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提到水城,你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想到一條彎彎的小河,一葉扁扁的舟,在鱗次櫛比的建築物中,緩緩地穿行而過?是不是想到各懷心事的旅人,想到層層疊疊的微波,在愛與痛的邊緣,一邊回望一邊向前?是不是想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想到義大利的威尼斯,卻在昂貴的出行成本面前,空餘一聲嘆息?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如果國內有一座水城就好了,像威尼斯那樣,曾經被湛藍的海水所淹沒,透過土壤和岩石,可以看到它的滄桑鉅變。像阿姆斯特丹那樣,有那麼一座博物館,擺放著無數件令人流連的珍藏,過了這村就不一定有這店。但全學別人也不行,這座水城得帶一些自己的特色,最好讓發現這座水城的遊客,感覺自己化身為哥倫布。要不還是陶淵明好了,文化水平高一些,好歹能夠表現出水城的萬分之一美來,這樣讀者也能儘量擔待。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不錯,國內確實有這麼一座水城,只不過這座城,連帶那條小河,都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的地下,名為本溪水洞。本溪水洞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和廟後山六個部分組成,佔地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水洞、旱洞、太子河漂流,以及號稱中國地質藏品規模、精品數量最多、科學內涵最豐富的中國地質博物館——本溪館。按理來說,這就不輸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了。當然,這些景點的核心,還是被寫進景區名字的水洞。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在五億七千萬年前(也有四億五千萬年的說法),水洞所在的位置仍是一片淺海,生活著大量的海生物。他們的軀殼是組成石灰岩的最好材料,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漲潮退潮之中,被留在這裡。這些材料,在七千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中,才終於派上用場。又經過漫長的地質運動,本溪水洞所在的這片地界,出現了一個喀斯特地貌溶洞。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溶洞分為水洞和旱洞,因為靠近太子河的關係,水洞遠深於旱洞,足有5。8公里深,平均水深超過1。5米,常年保持著12度的洞溫。水洞寬大,碼頭就建在水洞裡,遊客統一在此處乘船。順著溶洞,順著地下暗河,也順著一層層細小的波瀾。每深入幾分,都會遇到不同顏色的燈,以及因為燈光,看起更為奇異的地貌。就著四周迴響的細小水聲,看著眼前正在倒退的一幕幕,真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不過,水洞並不會給人太多的感嘆時間,它要時不時把人拉回現實,告訴遊客“你現在不是在天高雲闊的水城,亦不是在外太空,而是在一個天然的地下城堡裡”。因為鐘乳石可是會不斷生長的,遊客需要做好時不時低下頭,然後才能繼續前進的心理準備,這就少了幾分安逸,多了幾分探險的味道。尤其這5。8公里深的大城堡中,後面的一半路程,遊客是無法乘船進入的。那些倒掛的鐘乳石就倔強地攔在路中間,配合船下這條悠悠的小河,說道“請回吧”,然後就不管遊客了。

遼寧也有一座水城,五億年前為淺海,乘船才能進城,何似在人間

這,便是國內的水城,是不是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這個“陶淵明”文筆夠好的話,當是有責任表達出這種感覺的。相熟的幾個去過的朋友,提到本溪水洞無一不是瞳孔放大,一臉的躍躍欲試。這不單單是因為那些寶貴的地貌,因為國內的喀斯特溶洞確實不少,沒必要非去遼寧。真正讓我們這些地質門外漢,覺得還值得再去一次的,則是那種在溶洞中,乘船看風景的體驗,實在是叫人飄飄欲仙。(李雙喜)

TAG: 水洞水城本溪遊客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