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聽說東城黃旗南香遇走廊即將開放,裡面有很多高大上的路線!”近日,東莞市中心城區建設現場指揮部透露的一則訊息,讓東莞市民在這個“五一”假期又多了一份期待。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今年以來,東城街道大力推進城市品質工程提升,透過一個個街頭小景、鄉村配套設施等城市“精細”工程,以“繡花功夫”不斷強化城鄉風貌、公共配套建設,在全面推進“處處風景村村美”的同時,更大力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由東莞市中心城區建設現場指揮部和東城街道統籌建設的“香遇走廊”,正是其中的亮點專案。

城市品質“處處有風景”

黃旗山南麓,環城路旁,八一路擦肩而過……地處東莞市中心城區和松山湖高新區連線地帶的黃旗南,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一直備受關注。

其中,作為東莞市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工程之一,黃旗山南麓文體帶綠道及沿線景觀提升工程又名“香遇走廊”,專案主線約2。8km。目前主要工程基本完工,計劃於2021年5月1日對外試運營開放。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這條綠道有點高大上,各部分根據地況順勢而建,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內容很豐富。”專案建設人員介紹,香遇走廊一期在有限的空間裡容納了魚塘、花徑、山道、驛站,不僅有供小朋友娛樂的兒童樂園,甚至還有咖啡車、浪漫廊道,低調而不失精彩。

與此同時,圍繞“開門見景、開窗見綠”的目標要求,今年初東城就在轄區主要路段交通島、重要道路兩側綠化帶、主要地鐵站口等30多個重要節點,實施了多個街頭景觀建設、升級改造專案。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位於東城路御景大廈路口,原本單調的4個交通島,被分別打造成了“花前月下、金菊秋實”“竹報平安、四海昇平”“踏雪尋梅、青松雅緻”“空谷幽蘭、白玉無瑕”四個主題街道小景;東江大橋東側運河路柏洲邊段,原本空置的綠地,則以運河為背景,重新種植綠化、鋪裝特色樹池、景觀座凳、雕塑等,建設了“驚濤駭浪何等閒”“波折”等展示東江縱隊抗戰歷史的街頭小景;作為東城重要交通樞紐的東城南站,也透過綠化改造、硬化鋪裝、增設雕塑等方式,打造了多處街頭小景,全面展現街道的城市精神與活力。

“透過融合東城本土人文特色和歷史文化故事,將各個景觀‘串珠成鏈’,讓尋常的角落煥然一新、令普通的街道奼紫嫣紅。”東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利用新種植喬灌木、地被和新增雕塑、景觀石等手段,用“繡花”功夫對多個地段進行精雕細琢,不僅有力提升東城城鄉風貌及城市品質,也為東城打造高品質的現代化中心城區更添幾分魅力。

美麗鄉村“特色連成片”

從莞龍路轉入東城周屋社群主幹道,兩側是大大小小的廠房,走到盡頭,卻豁然開朗。

不久前剛忙完春耕的周屋稻田裡,現在已是綠意盎然,連片的綠色禾苗與周邊的莞式傳統村居、現代工業廠房相得益彰,貨櫃長車、機器轟鳴、草長鶯飛,現代工業產業和農耕生態文明和諧並處。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這片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規劃區分工業區、住宅區、農田保護區三大區域的基層社群,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不僅成功引進徐福記等高質量的工業產業,也保留了650多畝標準農田和600餘年歷史的歷史宗祠建築等,形成“工業與農業並存,社群和田園共綠”的現代化美麗鄉村景象。

同時,為進一步將周屋稻田等資源和周邊的民居、菜地田園、古祠堂、池塘等鄉村景緻協調發展,東城投入專項資金,在溫塘、桑園、周屋、餘屋四個社群進行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建設。

其中,周屋原本的社群舊倉庫重建成了潤園博物館,近6公里的寒溪河河堤路則從鄉村泥路升級為綠道,餘屋風水塘和宗祠、溫塘宗祠周邊等也都增加了休閒廣場配套設施……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不僅如此,示範區內的景觀建設還將進一步配套於產業提升和片區品質,比如以區域內東城科技園為依託,以徐福記優勢產業品牌為龍頭,強化工業旅遊的主題理念;統籌現有農田資源,發展農業觀光旅遊產業,因地制宜打造主題特色鮮明、季節時令性突出的農業特色景觀資源;透過採摘活動、科普教育、休閒設施、健身步道等體驗方式與配套設施開發建設,構建複合化生態農業休閒旅遊區。

“希望依託周邊社群濃厚的民俗底蘊、稻田風光、文化歷史等,把該片區打造成為以歷史風貌遊覽、莞式人文體驗、生態農業休閒、產業創新升級為特色的東城美麗村居綜合發展示範片區。”東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城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的建設,大到公園廣場、小到一處屋頂,均以溫度與溫情為前提。希望透過一個個有溫度的改造,讓城市古村落重新煥發新生機,在為村民帶來身邊“微幸福”的同時,也有力助推東城的城市品質提升。

市民群眾“幸福樂趣多”

每逢傍晚,夕陽餘暉照射下的寒溪河東城周屋段河堤,總能看見市民或健身慢跑或悠閒交談,經過改造提升後的河堤路蜿蜒數公里,一邊是綠油油的稻苗隨風搖曳,一邊是寒溪河水的波光粼粼,加上路上快速閃過的腳踏車和河面偶爾掠過的白鷺身影,儼然一幅和諧自然的生態樂章。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以前河堤是泥路,廣場沒這麼大,環境也沒這麼好,周邊好些沒住人的舊房子都顯得有點破爛。”在周屋住了十幾年的張阿姨指著榕樹鄉韻廣場附近的房子告訴記者,周屋社群的很多景觀,都是在荒地、舊建築上重新改造提升而來的。

比如水蒲桃公園以前是荒地菜園,蒲嶺公園和後山步道曾是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原本單一的稻田上新建了可供觀賞漫步的“大地連廊”……

“改造工程一方面有力提升環境,另一方面也給市民群眾增添了休閒娛樂的空間和平臺。”周屋社群一位村幹部直言,經過統一規劃和建設改造,一處處荒地、菜園變成休閒小公園,一棟棟舊建築煥發出新活力,周屋在示範區“產村人”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上開啟了一個個行之有效的探索,舊村莊、古村落得到活化,村民幸福感、獲得感得到大幅提升。

由周屋稻田轉入東江大道,往南行至梨川大橋附近,便可看見一片綠樹環繞、瓜果飄香的農業園區,那是東城梨川社群美麗鄉村建設的最新成果——東江印象特色農業園。

精雕細琢提品質,東莞東城現“處處風景村村美”

“每個週末,都有不少遊客專門從市區及周邊地區過來體驗。”東江印象特色農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業園由環境雜亂、野草叢生的大王洲荒地改造而成,精心打造的太空果蔬展示、水上水稻試驗田、無土栽培大棚農業生產示範專案等,有機融合並展示了二十四節氣農事知識、農耕文化體驗、舊農具體驗、新型農業栽培技術推廣等科普教育主題,日漸成為東莞乃至周邊地區市民週末前來打卡的“親子樂園”。

“榕樹鄉韻廣場再往前便是周屋和餘屋的交界處,都是連成一片的,真好。”站在榕樹鄉韻廣場,看著對面的水蒲桃公園、餘屋風水塘、進士牌坊廣場等,張阿姨由衷的感嘆東城鄉村振興帶來的新變化。

【記者】劉遠忠

【作者】 劉遠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東城周屋社群特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