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尋到了“世外桃源” 之一 立竿為標,定為家園

作者 呂東平

二十五歲胸懷寬廣,

組織流民建屯開荒。

開春回暖,冰雪融化,從三月十五號開始,進入林區是要防火證的。縣城向北坐車只能到嫩北農場,再往北走按林區規矩管理。買票的時候,售票員要先驗防火證,如果沒有防火證,就不賣給進入林區的車票。

一九七四年四月七號,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我和東明、肇順一行三人,踏上漫漫長途,尋找理想中的生存之地一一我們未來的家園。

大清早我們就來到嫩江客運站,因沒有防火證,只好買到嫩北農場的汽車票。在嫩北下了車,隨即開始 爬山涉水,尋找我們的家園。

我們環顧四周,全是茫茫原野,眺望遠方,好似山天相連。

大道不敢走, 怕碰上檢查站,因為沒有防火證,會惹出麻煩來。在這無人走過的茫茫原野上,怎麼走?朝哪 個方向走?一片茫然!

但是,心中方向明確,意志堅定,我們在暢想未來,我們要開拓未來。我們堅信,到那藍天與青山的交匯處,到那的遙遠的地方,定會實現我們的夢想。那裡即將誕生一個美麗的村莊,那就是我們幸福的家園,我們將是這個莊園的理所當然的創始 人!

我們離開了公路,踏上了那陌生的山林蜿蜒小道,直奔座虎灘的方向 走去。我們不懼道路之崎嶇,更不在乎腳下的荊棘擋道。我們興高采烈,邊走邊 嘮,話裡言間,始終透露著對美好的未來的嚮往和堅定的信念。

這是我從未來過的地方,這一帶,人煙稀少,打聽道也很難碰 上人。一天的翻山越嶺 ,到了晚上,我們到了塔西公社的大卜場屯。在那買了些乾糧吃了,就隨便找個空曠廢舊房框子,合衣而睡了 。

天朦朦亮時,我們又啟程,開始繼續走我們尚未走完的路程。又翻了一道山,走了大約得二十來裡山路,遠遠看到了一片平坦地帶,也就算一條大峽谷中的小平原吧!

在山上望到那邊有一個小窩棚,我們直奔過去。這裡住著一戶 人家,男主人叫張默德,有媳婦,女兒,還有老母親,都住在這個窩 棚裡。

看到我們來了,很熱情,這裡輕易是見不到人來。加上 關東山留下的老規矩,不管來了誰,都會熱情招待,都會做飯給他們吃。他們猜到我們一定餓了,女主人趕忙熬了一鍋粥。

我們實在是餓得厲害,三個人狼吞虎嚥得吃起來,直到把一鍋粥 都喝光了才罷休, 這頓飯吃得實在是香甜啊! 四十多年後回憶起來,好像又聞到那粥散發出的香氣,仍覺得津津有味。

我們和張默德攀談了很長時間,知道他也是出外謀生的盲流,一方面家鄉貧窮,更重要的是為了傳宗接代,躲避強扎強流的計劃生育,希望多生一個兒子,才全家在這渺無人煙的地方當了“游擊隊”。

來到東北,也和我們一樣,為尋求落戶,歷經坎坷,落戶無門,上個月才到這居住的。 一掛牛車就是他的生產工具,生活工具,也是交通工具。 在這依山傍水的地方,過著自食其力的日子!

我們三人前前後後看了看,感到這個地方格局不大,人戶多了有點不夠局勢,便告別 了張默德往西走去。

我們踏著那從未有人走過的原始荒原,踩著已倒地的枯草,避開擋道的荊棘,慢慢向西走去,邊走邊觀察分 析。走出去幾里地以後,就望到遠處霧氣繚繞,我們就 直奔那去了。

這裡距張默德那個窩棚大約也得有十里路左右。我們放慢腳步,慢慢停下來,四周眺望,南面是山,雖然不是樹葉青綠的時候,但也看得出樹木茂密,多為楊樺柞樹之類的雜木林,北 面山上也是林木茂密,和南山差不多。北山前坡有一條大河。這中間地帶 就是一片平坦的原始荒原,向西一直通到泥秋,有四十里左右,南北兩山之間,寬度足有五里左右。西面河流拐彎的地方,有一淺水處,不漲大水的時候,可 以從這裡淌水過河。

河對岸十里左右是哈爾通大隊,後來聽說那裡有人常來打 漁,在此淌水過河,久而久之,此地就有了“上道口”之稱。

我們在周圍轉了很長時問,詳細看了看,覺得此處確是適宜生存之地,似是“世外桃源”,於是決 定就在此建立家園。

後來實踐證明,這片被群山環抱,土質肥沃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飲水潔淨的小平原,的確是小興安嶺西麓少有的、適合人類居住的世外桃源。

我們便折了三根粗一點的樹枝,以三角體的形狀插在地上,立為標記。

我們向蒼天、向大地莊嚴宣佈:這就是我 們未來的家園!

只待春暖花開時,同心躬耕桃花源

(待續)

TAG: 我們默德防火家園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