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岸 文化活起來 產業興起來 事業強起來

重慶之美·南岸篇

長江之濱,50公里江岸線,波飛浪卷;南山之上,“山城花冠”林茂花美,雲捲雲舒。多元文化,逐山而居,近水而興,在南岸匯聚起“最重慶”的風景。

讓文化活起來,讓產業興起來。南岸區以建立南濱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大力傳承歷史文脈、推動融合發展、凸顯城市特色,實現了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雙輪”驅動,將文化繁榮的盛景演繹為產業崛起、事業興盛的樂章。

重慶之美·南岸篇

繽紛南岸 攝/李顯彥

文化描摹的“南岸風景”

重慶文化名人、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此前說過,重慶正在形成“文化向南”的現象。

他所經營的位於南濱路的精典書店,曾獲評“亞洲十大文化地標書店”,與東京巖波書店、北京單向街書店等一起,成為書店領域的十大“網紅”。

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濱路,市民在精典書店享受閱讀的快樂 攝/郭旭

不止是精典書店。如今的南濱路,文化專案、文化名人、文化活動層出不窮。在此帶動下,文化也成為“南岸風景”中的重要筆墨。

南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有古巴渝留下的“百年風景”,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詩意空間”。巴渝文化、大禹文化、抗戰文化、開埠文化、當代文化……歷史與現代交融、名人與大家薈萃。被譽為“重慶外灘”的南濱路,更是重慶國際開放的肇始之地,引領重慶乃至西部近代風氣之先。其開埠文化遺址佔整個重慶的80%以上,龍門浩碼頭更是我國最早的內陸通商口岸。

如何為這些文化遺存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與功能價值,使其活在當下、服務當代?南岸區歷屆黨委、政府一直致力於將南濱路的文化產業發展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並於2015年提出以南濱路為主體建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2017年,建立正式獲批,成為代表重慶建立國家級文化產業品牌的唯一園區。

而今,園區已基本形成了集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演藝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產業聚集區,特別是在老街古建保護、修繕、活化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老街迸發的嶄新活力

老街,是南岸文化的標識,也是南岸旅遊的經典。

彈子石、慈雲寺、龍門浩……走進南岸的老街,就像在和時光對話。城市的風雲變幻揉和成老街古舊的色彩,在歲月的日積月累間厚積薄發而來。窗臺樓閣之間、灰牆瓦礫之中,都是漫長的故事……

重慶之美·南岸篇

彈子石老街 攝/李顯彥

龍門浩老街是一條藝術商業歷史文化老街,也是重慶主城區儲存完好、規模較大的歷史文化老街。首開區由28棟近現代歷史風貌建築構成,其中包含9棟文物,這些建築在開埠及抗戰時期均具有重要的經濟及政治地位,每一棟建築在當時都有內在的國際格局文化氣質。

重慶之美·南岸篇

坐落於長江之濱的彈子石老街成為遊客十分喜愛的觀光熱點 攝/鍾志兵

米市街因長生、老廠、黃桷埡一帶的米商在此販賣大米而得名。合記堆店、周家灣別墅、白理洋行……老街深處,破舊的雕刻、斷裂的簷角都可以講述它的滄桑歲月。

慈雲老街有著老巴渝風情的歷史縮影,也是重慶時尚風向標和潮流聚集地。在這裡,不僅能尋回老重慶的影子,完成與時光的對話,還能掌握山城最新鮮、最前沿的玩樂動向。

彈子石老街,還原王家大院、牌坊等,展現重慶百年的開埠文化,成為全國首個以“開埠文化與城市九級坡地地貌”為主題的4A級景區……

穿越這些老街,從青磚灰瓦間讀到的不僅是歲月,更是南岸文旅融合迸發的生機與活力。

南岸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有機更新”為理念,以服務“三生四宜”品質城市示範區建設為目標,南岸區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保護為先、由點及面、業態重塑、功能複合、創新營銷”的歷史文化街區更新升級路徑。

一條以彈子石—慈雲寺—龍門浩老街為載體的歷史文化長街正在崛起,不僅延續著城市歷史記憶,更成為重慶極具人氣的城市文化之窗和文化旅遊消費體驗高地。

“文化+”的價值引領

在南濱路,除了尋找老街的故事,你還可以在施光南大劇院欣賞高雅藝術,在303話劇社對話先鋒戲劇,也可在長江當代美術館接受藝術薰陶,在長嘉匯文化創意樂園瞭解文創精髓,將來還能在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欣賞文物寶藏……

重慶之美·南岸篇

“文化迎春藝術為民”服務基層活動現場 攝/郭旭

以建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為契機,推動“文化+”高階商務、樓宇經濟、特色餐飲等業態發展,走與文化融合、文旅結合之路,南濱路不但實現了自身成長,還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藝術生活,促進了文化消費的發展,進而有力推動全區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園區內企業年營業收入總額為968437。53萬元。園區3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107。37億元,年均增長23。40%;文化產業類及配套設施建築面積達到115萬平方米,佔園區總建築面積的65%以上。

經濟效益凸顯的同時,是社會效益的顯著提升。自建立以來,園區始終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內容創作生產的全過程,孵化推出了《山城故事》《大禹》等一批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文藝作品,獲得9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先後投入1億多元,舉辦了超過50場次的公益性活動。

據介紹,未來,園區將藉助前瀕綠水(長江)後倚青山(南山)的生態優勢和開埠遺址集聚的資源優勢,以開放文化為特色,以南濱路歷史文化街區等專案為引擎,繼續做大做強文化娛樂休閒(旅遊)、數字內容創意、文物保護科技等產業,謀劃打造成傳統與時尚共生、生態與經濟共榮、本土特色與國際風範並耀的國際化都市濱水文旅融合區、文旅產業開放合作的示範區、重慶向世界展示文化魅力的標識區,助推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雙曬”提升文旅品牌

今年以來,結合全市“雙曬”活動,南岸不斷加快推進各項建立工作及重點文旅專案建設,以“雙曬”倒逼產業、產品“補短板”,以新專案、新產品更好地支撐“雙曬”,力求實現南岸文旅的“面子”與“裡子”協同發展,以期“曬”出持久的文旅品牌效應。

目前,南濱路建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南岸區建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雙創”工作即將驗收;長嘉匯大景區內的重點專案——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部分專案即將營業,重慶市規劃展覽館、長江有聲記憶博物館等專案正在有序推進,有望年內開門納客。

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之山書店·小森林 攝/李顯彥

結合“雙曬”,一批旅遊精品也得以呈現——“廣陽島輪渡生態遊”已經開通,擁有南山最佳觀景效果的體驗式、沉浸式旅遊新景區——天璣臺景區將於年內開放。

同時,南岸還新推出了一批文創產品,大禮堂茶杯、塗山窯在剛剛舉行的第二屆“重慶好禮”旅遊商品文創產品大賽中,分別榮獲優秀商品金獎和優秀設計銅獎。

南岸區透過“雙曬”工作,掀開了城市宣傳與產業、事業“雙輪”發展新篇章,實現了產業、事業品質提升與“雙曬”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之間的良性互動,也為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週南岸文旅經濟實現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強基興文化 品質惠民生

“雙創”推動下,南岸不僅文化產業方興未艾,文化事業同樣蓬勃發展。其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立工作,多次得到文旅部領導及專家表揚。

公共文化服務根在基層,活力在基層,重點和難點也在基層。

在建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過程中,南岸緊緊圍繞“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化、數字化”以及“公共文化服務+旅遊、社會治理”融合發展五大領域,不斷探索創新方式,打造具有示範性的亮點。

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岸區施光南劇場啦啦操表演 攝/郭旭

創新標準化建設

國家《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要構建“符合文化發展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同時,《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對政府應向群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專案和硬體設施條件、人員配備等明確規定,體現了“國家標準兜底線,地方標準促特色”的分級保障思路。

南岸區與市市場監管局、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合作,結合自身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實際,以公共圖書、文博藝術、數字服務、文化志願、群眾文化等五個領域為重點,探索構建可複製、可推廣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體系。該標準化體系為西部首創,成為南岸打造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重要技術支撐。

創新均等化建設

均等化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南岸區以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軟硬體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文化促進人民生活品質提升和基層社會建設。全面提檔升級街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村(社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不斷推動公共文化活動走進各個領域,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同時,利用數字化手段和志願者隊伍,將城市優質文化資源和人才資源帶入農村。

南湖社群是一個典型的“老、舊、散”小區,是南岸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薄弱地帶和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點區域。該社群以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點為引領,堅持益己、益人、益家園“三益”理念,探索出一條“黨建強基、空間塑形、志願聚力、平臺造血、科技賦能”的新時代社群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為不同群體提供均等化服務。社群在2萬名居民中發展了6000名文化志願者,有效發揮了文化凝聚人、引導人、激勵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和社群治理水平,促進了轄區房屋資產保值增值,形成了“近悅遠來”的公共空間。

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岸區彈子石廣場,重慶文旅推廣文藝演出表演川江號子 攝/郭旭

創新社會化建設

社會化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動能。近年來,南岸區轉變發展思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透過整合社會力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資金不足難題,豐富了多元文化產品供給。

南岸區文化館透過專案扶持等形式,引入社會力量,建設戲劇分館303藝術劇場。劇場每天根據文化館總館免費開放政策,定時向公眾免費開放3個活動空間,定期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並打造了“全民戲劇工作坊”“青年戲劇孵化計劃”等公益性群眾文化品牌。同時,劇場連續打造了兩屆“重慶南濱國際戲劇節”,向市民免費開放,每年吸引近60萬人次參與。

創新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方式。南岸區透過積極推進“重慶市群眾文化雲”南岸平臺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有效結合,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個性化定製,有效提升了數字化服務能力。

南岸區與喜馬拉雅合作,在全區選取村(社群)、旅遊集散中心、醫院、景區、交通換乘點等17個公共場所,建設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在這些圖書館,群眾除了可以享受喜馬拉雅海量有聲書服務外,還可以透過“南湖之聲”“峽口之聲”等社群電臺,發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

創新融合發展

融合發展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趨勢。南岸區立足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大背景,利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個示範區”共創的獨特優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旅遊、社會治理、城市更新、鄉村文化振興等領域有機融合,不斷擴充套件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

南山街道放牛村透過政府引導、村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建設模式,打造了“南山桃花園”、“映山紅園”、文化休閒廣場和鄉情展覽館、南之山書店等專案。同時,村民自發組織文藝演出活動,繁榮特色文化,建設共享文化空間。目前,該村已躋身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成為全市鄉村文化振興的典範。

到南岸邂逅更美的重慶

重慶之美·南岸篇

重慶,站立於大山大水之間。城依山勢層巒疊建,兩江交匯蜿蜒穿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造化、人工巧建、文化沉澱,共同塑造了享譽海內外的世界級旅遊資源——山城、江城、不夜城。

位於主城核心的南岸坐享“江、陸、空”全方位觀景平臺,擁有看山、看水、看夜景的絕佳視角。從這裡放眼渝中半島和江北嘴,層層美景綿延向上,令人驚歎。恰如餘秋雨所言“這是一座站著的城市”。

南濱臨江漫步南山看江覽城廣陽擁江觀景。“遇見重慶。南岸起風景”主題旅遊線路,帶你玩轉重慶文旅精華。

全市“雙曬”正酣,又逢“十一”將至。何不到南岸,邂逅更美的重慶……

下南濱 相約長嘉之匯

兩江四岸核心區總面積16。2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是重慶主城都市區的核心區域,更是重慶的地標、靈魂和精華。

在“兩江四岸”核心區,作為城市會客廳的南岸,是集中展示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的“風景眼”。南岸積極融入“兩江四岸”城市品質提升,與渝中區、江北區一起共同打造“長嘉匯大景區”。

重慶之美·南岸篇

長嘉匯夜色美 攝/楊文

作為長嘉匯大景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安達森洋行舊址——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部分專案即將開放。

一座重慶開埠興辦的老洋行,和千里之外世界聞名的故宮有何關係?下南濱,一起揭開那段塵封歷史背後的秘密。

時間回溯到上個世紀,盧溝橋烽煙驟起。1933年1月1日,為保護文物安全,故宮博物院被迫決定將大批國寶南遷。2月5日,故宮博物院首批文物從神武門廣場起運。承載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13427箱國寶文物,開啟了南遷之路。

故宮文物先後遷存於上海、南京。隨著戰事的激烈,1938年5月,歷時5個多月遷徙,文物由漢口秘密進入重慶,運抵文物9000餘箱。分安達森洋行、川康平民商業銀行和吉時洋行三處儲存。其中,安達森洋行存放3694箱,成為存放故宮文物最多的地方。

安達森洋行是重慶開埠建築的代表,又是故宮文化的載體。安達森洋行舊址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是我國首個以故宮南遷文物存放地遺址,布展開放的紀念館。

位於南濱路彈子石CBD核心地帶的彈子石廣場,一眼望盡兩江四岸,將渝中半島、江北嘴的繁華美景盡收眼底。

彈子石廣場高差近50米,5層景觀層級,俯瞰重慶3D魔幻景觀,完美再現山城錯落有致的地形。同時,彈子石廣場與長嘉匯彈子石老街、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及長嘉匯海洋公園、法國水師兵營實現無縫連線。一條“觀雲廊”,宛若游龍穿梭江岸。雲頂廣場。更是將重慶最具代表的景觀——長江與嘉陵江那涇渭分明的“黃金分割線”一覽無餘。

僅隔幾里之外的重慶國際馬戲城,重慶雜技藝術團正在上演重慶主城區首場文旅駐場雜技秀《星光璀璨》。演出主要以地面、高空節目為核心,炫酷的雜技和魔術表演,輔以聲、光、電、3D技術,全方位呈現雜技本體“高、精、尖、難、險、美”,驚險刺激,讓你的腎上腺激素飆升。

南濱路沿線的東原1891時光道,同樣濃縮著時代的印記。1891年重慶開埠,一座內陸城市從此開啟封閉了千年的大門,開啟了重生之旅。在這裡,“重慶眼”的東原·美術館,“重慶記憶”的精典書屋等,填補了越來越被需求的藝文生活空白。景區二期樓頂觀景平臺,也是臨江觀景的好去處。

南濱路上不僅有歷史的足跡,還有自然的瑰麗。南岸濱江,長江和嘉陵江蜿蜒交匯之處,形似古篆書的“巴”字,成就了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字水宵燈”。位於慈雲寺、千佛寺旁的南濱鐘樓廣場,正是觀賞這處美景和渝中半島風光的絕佳之地。長嘉匯大景區的開燈儀式,也將在此進行。

看完“字水宵燈”,還有“海棠煙雨”。依照又一古巴渝十二景之一打造的煙雨公園,佇立著重慶地標性建築——喜來登雙子塔。夜幕將至,雙子塔下,亞洲最大的旱地音樂噴泉水霧瀰漫,“海棠煙雨”如夢如幻。

未來可期的長嘉匯大景區,重慶市規劃展覽館、長江有聲記憶博物館等一批重點專案也有望年內開門納客。

上南山 縱覽山城之美

南山有主城“肺葉”、“山城花冠”之美譽。集中了大禹文化、宗教文化、抗戰文化、美食文化和花文化,更兼具了“山城”之中的“山”的象徵意義,是集避暑賞花生態遊、抗戰遺蹟尋蹤遊、宗教文化體驗遊等於一體的旅遊度假休閒區。遊南山、看夜景,更是重慶聞名中外的旅遊名片。

青萃之巔,追光尋影;映象之地,悟道天璣。位於南山之巔的天璣臺景區,也即將成為邂逅最美重慶、拍照打卡的必遊之地。

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山大金鷹 攝/郭旭

這座新興的景區,與主城融為一體,山水一色,交相輝映。景區進出交通方便快捷,離主城僅15分鐘車程,距江北國際機場僅30分鐘車程。

天璣臺景區松柏森森、古木參天,陰翳蔽日,幽邃靜寂,步道險峻,文化厚重,還有始建於漢朝三國時期,正式創建於隋末唐初的古老道觀——老君洞。登上天璣臺,一眼望盡有“橋都之稱”的重慶長江、嘉陵江上雄偉壯觀的7座大橋,晚上還可親身穿越體驗重慶首家大型3D全息實景演藝,移步換景,光影傳奇,天籟之音,亦真亦幻。

重慶之美·南岸篇

南山一棵樹觀景臺

緊鄰天磯臺的一棵樹觀景園,同樣擁有觀覽重慶主城美景的無敵視角。觀景園因生長一棵大黃葛樹得名。隔江遠眺,以雄關朝天門為“船頭”的渝中半島,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入夜的山城,“百彩高低疊,千燈遠近稠”,令人心曠神怡。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三毛把人生活出了一棵樹觀景園中,那棵挺拔的黃葛樹般的詩意。這位著名作家,就出生在幾公里外的黃桷埡老街。

黃桷埡老街被稱“巴渝第一古道”的黃葛古道,始於唐朝,興於宋元,盛於明清,是歷代商旅來往渝黔、渝桂、渝滇的必經之路。黃桷埡老街起於黃葛古道,是著名茶馬古道的一部分,古代商隊負重從長江邊到達黃桷埡時,通常人困馬乏,此處便成為背夫、馬幫集中歇息之地。

重新修葺打造的黃桷埡老街全長600米,以“千年黃桷埡,一道通古今”為文化主線,體現了歷史感、文化感、原生感。塗山有窯,曜變新生,老街的千年塗山瓷鋪正在等你探訪。在三毛故居,有三毛童年時光的加持,讓原本靜謐的去處更加文藝。三毛作品室、陳列室、情緒紀念室,一一向你講述。三毛故居風景郵戳和郵政明信片已經發行,寄給自己和朋友一張明信片,留一份追逐詩和夢的青春紀念符號。院子裡的三毛書吧,茅草做棚,休閒坐塌,形若鳥巢,十分有藝術感。在這裡,可以重溫三毛書籍中的經典美句,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你可以來上一杯來自臺灣翰林茶苑的正宗珍珠奶茶。因為有了三毛的情緣,臺灣翰林茶苑才把第一家大陸分店,開在了這裡。

告別了老街的滄桑,再步入“九街壹華里”的繁華。九街壹華里夜景公園,是一個360度夜景呈現地,可以觀看主城六區。壹華里市集可感受原汁原味的傳統手工藝製作過程,也是重慶唯一的一條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遊玩、消費、體驗、參與到傳統手工藝製作,感受重慶老字號的魅力。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地標觀景臺的南山大金鷹、仙風道骨的老君洞,以及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內的望江亭等,是休閒登山、生態觀景的好去處。

登廣陽 融入綠島風情

廣陽島位於銅鑼山、明月山之間,是重慶主城面積最大的江心綠島,也是長江上游第一大島嶼,擁有獨具重慶特色的江河景觀和自然生態資源。按照全程約12公里的環島生態體驗線路,和西島頭、抗戰文化園、東島頭、運動場東側、生態修復示範區和山頂景觀平臺這“一線六點”的佈局,正在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

重慶之美·南岸篇

廣陽島一隅 攝/郭旭

9月5日,“朝天門—廣陽島”生態觀光水路航線開始試執行,該航線全長24。5公里,首次從水上將“歷史人文風景眼”的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和“生態文明風景眼”的廣陽島串聯起來。航線分別從朝天門和廣陽島始發,途經江北嘴、重慶大劇院、彈子石老街、朝天門長江大橋、重慶寸灘國際集裝箱碼頭、長江第一峽銅鑼峽等15個觀光點。

抵達廣陽島碼頭,乘坐電動大巴,沿 12公里的環島生態體驗線路遊覽,是“開啟”綠島風情的主要方式。

首站西島頭,是廣陽島的重要門戶,以重現出本土化的江畔叢林風貌,給遊客形成入島第一印象。這裡草木繁盛,各色鮮花爭奇鬥豔。一側的紫薇溪中睡蓮綻放,溪流兩岸,巴茅、蘆竹、狼尾草與茂密的叢林融為一體。

重慶之美·南岸篇

廣陽島全景

與島西頭的自然風光不同,生態修復示範區以田園風光著稱。步入田間小道,濃濃的鄉土氣息撲面而至。除了大片金黃的水稻,這裡還種植了空心菜、絲瓜、辣椒等。稻田裡,蜻蜓穿梭,蛙鳴陣陣,一派田園風情。生態驛站裡,放著八仙桌和各種傳統農具,瀰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驛站後的鴛鴦湖,出雙入對的鴛鴦,和形單影隻的小船相映成趣。

電動大巴行至島中部,山頂觀景平臺不可不去。登山過程中,兩側田園風光步移景異。由於生態保護有力,這裡鳥類和昆蟲種類繁多。位於山頂的觀景平臺是全島的最高點,海拔270米左右。周圍大量種植香樟、黃山欒、黃葛樹喬木,遊客在此可以全景式鳥瞰長江奔騰的壯闊畫面及兔兒坪的鳥棲灘塗、鷺舞芳洲。

擁有重慶首個水上運動中心的廣陽島,著力體旅融合,建有大量體育設施。在島上的運動場東側,是一片隨風起伏的粉黛草海。飄著木船的池塘,讓人感覺到莫名的清爽。靠近江邊,石質的明月橋為這裡的景色平添了幾分古樸,令人不禁想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千古絕句。

再往前,便到了東島頭,這也意味著遊客的腳步已經橫跨了整座島嶼。東島頭是廣陽島面積較大的景區,這裡地勢開闊,景觀主要以大面積草坪為主。內部有花園、溼地、雁鴨湖、燕子坪等多個區域。景區入口池塘十分澄澈,頗有“天空之鏡”意境。周圍大量種有黃葛樹、藍花楹、水杉,四周有自動噴淋裝置,噴薄的水霧讓人如臨仙境。

走遍美景,適宜小憩。東島頭旁的廣陽時光生態文化營,是島上最大的遊客休息場所,也是一座抗戰博物館。在保護修繕抗戰遺址建築群的基礎上,這裡將昔日的部隊營房巧妙改造為“生態文化營”。遊客在此近可觀抗戰文化遺址憑古吊今,遠可觀消落帶水肥草美鳥語花香的生態環境和巴風渝韻的峽江風景。

TAG: 文化重慶老街公共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