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地理檔案:孝門村,位於鄭宅鎮東,距離縣城14公里,境之南部為平原區,北部多丘陵山嶺。村西依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故居青蘿山房,北有嵩溪之水潺潺而來。古時地處交通要道,曾設有驛站。有東西橫向街道貫穿村落,商賈雲集,貨物如流,為浦江東部著名集市。村四周古樹參天,風景宜人,舊時有“孝門八景”之說。尤以“孝門顏孝子”傳說而聞名於時。系浦江建村歷史最早的古村落之一。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你知道秦孝子顏烏孝感飛烏的傳說嗎?據傳,感動一代又一代人的民間傳說中的顏烏就出自浦江孝門,上古烏傷縣的橫空出世亦與他有關。孝門村因而被披上了一層神話般的傳奇色彩。

你知道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為何選擇青蘿山為遷居地嗎?那是因為宋濂崇敬孝門的“大孝”, 仰慕鄭義門“大義”的結果。宋濂故居西鄰“義門”,東近“孝門”,留下千古文章,從而更使孝門錦上添花。

戰國末期,秦朝初年,江南一個原本名不經傳的小村,卻因出了一個大孝子顏烏而名震天下。其時,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制。這一區域之地便因顏烏大孝事蹟而以烏傷立縣並命名。《義烏縣誌》載:“相傳,孝子顏烏,年幼喪父,家境貧窮,無錢喚人營葬,只得獨自挖泥,親手掩埋,墓未成而兩手十指盡出血,感動成群孝烏銜泥助葬,及墳成,烏嘴盡傷,故名縣為烏傷。”

浦江在秦時是烏傷屬地,烏傷故事源出浦江孝門,早在明代 《嘉靖浦江縣誌略》中就有記載:“思孝橋即孝門橋,俗謂(秦時)顏孝子(名烏)寓所後門。浦陽未置縣時為烏傷北鄙,或是其途所從入也。村以橋名。”

據浦江民間傳說,顏父死後,顏烏與母親相依為命,極盡孝道。秦朝時,天下社壇祭祀成風,顏母信奉天神,常去溪西社壇祭天,怎奈溪上無橋,皆需兒子揹著蹚水過溪。可是一到雨季,水深流急,只能望溪興嘆。顏烏為之心存愧疚,四處募錢求助造橋,人感其孝,紛紛慷慨解囊,終於思孝如願,橋遂命名為“思孝橋”,因橋在顏烏寓所後門,故又名“孝門橋”,這就是浦江“孝門橋”的來歷,後來又以此成為了村名。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孝門,清代屬感德鄉廿三都,民國屬青蘿鄉,新中國成立初屬孝門鄉,現屬鄭宅鎮。以村名命名鄉名,足見孝門村大影響大。循名責實,孝門村果然名不虛傳。

孝門村古時地處交通要道,浦江通往省城杭州的官道在此設有驛站。千百年來,浦江東南部及義烏、蘭溪等縣前往嵩溪挑石灰,這裡是必經之地。因此,孝門歷代人興埠忙,商業發達,遂成浦江東部著名集市,凡農曆每月三、六、九日,商賈雲集,貨物如流,難怪舊時孝門在浦江民間口中並不被稱之為“村”,而是被稱為“孝門橋市”,佐證了孝門昔日的繁華。

從鄭宅出東行,沿青蘿山腳,過宋濂故居青蘿山房遺址,至孝門村西頭,一座“迎春亭”首先映人眼簾。這座清代建築,一進三開間,前後無隔,寬敞透亮,建築線條流暢生動,樣式風格獨特,在縣內甚為罕見。可以想象得到,每當飛雪之時,孝門古代八景之一的“瑞雪迎春”是何等的賞心悅目。時在迎春季節,“迎春亭”邊更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緣”的美麗景色招引人們。

由北而南的嵩溪綠水如歌,兩岸青翠欲滴的楊柳、水杉一望無際,連天接地,與高聳的青蘿山峰和潔白的流雲渾然一體,氣象萬千,好一幅天然迷人的山水墨畫卷,讓人情懷舒展,煩惱釋然。

俗語有云:不看孝門橋,白來孝門村。“孝門橋”是孝門村的豐碑,是孝門村的標誌,是孝門人的驕傲。

走近孝門村,駐足孝門橋頭,面對古碑聆聽孝門橋二千餘年的歷史傳說,誰都會對古碑產生一種凜然之感。現行古碑乃清代孝門村傳奇式人物張亞居之子守羔為父所立。歲月滄桑,使得碑面呈陰陽兩色,“孝門橋〞三字在陽光下若隱若現,陡增幾分神秘。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孝門橋”重修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長三丈餘,廣八尺,橋墩前後皆鏤刻有行書大字 “孝門橋”。一行“大清嘉慶丙寅年張亞居公造”小楷邊款,也是張亞居之子鐫石紀念,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它的悠久歷史與造橋主人的功德。

順水而下數百米,便是“深橋”。“深橋”始建於民國初年,長約40米,寬逾5米,2墩3孔石拱,原橋面兩側以 40 釐米高長條石為護欄。“深橋”雖然質樸無華,但橋墩兩面的 “孝門八景”部分石刻題名,卻讓人對它刮目相看。“桃塢樵歌、蘿山夜讀、麥畈春耕、嵩溪漁火”等字字鐵畫銀鉤,工整遒勁。遊人佇立凝視題刻,不禁會對這些景觀心馳神往。同時,也會勾起尋訪不在題刻中的 “孝門石堰”“大有鐘聲”“仙塘樟影”“瑞雪迎春”美景的慾望,設計巧妙高明。這裡視野開闊,舉目北眺,青蘿山峰清晰可辨,環顧四周,翠竹茂盛,野花飄香,水面倒影,亦真亦幻。人來此處,難免產生南朝詩人陶弘景詩中所描述的那種心境:“只堪自怡悅,不可持贈君。”

孝門的“古”不僅體現在橋,孝門的古街也許更能見證孝門的興衰更替。孝門古街從村西口一直延伸至村東盡頭,把孝門村一分為二。街面倖存幾家清代老商鋪,其木結構雀替與牛腿,雕飾精緻;明清磚石古門樓,質樸大方,門楣“錫類遺風”等石刻俊美。古代的繁華景象依稀尚在,多多少少留住了人們的一點歷史記憶和鄉愁。這裡沒有變的,是村裡老人們還習慣圍坐在弄堂石板凳上,傳說孝門的傳奇故事,訴說孝門的滄海變化,評說孝門的歷代名人。

孝門古建築群,以村東水口為中心點呈扇面形鋪開,以孝門古街為中心線,南北向分佈,或臨街、或瀕池、或伴溪,佈局十分和諧合理。

“永錫堂”,是孝門村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頗有詩意的“永錫”堂號,語出《詩 大雅 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意為孝順的子子孫孫層出不窮,上天會恩賜福祉給孝順的人。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永錫堂”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三進三開間兩廂房均二層帶前簷廊,梁託、雀替、窗欞、欄板雕琢得纖巧秀美,壁畫形象生動。整幢樓穿鬥式結構,七柱落地,五花風火山牆是典型的江南體量最大的民居——廿四間頭,號稱“走馬樓”。傳說該樓是當年江南鉅富張亞居發家致富後所建的第一幢“高樓”。為顯示張家的富有和與眾不同,他在該樓承重牆腳,離地五尺高全用五色石貼面疊砌,使樓屋堅固防盜,古樸華麗,成為一大異景,這在浦江建築歷史上難得一見。

在孝門,張亞居建立的“張氏宗祠”,四進五開間,規模宏大。另建有如“初牧堂、忠和堂、申錫堂、思誠堂”等民居大都為十三間頭,無不是雕樑畫棟、風雅別緻,每一幢皆為古代江南豪門望族的標誌性建築。一人獨造如此多大體量高規格民居宗祠,這在浦江是獨一無二的。

“張鹹錦故居”,是孝門儲存最完整的十三間頭民居,傳系張鹹錦中進士後所建,故稱“進士第”,至今尚有“昭武都尉”武進士牌匾,以及張鹹錦用過的石鎖、石墩等習武器具遺存。

“進士第”坐北向南,二進三開間二層帶前簷廊,穿鬥式結構,七柱落地,門樓精緻,窗欞考究,壁畫典雅,頗具特色。張威錦(1853-1923),清光緒五年 (1879)科舉人,光緒六年(1880)會試後遷兵部差官,光緒九年(1883)科中武三甲進士,欽點營用守備,光緒十二年(1886)補授駐京提塘。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在孝門人的眼裡,孝門村的水口建築頗值一提。孝門村的水口塘,數畝面積,長形對稱,傳為“金磚形勝”之地,又有“豬槽形勝”之說。而塘邊那樹齡高達 500 餘年的古樟,不僅涵義“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及“大樹底下好乘涼”,也寄長久繁榮之意。整個水口的寓意為“財源滾滾不斷,豐衣足食長久”。

孝門,顧名思義,以孝立村。翻開《浦陽龍溪張氏宗譜》,歷代孝門孝子輩出,歷歷在目。孝門因為風淳俗美久盛不衰而享譽天下,素為浦江歷史名村。因此,這裡成了 “鳳棲梧桐”的 “風水寶地”,吸引無數以遷居孝門為榮之人。自宋代以來,孝門橋先後有陳、潘、柳、張、吳等族姓慕名遷居手此,續寫風流,再塑風采。

明萬曆年問,邑城浦陽龍溪張氏應朋正是在這種“擇仁裡,接芳鄰”古風影響下,舉家遷居孝門。張氏後商在此地尋源守道,發揚光大,成就輝煌,遂為孝門顯族。孝門張氏始祖曾孫張亞居(1688-1760)就是一位為之作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亞居公幼即克承父志,好學不倦。成為太學生後,先後考授州司馬及例授州同知職。亞居居家仁德孝義,人無間言,為人好義博施,資助婚嫁、廣送丹藥、義設塚地、賑次救難、建祠修廟、造橋築路、興修水利、興學助教,不勝列舉,一生助金捐銀數以十萬計,邑內外一時無人不知其大義之名。

《張氏族譜》記載:清乾隆年間,浦江奉文捐脩金郡試院,攤派浦邑銀若干,張亞居自告奮勇,向邑尊請願,獨認其費,以省滋擾。以天下之憂而憂,可見亞居公胸懷之廣。特別是張公獨修杭州鼓樓一事更是名震全浙,傳為千古佳話。

杭州“鼓樓”,古為濱海敵樓,始建於五代時期南朝,歷代曾多次修建。據說清雍正年間,張亞居在杭閒來登上 “鼓樓” 賞景,正碰上杭州知府在此召集當地土紳商議募款修建“鼓樓”一事。按俗規,凡捐資謀事,最大捐助者方可坐首席。然“鼓樓”修膳,費資巨大,故而大家互相推卻,誰也不肯出大頭坐首席。時張亞居聽聞此事,認為如此豈不貽誤大事,乃不顧腳穿布鞋,身著粗布藍衫,不管衛士阻攔,直奔會場,在首席上寫下“浦江縣孝門橋張亞居獨修鼓樓”13個大字。正在為難的杭州知府深為急公好義的張亞居善舉所感動,親自設宴款待。後來世事難料,“鼓樓”修膳費原本預算為白銀1萬兩,但張亞居深感此乃百年大計,責任重大。於是親自監工,不惜增資巨大,選材唯論優質,做工唯論精到,結果精修一年,實用白銀2萬餘兩,贏得杭城有口皆碑。“鼓樓”修建後,為紀念這一善舉盛事,杭州知府在“鼓樓”樓梯進口處立下“浦江縣孝門橋張亞居獨修鼓樓” 石碑一塊,以示表乾。此碑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連同鼓樓一起被毀。

張亞居的大善大義之舉深深感動了浙江巡撫,親撰褒文請獎,鄉中父老想把它勒石立碑,以彰其義,亞居堅辭不受。

自是孝門古風美,化出孝子代有人。張氏後裔張致嵃的孝道又是一種境界。張致嵃考中舉人後,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奉旨到廣西興安任知縣。清正廉明,勤政奉公,無論是俗悍難治,還是伏莽作亂,張致嵃無不清理如掃塵。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得旨以知州升用。第二年他從廣西永寧知州任上,以丁父尤辭官回籍。嵃父亡,母戴氏年逾七旬,但身體硬朗,而嵃剛五十正當壯年,人皆勸其人仕復職,但致嵃孝心不移,堅不復出,特構築“愛日堂”偏以為奉親之所。致嵃以額名“不可一日不事奉父母”之意來明志,無愧於孝門古人。清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襲擾浦江,致嵃為保一方平安,親率民團拒敵,英勇無畏,戰死於黃梅嶺下,其事蹟載人國史忠義傳。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古語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然則人有德行,足善者則隆,望必歸焉。此真至理名言。孝門之所以被稱為孝門,孝門之所以名重世代,不正是其在兩千餘年間仁人傑士蟬聯不絕之緣故嗎?

孝門之孝傳,孝門之人傑,孝門之景美,名不虛傳。

作者|洪國榮

編輯|張彬

稽核|李少俊

這個村因大孝子名震天下 宋濂遷居於此 還有眾多高規格民居宗祠

TAG: 孝門浦江孝門村張亞居孝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