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市吳中區《元和唯亭志》《唯亭鎮志》之清江夏陳鑾史料

概 述

唯亭鎮位於蘇州城東10公里處,地理座標為北緯31°25'、東經120°46',是蘇州工業園區建制鎮。它位於蘇州之“東大門”,東與崑山市正儀鎮交界;南銜吳淞江,與園區勝浦鎮接壤;西與園區跨塘鎮比鄰;北傍陽澄湖,與吳縣陽澄湖鎮(原名沺涇鎮)隔湖相望。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和婁江河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捷。鎮域面積82。16平方公里,合12。3萬畝。其中耕地4萬餘畝,水面6萬餘畝,魚池1萬餘畝。全鎮總人口316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48人),有1個鎮區和29個行政村。

唯亭鎮全境地勢平坦,平均海拔3。46米。北部、西南部為湖區,具有豐富的水產資源。中部有以婁江為主、南接吳淞江、西連京杭大運河、東達長江口的巨大河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土地經千百年耕耘成田,主產稻、麥、油菜。在唯亭盛產的水產品(蟹、魚、蝦等)中,陽澄湖清水大閘蟹馳名中外。明清時期,唯亭戈巷的織緞業、後戴的織毯業以及其他村的織夏布、打蒲包等傳統副業,也是遠近聞名。

唯亭鎮歷史悠久,是江南水鄉古鎮。據《吳郡志》等古籍記載:吳王闔閭十年(前505),東夷侵襲吳境,闔閭率兵抵禦,遂紮營建亭。今唯亭地區由此得名“夷亭”,吳地方言俗稱為“唯亭”。歷史上也有稱“夷亭”、“維亭”、“怡亭”、“彝亭”的。鎮區上塘街東市,有一座創建於宋至和乙未年(1055),為紀念婁江治水工程竣工而建造的亭子,名“乙未亭”,故亦有人認為鎮名由此而來。唯亭鎮古蹟眾多,鎮東有問潮館、狀元涇橋、阜民霖雨大橋、陸遜墓,鎮南有讓王廟,鎮西有仁壽古橋、沙湖石塘岸、宋墳、陸金壩,鎮北有重元禪寺(古時為吳中第一名剎)、吳王餘昧墓(夷陵山)等。

位於鎮北陽澄湖南岸650米處的草鞋山,是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個遺址表明,吳地祖先很早就在現今唯亭地區勞動、生息、繁衍,他們用磨製的石器耕種水稻,結網漁獵,並已能製作陶器以及珠、璜、琮、璧等玉製裝飾品。更重要的是,這個遺址足以證明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也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

鴉片戰爭以後,內亂外患頻繁,加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和澇、旱災害的侵襲,唯亭農村百業凋零,地方優勢日趨衰敗。至解放前夕,農村經濟已瀕於破產,正常年景水稻畝產一直徘徊在150千克上下。漁業產品日上市量不到200千克,家禽養殖等傳統副業,均處於半自給狀態。蘇州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農村大力興修水利,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至1966年,全公社糧食總產量達2萬噸,是1949年的2。1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唯亭鎮從實際出發,逐年縮減雙季稻面積,仍以單季晚粳稻為主,耕地複種指數雖減,但1982年~1984年糧食年產量連續超過2。5萬噸。平均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1。1萬噸。水產養殖業發展較快,尤其是養蟹業。1999年,全年上市貿易的水產品達1萬噸,其中陽澄湖蟹年交易量為780噸。唯亭農村經過半個世紀的改造奮戰,舊貌換了新顏:田塊成方,河港成網,樹木成排,道路成行,魚肥谷香,樓房林立,一派江南水鄉新農村的景象。至1999年,唯亭鎮農民人均收入達5826元。唯亭鎮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化農業的示範視窗。

民國時期,唯亭工業僅有冰廠、碾米廠、電燈廠,但因戰爭和經營銷售困難等因素,都先後停業。至解放前夕,唯亭的工業僅剩幾家碾米廠和一些手工作坊。解放後,個體鐵、竹、木手工業者,組織起來成立手工業合作社。1956年,鄉里辦起米廠、機械廠、棉織廠等小型加工企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唯亭鎮鄉鎮工業發展日新月異,鎮級、村級企業不斷壯大,私營、民營企業更是發展迅速。唯亭人發揚“紮實努力、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高速度、高起點”精神,充分利用唯亭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優勢,逐步走出一條“集體、私營、外資各種經濟成分並驅,農、副、工、貿多業齊駕”的發展道路。紡織、服裝、建築、化工、電子等現代化工業初具規模,湧現出一批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俱佳的企業。新開闢的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工業分割槽,基礎設施先進,吸引了一批批外商前來投資辦廠,招商引資,勃勃生機。1999年,唯亭鎮登記在冊的鎮、村企業達170餘家,固定資產1。53億元,國內生產總值4。75億元。

唯亭為“草鞋山文化”發祥地,唯亭地區的文化教育歷來興旺發達。據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元和唯亭志》記載,明、清兩代,唯亭地區(包括今勝浦、跨塘、斜塘、陽澄湖鎮)有進士29名、舉人66名(其中武科3名)。改革開放以來,唯亭鎮尊師重教的傳統重新得到弘揚,設施先進的江蘇省重點中學—唯亭中學,歷年來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材生,有不少學子在國外深造、發展。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元和唯亭志》《唯亭鎮志》之清江夏陳鑾史料

元和唯亭志卷二

形勝

設險以衛,王公尚之,閭閻、士庶,何獨不然。本鎮洪波巨浸,四面旋繞,不無宵小出沒。倘亦留心,時政者所當大為之防與!志形勝。

國朝

沈贊《籌修沙湖石堤議》:

侯官林公則徐,巡撫江蘇,民間利病,諮訪甚殷。時方以癸巳捐賑餘資,挑浚城河,先君子欲撥款修整是堤,因陳是議,林公韙之,而費難兼及。先君子爰勸王君有慶獨立捐貲,遂得修復,並建乙未亭於鎮東霖雨橋之北。護撫江夏陳公鑾作記。

土之有川澤也,以蓄洩為功;水之有堤防也,以捍衛為務。二者相須,所以時地利、奠民居也。蘇郡婁門外二十里有沙湖,考郡志,一名金沙湖,北納陽城湖,南呼淞江,統稱為至和塘。由婁門達崑山七十里,以宋至和二年築,故名。而沙湖石堤之專設,始於明宏[弘]治九年,為工部主事姚文灝所築。姚見沙湖風浪險惡,且多盜賊,爰傍湖築夾堤,橫亙其中。郡人吳寬為之記,略曰:沙湖為崑山、太倉之所必經,廣袤各數十里,北多腴田,中通舟楫,旁有盜藪,每客舟為風波所阻,集於岸下,多不能免,人鹹患之。欲築堤以捍水者久矣。率以土石所施,無所附麗,遂置之。宏[弘]治丙辰,姚君來督水利,相其形勢,謂堤可築,白於巡撫朱瑄謀協,姚乃專任其事,功垂成而移疾去。郎中傅潮來代,行至沙湖,嘆曰:“是堤之功,豈得已乎?”巡撫彭禮復勸相之,於是堤遂成。堤廣三丈,袤三百六十丈,閱三載而工竣,此湖堤之所由昉也。嗣是而後,年久失修,漸即傾圮。滸墅鈔關主事管學畏蠲羨銀一千四百兩增修之,時明萬曆二十六年。至我朝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中丞長公麟憫其傾圮過半,以漕蠹罰鍰修築,工六月而竣,並於堤外拋砌磚石,添築副堤,以御風濤衝擊。此湖堤築修之原委也。自壬子迄今四十四年矣,凡耆老之行過是堤者,莫不指而數之曰:“是役也,姚君創之,傅君成之,管君繼其功,長君善其後。”築堤之歌聞之故老,副堤之設親見經營。所由數十年,居民安堵,行者忭於道途,賈者保其貨利也。道光癸未歲,吳中大水,湖堤漫溢浸淫,汨[汩]沒越九旬,沖刷既久,漸致剝落,而沙湖又為漕運孔道,糧艘船高載重,石尤風作,進發維艱,率以木犁駐堤,牽挽而渡,堤當沖刷之後,漸即搖動,如此十有餘年,而石之墮落者什二。石既墮落,比連之所搖動傾圮,即有附近網師、漁父及耕種狡黠之徒,或搬運以便己,或貨售以射利,而石之散失者什二。時或東南風大,缺口之水激盪而來,打頭之風騰擲而至,而不便於挽執行旅矣。斷落之所,可通舟楫,萑蒲澤藪之奸,乘間以擬其後,必至邀劫商船,或私通鹽莢,而不便於商賈矣。久久相沿,勢必至此。夫圖功於功之已去,不如弭患於患之未熾也。勢有可憑,事逸而功倍也。今湖堤坍塌之所,約計工程不過千餘緡可以修復,然欲履畝書捐,恐積歉之後未必樂從。且地方公事籌費難,董辦尤難。沙湖離唯亭三里,惟籍隸唯亭者可以經紀其事。巽本住唯亭,祖先丘壠所在,歲時祭掃,必於是焉棲止,尚能規其形勢,度其便宜,鳩工庀材,刻日蕆事,因與外甥王有慶商議。伊亦唯亭人,去歲同為唯亭賑廠總董者也。現值挑浚城河之時,倘能籌畫節省,撥款如數,即便估工興作。董率之責,巽與王有慶任之。如有不敷,董事攤捐續成之。庶幾經費有著,董率有人,不致以姚公始事之勤,長公繼事之跡,日久因循,淪為汨[汩]沒,徒令後之有志興復者,望洋而嘆也!爰令兒子贊搜查紀載,捃摭是議,以陳其愚,惟執事詳察之。時道光十有五年乙未二月。

元和唯亭志卷八

古蹟

柯亭劉井、玉堂中尚,為佳話矣!一樹一木,苟為昔所留遺,憑弔之思,於焉寄之。亟羅列焉,以登諸篇,毋使湮沒而不傳也。志古蹟。

乙未亭 宋至和二年乙未,崑山主簿邱與權築至和塘成,勒石紀事,建亭覆之,名曰“乙未”。紀歲功也,今廢無考。按:新府志雲,亭在界牌石左。國朝道光十五年乙未,裡紳沈巽、王有慶請於巡撫候[侯]官林公,捐資重修至和塘沙湖石堤。堤成,護撫江夏陳公撰記,勒碑築亭藏之,亦顏以“乙未”,踵邱公之遺蹟也,在霖雨橋北。

國朝

陳鑾《重建至和塘乙未亭記》:

至和塘乙未亭者,宋至和二年乙未,崑山主簿邱與權為塘既成,勒碑築亭而藏之。蓋以斯塘,據地之險要,用資巨而施工艱,與朝廷歷年區畫之詳慎,至是而觀其成功,故以“至和”名塘,“乙未”名亭,用諗後人,勿替茲役。顧自宋迄今,記甲子十三度,塘屢壞屢修,而碑與亭不知毀於何代。邑之人士至無有能彷彿其地者。嗚虖,與權之為是塘也,民食其德者七百八十餘年,以生以息相忘於飲食耕鑿,而殘碑斷礎亦隨陵谷而俱盡,是亦士大夫所當憬然而思,穆然而太息者矣!予官吳中十年,往來蘇松,輒見長堤如虹,橫亙於澄波萬頃之際,所以利舟楫、便行旅、通灌輸、嚴巡邏者,其功甚偉。比年以來,土石頹圮,日就崩缺,亟思輯而新之。邑紳沈君巽、王君有慶,輸貲督工,身任茲事。經始於四月二十一日,落成於七月朔日,為役九旬有奇,功以克舉。又遏小吟浦之通湖者,以防肖小之出沒。築亭於霖雨橋之北,揭以與權舊名,而請為之記。予惟東南澤國,堤防堰瀦之利,所在多有。獨省會迤東距崑山縣城七十餘里,北納陽城湖,南吐吳淞江,風濤迅悍,漂民田廬,不特奸宄逋匿,即帆檣涉險,在在可虞。是塘既建,遂為夷塗,其為公私利賴最鉅。今王君既蠲緡若干,沈君復身督工役,土韌石堅,克以鞏固,急公慕義之誠有足嘉者。若夫是亭之成,先後皆以“乙未”稱名取義,殆非偶然。予尤樂為之記。時道光十五年乙未冬十一月。按:今所修沙湖石堤,非即邱與權所築至和塘。是記合塘與堤而為一,故不甚明晰,想未經檢點歟。藻附識。

元和唯亭志卷九

第宅園亭坊表附

蘇臺鶴市今烏有矣!顧流傳不必皆貴者居也。一丘一壑,息焉,遊焉,其人可傳,則亦不朽矣。若夫綽楔之榮,國家所以揚幽芳、光潛德也,故亦皆表而出之,以資後人砥礪。志第宅園亭坊表。

蔣節母楊氏宅 在鄧巷。氏為孝廉蔣煥配,二十五寡,守志五十七年,撫嗣子坪為學博,人以為節母之教雲。

《贈楊節母七十壽》:

藁砧芳歲歇,良玉賁江邊。琴瑟二三禩,冰霜五十年。

未聞荀採傳,聊誦柏舟篇。貞操偏能久,松齡常百年。

元和唯亭志卷十

冢墓

金魚玉雁,徒以盜誨耳,何必為化人侈哉?惟有不可磨滅者,存則桮棬留遺,且深景仰,況魂魄所依歟?吾裡多先代遺藏,寒煙衰草,湮沒已多,茲就所知者而著於篇,表墓盛典,尚有望於當事者。志冢墓。

贈奉直大夫候選府經歷王有慶墓 在崇巷孤字圩。

金鳳沼《雲士王君暨配張宜人合葬墓誌銘》:

君姓王,諱有慶,字譽敦,號雲士,又號吟香。其先系出太原。宋時昭素先生以隱逸徵,再傳大有先生,登乾道八年進士,始居吳之葑門。又七世,徙居唯亭。曾祖諱繩武,國學生;曾祖妣郭。祖諱永和,議敘縣佐;祖妣高。考諱仁,國學生,貤贈奉直大夫;妣沈,貤封太宜人。君生而穎異,及就傳[傅],堂上督課嚴,不以獨子姑息,下惟勤奮,學日進。贈君靜軒先生病瘵卒,君年二十一,方患痁,毀瘠逾常,不以病節哀。自是晝庀家事,晨昏侍萱闈,而遂絕意進取矣!甲子,吳郡水於唯亭鎮,倡始平糶。汪稼門中丞以門額旌其義曰:“澤被維桑”。是年,移居郡城錢衙裡,與同祖弟半亭卜居密邇,篤友誼也。君時年逾旬,生子三,殤其二。沈太宜人有門祚憂,命置簉。癸未,葺唯亭霖雨橋。橋久壞病涉,君倡捐興築,並葺鎮前後橋樑。是年歲祲甚,越明年,民業未復。君又捐資糴豆米雜糧,邀同人親為散給。戊子,為母稱八十觴,量減各佃額米,命子孫遇吉祥事視為法。壬辰,奉內諱孺慕盡哀,專心讀《禮》。乙未,捐修至和塘。塘始於宋至和乙未,崑山主簿邱與權築亭庋碑。屢修屢壞,至是越十三甲子,君舅氏大令朌槎沈君倡捐督工,三越月而成,重築亭於霖雨橋,顏以“乙未”舊名。陳

楣護院為作記。戊戌建立義莊,置千畝贍族,以承靜軒先生遺志,越二年落成。又二年,禮器爨灶,具奉主入祠,發給規條參之,郡中諸莊,一臻妥善。己亥,春蠶歉收,振手民失業者,偕同人籌善,願推廣於機工,外歲為常,今郡中“補不足會”自此始也。壬寅春,海畺有風鶴驚唯亭,抱布氓以滯消失業,君如值收之,事平賈贏,以其贏濟貧,服其運用之妙焉。君讀書得大義,既棄去帖括,仍日手一編,皆經史有用書。生平承先啟後,兼備孝慈。營沈太宜人之葬,觸熱山中,咯血盈盞而負土無倦容。又嘗奉《少耕草堂圖》藏於祠。蓋明嘉隆時,十二世祖少耕先生隱居唯亭,於堂中張文讌,一時停雲文氏群季暨張伯起、胡乾嘉、王祿之、袁魯望、錢叔寶諸名輩,過從無間,相與繪圖而綴以詩也。君廣徵題詠,以大其傳。家塾延師教讀,致敬盡禮,先後皆知名士。君每以趨庭時,勖以立行成名,勿沾沾科場得失。為子若孫,置書籍不惜費。自癸未、辛卯、癸巳諸荒政,以及戊戌修郡城,己亥賓興局,壬寅防堵,癸卯修郡學,罔不爭先樂輸。又別捐負郭田為演放槍炮地,其他義舉不一而足。祠圃有孩兒蓮樹,治氣鬱失血證,君輒貯花葉贈人,其用心可知矣!居常雞唱起,持家井井,自奉極約。鄉居時,家不具爐炭,飯罷吹榾柮煎茶。迨後亦不稍華靡,以故施不吝而家得稍裕。晚年於莊之後齋,顏曰“知足”,以見意其持身治家又如此。生平遇事敢為,不茹柔,不吐剛,料事多奇中,觀人洞見心術;為人謀,必竭心力。胸中所有,盡情傾瀉,不少吞吐。使以君之所賦,舉民社而任之意,其經濟設施必有大展於時者,而天故抑之才,逾耆年遽歸道山,識者惜焉。然君既施於有政,卓然可表,而子繼孫繩,世澤未艾,則君可以無憾也。君生於乾隆四十有七年十月三日,卒於道光二十有四年五月十六日,春秋六十有三。候選府經歷,例授修職郎,誥封奉直大夫,例晉奉政大夫,特恩議敘加一級紀錄七次,覃恩誥贈奉直大夫。配張孺人,誥贈宜人,候選直隸州分州菞香公女,先卒。生子三:希曾、錫麟,俱幼殤;錫璋,布政司理問加二級,績學能文,賚志早歿,有詩文集藏於家。簉唐氏,誥封太宜人,生子二:文龍,國學生,詹事府主簿,欽加主事銜,覃恩加一級;維鏞,吳庠。生女五,皆適士族。孫六:啟豐,議敘八品銜;啟韶、啟齡俱錫璋出;啟甲、啟瑞,文龍出;啟秀,維鏞出。孫女二。予識君晚而交最深,稔聞其行誼。今其孤若孫,卜以道光二十有六年八月朔,奉君與張宜人之柩,合葬於元邑半十九都五十六圖孤字圩崇巷村之新阡。乞銘於予,予不獲辭。銘曰:才則豐,名未達。施於鄉,澤及物。善人有後,天理必妥。君之魂此幽室,子子孫孫永安吉。

元和唯亭志卷十三

人物

人傑地靈,不必在通都大邑也。吾里名賢輩出,先正典型,久而不墜。凡有經學政績、亮節高風可維風化者亟錄之,以為後人式。志人物。

王有慶字譽敦,號雲士,又號吟香。明浙江會稽令承寵九世孫。父仁。見《孝友》傳。有慶援例就府經歷,卒不謁選。善理家政,自奉澹泊而勇於為善。嘉慶甲子,歲歉,捐貲平糶。汪稼門中丞給“澤被維桑”匾以獎勵之。道光癸未,大水。既助賑,復損千金,糴麩面、豆米、雜量[糧]等,散給貧戶,全活甚眾。又助建霖雨橋工。辛卯,江北災黎南下,當事令偕諸紳士設法留養,至明春諮送回籍。有慶體大吏意,獨始終不倦。癸巳歲祲,出貲助賑,又領辦唯亭等廠,勤而不私。乙未,偕舅氏沈盼[朌]槎倡修沙湖石堤,需費頗鉅,獨立肩任不少吝,重建乙未亭以志舊跡。護撫陳芝楣方伯嘉之,譔記勒石。承先志建立義莊,置田千畝以贍族人。戊戌,修郡城,率先助經費。又以吳中赴試者旅費匱乏,捐田五十畝於賓興局,效之者眾,貧士賴焉。其他機戶失業,則賑恤之,老貧無依,則衣食之,病則資醫藥,歿則助衣衾,並能以實心行實事。生平好讀書,敦孝友。與人交,爽直懇摯。遇事敢為,有決斷才。鑑別人倫,可否不爽。年六十三。

元和唯亭志卷十八

列女

孝義之事,鬚眉中不多見,況閨閫哉!至不幸失所天,冰霜勵節,日月爭光,不尤為難之難歟?表幽闡微,吾黨責也。志列女。

趙氏 唯亭元庠生趙佩玉女,國學生沈騰龍配也。

王拙甫先生與先高祖凌霄公為中表昆弟,為先節母趙太孺人立傳,具述淑德懿行,清操勁節。謹錄全文,以備採擇。

節孝沈母趙太孺人,星旦先生長女,餘中表伯父行紀常沈丈冢媳也。孺人生有至性。母蔣孺人。未期而母卒,既長,事繼母莊孺人以孝聞。及笄,歸我中表兄凌霄舅。氏秉性剛方,治家嚴肅。孺人修行婦道,主中饋事,先意承志。舅姑每以佳婦目之。越數年,舅氏忽得痺症,手足不仁,臥床數載。孺人相夫侍奉湯藥,寒暑無間。凌霄善理家政,所置田畝,已倍於前。紀常公喜之曰:“子克家,吾無憂矣!”舅卒,贊夫經紀殯殮有禮。越半載,夫以失怙過哀遘疾,歿,遺三子一女。時仲叔際昌年未冠,內訌外侮,迭至交加,孺人維持調護,費盡心思。其撫三子也,恩勤鞠育,教養倍至。事衰姑俞太孺人尤謹,日奉甘旨,曲得其歡。迨歿,哀毀骨立,曲盡婦禮。仲叔娶陸德源先生女,娣姒極其相愛。娣卒,仲叔為之請後,欲立其第三子世華,孺人慨然許之。後擇配於我族楚推先生次女,娣姒之好,更篤於前。於是仲叔持家政,性豪邁,築室於東,三年乃成。孺人以大度容之,初無風水之見存於中,亦人情之所難也。先是儒[孺]人以隻手擎門戶,綜理內外,艱苦備嚐,向之所購者都系典產。至乾隆初年,田價頓昂,踵門來告者,非贖即加。孺人待之無小無大,總議加一半,人人允服。由是厚其所儲,經營婚嫁:長子世顯,即配族妹婿石獻奇長女;次子世榮,配姜莊徐學庭女,繼配朱章揆女;復為季子世華請婚於餘,迺締姻焉;女適新庠增貢生王於岐。仲叔歿,世華嗣之,服闋,吾女于歸。孺人言於餘曰:“先夫捐館於今二十年矣,天誘其衷,三子成立,差可報命於地下。惟讀書以綿世澤,尤未亡人心事。世華為君婿,幸為我教之。”餘乃設帳怡亭。三載,世華遊元庠;厥後,孫泰補府庠生;孫吉補元庠生。營舅姑與夫窀穸,規模整飭,別築新阡葬。伯舅士宏公父子凡七館奉養寡姒李孺入[人],壽至八十有八,且捐田五十畝,以世顯季子長弈為長房。後伯氏之姑嫁於穎[潁]川,夫亡守節,家甚貧,迎歸養之,五十年而終。孺人父側室王氏,生一女二子,幼安甫成童,良翰僅四歲,庶母卒,繼母尋歿,孺人饋養其父,撫弱弟良翰如子。至於自奉儉約,宴賓承祭極豐。親族以緩急告者,必應其求。喜奉佛,名山古剎,修葺幾無虛歲。鎮之至德廟橋,尤獨任其役。昔年《甫裡志》中曾載孺人節略。學憲景公給“節著松筠”額,淮[準]送主入節孝祠,旁殿一體,春秋奉祀。孺人生於康熙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辰時,卒於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十七日酉時,享年八十有八。孫十人,孫女十人,曾孫十一人,曾孫女十人。季子世華為丐餘立傳,遂援筆以述其事。道光十七年巡撫陳芝楣先生匯題請旌。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元和唯亭志》《唯亭鎮志》之清江夏陳鑾史料

唯亭鎮志

第二編(經濟)第一章(農業)

第六節 水 利

一、農田水利工程

唯亭地處江蘇省蘇州東部陽澄湖平原,地勢低平,河道縱橫交織,湖蕩星羅棋佈。鎮南有沙湖,鎮北有陽澄湖,鎮中婁江(至和塘)貫穿全鎮,是有名的江南水鄉大集鎮。由於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豐沛,年際降水變化較大,低窪地區易遭水澇。加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尤其是鎮南地勢偏低,多低窪圩田,發水時易遭災,過去有“小雨淚汪汪,大雨白茫茫,三年收兩熟,十年五年荒”的民謠,興修水利顯得極為必要。宋、元、明、清時期,地方政府曾數度疏浚至和塘(婁江),構築或加固沙湖塘堤(石塘岸);但因水利設施不完善與管理不配套,屢疏屢堵屢塌,水旱災害時有發生,農田受害連年不斷。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堅決貫徹“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方針,有計劃、有步驟地興修水利,疏通、拓寬或開挖河港,興築、整修和加固江河堤岸;全面聯圩並圩,增建溝、渠、堤、閘、站,開展機電排灌。這些水利工程,使唯亭地區的水旱災害逐年減少。至1999年,全鎮農田水利建設基本達到“百日不雨保灌溉,日雨200毫米不成澇”的要求。

婁江拓浚工程

婁江是一條區域性引排大動脈,從蘇州婁門由西向東流經唯亭、崑山、太倉,匯入瀏河,為長江下游的一條主要航道。它左右吞吐陽澄、澱泖一二十條港浦支河,是一條處在陽澄、澱泖兩大圩區分界線上的區域性河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江古稱“至和塘”。

北宋至和二年(1055),崑山主簿邱與權率領民眾築成“至和塘”,從此水患消除,田疇穩收,船隻通達。至清道光年間,至和塘年久失修,水患又起。江蘇巡撫陳鑾於道光十五年(1835),發動民眾再次疏浚此河,並加固了塘堤。至民國23年(1934)共浚治11次,但仍未改變河床淤淺、寬窄不勻的現狀,尤以跨塘、唯亭市河束水段阻水最為嚴重,不能充分發揮洩洪、排澇、引水和調節水位的功能,無法適應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解放後,1976年~1978年拓浚婁江工程分三期在唯亭與跨塘兩地同時開展。政府動員5。56萬民工參戰,工程總投資203。25萬元,完成土方223。02萬立方米,石方1。45萬立方米,砼方0。49萬立方米。浚河總長13。87公里(唯亭段9。8公里),建設配套機房2座,新建圩口閘12座,纖道便橋7座,跨江大橋4座(唯亭3座)。

第四編(文化)第六章(文物)

第六章 文物

第一節 古 跡

據清《元和唯亭志》記載,唯亭有不少古蹟,至今有的已廢,有的尚存。

三、亭 館

乙未亭

原在鎮東上塘街東大橋(霖雨橋)北堍(見圖32),是一座置立浚理至和塘記事碑的碑亭。宋至和二年(1055)崑山主簿邱與權築至和塘(婁江)成勒石紀事建亭,命名“乙未亭”。清道光十五年(1835,農曆乙未年)重建。置有《重建至和塘乙未亭記》碑,碑體完整,青石質,高130釐米,寬62釐米,刻楷書460餘字,由江蘇巡撫蘇松等處布政使司布政使陳鑾撰文,蘇州府海防同知揚承湛書,吳門毛上珍鐫刻(圖33)。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元和唯亭志》《唯亭鎮志》之清江夏陳鑾史料

1978年吳縣文管會重修(見書前彩照)。1984年9月,由唯亭鄉政府與吳縣文物管理委員共同出資移建於鎮東婁江北岸原唯亭居民委員會後園內,1986年3月25日公佈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改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亭坐北面南,闊一間,進深半間,木構梁坊,歇山項,飛簷起翹。花崗石立柱間設滿天星木格掛落。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元和唯亭志》《唯亭鎮志》之清江夏陳鑾史料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元和唯亭志》《唯亭鎮志》之清江夏陳鑾史料

第七編(志餘)第三章(雜記)

三、邱與權、陳鑾治理至和塘

橫穿唯亭鎮的至和塘,今名婁江,從蘇州婁門向東一直通到崑山縣城,“凡七十里”。但因古道毀壞,宋時此地為一片澤國,“風波相憑以馳突,廢民田以瀦魚鱉”。對此水患不絕、風濤迅悍、盜匪出沒猖獗、阻人行旅的險惡環境,百姓苦不堪言。宋皇佑年間(1049年~1053年),江淮發運使上疏:“蘇之田膏腴,而地下嘗苦水患。乞置官司,以畎洩之。”因此,朝廷選派當時擔任通判殿中丞的王安石赴實地調查。王安石到蘇州後,乘船順從故道,“度長繩短”,具體測量,並繪成施工圖紙方案,回京城如實彙報。然而“朝廷未之行也”。

宋至和二年(1055,農曆乙未年),崑山主簿邱與權不顧位卑言輕,陳疏重築至和塘的五大利處:便舟楫、闢田疇、復租賦、止盜賊、禁奸商。“願約古制,役民以興作,經費寡而售效速”。並自立“軍令狀”,如果塘築不成,請以身塞責,接受一切處罰。就這樣,吏民同心協力,修造河塘。“先設外防,以遏其上流。立橫埭又限之,乃自下流浚而決焉。畚鍤所至,皆於平陸”。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工程最大的困難是“澤國無處求土”,於是有人獻計:在水中用竹和葦編的粗席為牆,栽兩行,相隔三尋,離牆六丈,又為一牆。漉水中淤泥,填實竹、葦編粗席牆中。牆間六丈,皆留半以為堤腳。掘其半為渠,取土以為堤。每隔一段建一座橋,以通南北之水。結果用了數十天時間,就“築長堤如虹,橫貫澄波萬頃之際”。

邱與權重築了至和塘後,從此水流暢洩,田疇穩收,船隻通達,行人稱便,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到了清道光十五年(1835),因年久失修,土石頹圮,水流受阻。江蘇巡撫陳鑾在巡視松(江)、蘇(州)期間,見此情景深感不安,故“亟思輯而新之”。於是,他發動民眾,捐資出力,再次疏浚至和塘河道,並加固了塘堤,以保田疇、利帆纖。

在唯亭鎮東市原東大橋北堍的婁江河旁有一座始建於宋至和乙未年(1055)的“乙未亭”,亭內立有邱與權作的《浚理至和塘事碑》(後毀)和陳鑾撰寫的《重建至和塘乙未亭記》碑。碑記主要記述了這兩次築修至和塘的經過,是研究吳地水利史的極好的實物資料。邱、陳二公的治理至和塘的功德後人是永遠不會忘卻的。

TAG: 唯亭乙未孺人沙湖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