧泉之中,旦旦常出鯉魚一雙以膳焉,可謂孝悌發於方寸,徽美著於無窮者也。洛水又南徑新都縣,蜀有三都,謂成都、廣都,此其一焉。

(待續)

附圖介紹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全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整合而成,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作者介紹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楊世燦,男,宜都人。副研究員。代表作中華書局出版《水經注疏補》《屈原研究》等。系宜昌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宜昌屈原學會學術顧問。

《山海經》秘境-屈原作品所引《山海經》11

左楊未冬研究生,中陳橋驛教授,右楊甦宏博士。

TAG: 水出東南山海經沮水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