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遺蹟點南旺分水樞紐是大運河的至高點,雖然現代的河道已經不再從此經過,但因為其遺蹟尚存,加上其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南旺分水樞紐被確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南旺分水樞紐考古公園位於南旺鎮政府駐地,以分水龍王廟舊址為主體,涵蓋周邊的小汶河、老運河河道遺址,以及十里閘、許建口斗門、柳林閘等一眾水利工程遺蹟。作為大運河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稱為大運河上的都江堰的南旺樞紐遺址,均被列為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的遺蹟點。

許建口斗門遺址

許建口斗門是小汶河上的一個連線馬踏湖的調節閘門,網上介紹大多說位於許建口村,用導航雖然能找到許建口這個名字,好像只是以前自然村的名字,所以我去的時候還是被帶到了林莊和羅莊間的莊稼地裡,多虧有路過的的當地村民,我打聽許建口,人家想了半天也說不清,最後乾脆說,我帶你去吧!感動的我那是熱淚盈眶,太熱心的老鄉了。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順著曲曲彎彎的小路,村民帶我到了林莊村委會對著的一條小巷,直接告訴我,前行百米左右就看到了。當我到了前方只看到類似村中積水的小坑,左右看也沒有看到斗門遺址,這時一個路過的大嫂看我是陌生人停下來看我在做什麼,我問到“麻煩一下,許建口在哪兒?”大嫂直接笑了,向東方一指——那不就是。按照老鄉的指引,再走了幾十米的距離,終於看到一個被鐵絲網圍著的大“坑”。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斗門遺址從外圍看框架清晰可辨,不過石砌斗門的遺蹟只有2。55米,一條石砌壘的閘口依然還在,包括兩道閘槽,仔細看在石板下還有梅花樁閘基。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在遺址左前方遺棄的河道邊上有兩塊石碑,一塊寫著小汶河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個寫著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而鐵絲網或許就是防止再遭損毀的措施。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南旺分水樞紐開挖的小汶河河道從這兒直接通往分水龍王廟(文物保護碑前還有一個分水龍王廟的路標指示牌),斗門另一側則是馬踏湖(現已不存)。二者如今均難以尋找昔日繁華水運的盛景。甚至於這個經常被提及的許建口斗門,如果沒有村民指引,外地人想要看一眼都找不到。

十里閘遺址

十里閘遺址是大運河之上的閘門,雖然它距離許建口斗門只有2公里左右。十里閘是和南旺分水樞紐另一側的柳林閘協同工作的,用以調節大運河南北的水量。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十里閘位於十里閘村,導航上沒有十里閘遺址的具體位置,只能找到十里閘東村或南村 、北村之一,然後到村中詢問村中的居民,十里閘具體位置在哪兒。這個時候我才突然發現,小時候老人們說的那句話“鼻子下面長一張嘴幹什麼用的”,真是太精闢了。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十里閘幾個村(東、北、南)幾乎是一體的,外來人是分不清的,而十里閘位於中間地帶,有一條廢棄的南北走向的古運河河道,村莊中間東西走向的主道和它交叉,這兒就是十里閘了。十里閘的河道還能分辨,我來時河道內有積水,但是死水。道路下面跨河的橋就是十里閘的遺址,為青石砌壘,兩道閘門,但同為鐵絲網圍了起來,不能走近觀看。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與許建口相同,在橋頭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碑各一。如果沒有這兩塊石碑,來來往往的行人,永遠不會走到,每天走過的橋頭,卻是走在了世界文化遺產的閘門上。

行走大運河山東段丨藏在村裡遺蹟點許建口斗門和十里閘,太難找了

行走大運河,悠悠看千古。小汶河、南旺分水樞紐、許建口斗門、十里閘雖然殘存的只有遺蹟,但因為運河的水,河畔尋水而居的村落一天天的繁榮,卻不因為河道的消失而消失,大運河傳承的文化就在這樣的村落中氤氳不息。

TAG: 許建口十里斗門分水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