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涉縣,地無三尺平,三里不同天。

靠天吃飯的涉縣人民,有著山一樣的性格。

地處大山深處的王金莊就是涉縣人民戰天鬥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1973年電影拍攝解禁時,首部故事片

《豔陽天》

在王金莊拍攝取景,使得王金莊名聲大震。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王金莊村位於涉縣井店鎮,一個坐落在太行深處的小村莊。

是中國傳統村落名村,河北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

據考證,王金莊始建於元末明初,元末王金一家從北關遷此立村,之後和村後的黃金莊逐漸發展成一片,1946年統稱為王金莊。村內重巒疊嶂,溝壑交織,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

是王金莊的真實寫照。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陽光攝影冀陽

王金莊村落儼然是一座生動的石頭博物館,世居於此的居民巧妙的利用石頭資源,創造了一個

“石頭村”

。古老質樸的村莊石頭遍佈,很多生活器具也都由石頭製成,有石房、石街、石巷、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等等,多年來一直吸引著眾多畫院師生都到這裡寫生。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攝影 | 魏賀榮

村內有上百條石砌小街巷,縱橫交織,奠定了古村的空間形態基礎。街巷高低俯仰、縱橫交錯,從建村到現在千百年來,悠悠的青石小巷已被踩的發光。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陽光攝影冀陽

這裡,古老、質樸、廣闊、寧靜。

它彷彿停滯了時間,獨處一隅,遠離塵囂,好似是夢裡的地方。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這世間有一種梯田,是用一種愚公移山精神完成的奇蹟,它就是涉縣的

“石頭梯田”

。石堰梯田隨山勢綿延,一望無際,與石山相呼應,構成了規模宏大又獨具特色的梯田景觀,是中國農業的旱作農耕梯田的代表,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中唯一的旱作梯田系統。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中國國家地理

從山腳排到山頂,全是靠鎬頭、鐵鍁和大錘修成的大堰,憑著村民千百年來世世代代,長年累月的奮戰,硬是造出了這樣一項人間奇蹟!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魚樂人生yyl

涉縣梯田農林作物豐富,穀子、玉米、花椒等播種其間,春華秋實的景象展現了人工與自然的巧妙結合。

每年的深秋時節,家家戶戶的房頂上儼然一幅幅秋的圖畫。

“曬秋”是太行人家秋收後的主要活動,金黃的“畫布”鋪滿村莊,太行人用勤勞的雙手編織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繁榮景象。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魚樂人生yyl

聯合國世界糧食署評估團團長特布里吉斯在王金莊考察時曾稱讚

“一看見這石堰就使我想起了象徵中國的萬里長城”。

這個神奇的地方,迸發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展現出震撼人心的大地藝術。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由於山區環境限制,全村幾乎家家都養著驢,驢是他們主要的勞動力和交通工具,村裡人都親切的叫它們為

“小黑”

。田間地頭,村邊小道,隨處可見毛驢的身影。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RED方正在輸入

日出日落時分,一隊隊出門農作的人們牽著或是騎著驢,通往農田的山道上。

毛驢馱著貨物,走在石街上,重重地發出清脆的聲音,伴著雞犬交鳴,合奏出特有的鄉曲。

王金莊的人,都善騎驢,在驢背上還要喊號子,就像山西人喊山歌,陝北人唱信天游。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RED方正在輸入

村人都特別地愛護毛驢,非常友好地對待它們。讓驢在山邊吃草,山草味鮮,營養豐富;殘渣剩飯,總是攢著留給驢吃;重活幹罷,絕不隨即飲冷水,以防“炸胃”;夏秋兩季,驢耳上常縛些蓬蒿,來避蚊蟲叮咬;每逢年過節,都要給毛驢放個假;為了保佑毛驢健康,又供了三隻眼的馬王爺做圈神。

在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座驢背上的村莊!

圖片 | @清水無魚hx

倔強、善良、勤勞樸實的民俗民風滋養著這片土地,世世代代的村民在這裡演繹著一部部威武雄壯的歷史畫卷。

TAG: 王金莊涉縣梯田圖片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