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畔“小江南”稻風飄香 清朝三代皇帝經營130年

昆明湖原是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甕山泊等名稱,由於地處北京西郊,又被稱為西湖。

在清代前期北京西郊萬壽山、玉泉山周邊地帶生產的優質粳型稻米,被稱為京西稻。歷經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130多年的經營,才形成了規模,到乾隆後期,京西稻的種植已達到萬畝。這當中,昆明湖發揮了重要的水源灌溉作用。那時的昆明湖畔,在乾隆筆下是“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畫裡小江南”。

疏浚西湖 廣植水稻

京西稻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料載:地肥水美的海淀,三國曹魏時期開始建渠種稻。元代水利學家郭守敬開通通惠河,水源充足,兩岸農民開始大面積種植水稻。康熙帝南巡後將帶回來的稻種在這裡試種,這是京西稻種植的開始。乾隆皇帝也很重視京西稻,將下江南時帶回的水稻品種“紫金箍”種在這裡。

乾隆時期,隨著京西稻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以及通漕、城市用水等需水量大增,使供水源頭的西湖水量日漸減少,再加上治理前的西湖已是“芟葦茭之雜叢,浚泥沙之隘塞”,無法滿足當時的水稻灌溉需要。乾隆敏銳地看到,“河渠國家之大事也”,為了滿足“浮漕、利涉、灌田”的需要,決定對京師西北郊一帶的水利進行治理,重點是疏浚西湖。

西湖的擴建工程,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冬開工,次年初完成,將原來的堤防移至今知春亭以東,將原堤東的稻田、黑龍潭及零星水面與西湖連成一片,留下龍王廟孤島,建十七孔橋相連。又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在西湖水面重新修築了一條大道,取名西堤。西堤將湖分成兩個水域,西稱西湖,東稱昆明湖。堤上建有6座橋樑,由北到南為界湖橋、豳風橋(原名桑貯橋)、玉帶橋、鏡橋、練橋、柳橋,保持了東西湖水的溝通。對昆明湖的疏浚既擴大了湖面,又加深了湖底,“新湖之廓與深兩倍於舊”,湖面積約為130平方公里,可蓄水260萬立方米,終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水庫。除了滿足各大名園用水和灌溉稻田外,湖水還由東南角的繡綺橋下流入長河,又成為京城內河湖系統一個重要水源。

昆明湖畔“小江南”稻風飄香 清朝三代皇帝經營130年

昆明湖東岸外,地形陡然下降,因此東堤岸非常峻固,除用三合土修築之外又砌石加固,以防堤岸被沖毀,並且建了閘、壩和涵洞,以控制蓄洩。東堤上建有二龍閘及灌溉涵洞四處,隨時啟閉,“以資灌溉稻田之用,每春夏之交,湖水率減數寸,蓋因稻田日多。”

隨著京西稻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灌溉用水也相應增多,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的插秧時期尤為明顯,“湖波漫惜減三寸,正為乘時灌稻田。”湖區改造後蓄水量增加,對京西稻的種植大有助益,乾隆由衷欣喜:“新闢水田千頃綠,喜看惠澤利三農。”

對於西湖的治理,乾隆十分上心,寫道:“西海受水地,歲久頗泥淤,疏浚命將作,內帑出餘儲,乘冬農務暇,受值利貧夫,蕆事未兩月,居然肖具區……師古有前聞,錫命昆明湖。”顯然昆明湖這個名字是乾隆在治理西湖後賜予的。

引流泉水入湖來

昆明湖的水源,主要來自玉泉山,“西湖去玉泉山僅裡許,即玉泉山龍泉所瀦,此地最窪,受諸泉之委,匯為巨浸”。西山一帶泉源甚多,乾隆年間有名稱者就多達30餘處。

為進一步擴大水源,乾隆派人調查西山泉源。彼時,還有兩個源頭未匯入玉泉山的水系,“一出於十方普覺寺旁之水源頭,一出於碧雲寺內石泉”。於是動工對這兩處泉源之水進行開發引導,使之匯入玉泉山水系。據《日下舊聞考》載:“皆鑿石為槽以通水道,地勢高則置槽於平地,復以石亙,地勢下則於垣上置槽,茲二流逶迤曲起四王府之廣潤廟內,匯入石池,復由池內引而東行,於土峰上置槽,經普通、香露、妙喜諸寺夾垣之上,然後入靜明園。”這個記載表明,當時設石槽是沿山麓而行,為防止山洪沖決,又開鑿了排洪水道,用大塊條石砌成堅固的河牆加以防護。這項水利工程充分發揮了渡槽的作用,使兩泉之水匯於昆明湖。

昆明湖畔“小江南”稻風飄香 清朝三代皇帝經營130年

昆明湖擴建後,湖面東移,水位有所降低,灌溉湖西岸較高稻田有了難度。為此,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開高水湖,其水源有二:一是自玉泉山靜明園水由城關南流入湖;二是從玉泉山第一泉南閘流出,入湖水量約佔玉泉山各泉總出水量的二分之一。高水湖的主流自三孔閘流出為金河,湖北端有一孔閘與新閘河相通,當水量有餘時,就由此入昆明湖。

萬泉莊沼澤變稻田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皇帝又命疏浚海淀地區的萬泉莊水系,“萬泉久湮塞,甲申歲時命疏浚”,目的是“為開稻町資輸注”,以擴大京西稻的種植面積。

萬泉莊水系,發源於萬泉莊西南,巴溝低地的上游。這一帶的地形特點是東南高,正北及西北一帶地勢低下。據《帝京景物略》載:“水所聚曰澱,高梁橋西北十里,平地出泉焉,滮滮四出……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或曰八溝水也,八溝自青龍橋東南入海淀,澱南五里丹稜沜……沜而西,廣可舟矣。”八溝即今巴溝一帶,在海淀西南約四里,由此向北地勢逐漸下降,形成八溝低地。在人工治理之前排水極不通暢,常年積成湖泊,而附近也大多是沼澤。

八溝低地水源豐沛,溪流縱橫,泉源眾多,曾經命名的“凡二十有八”,並有長河東堤瀉出之水,助長流勢。對萬泉莊水系的治理,主要是修築溝渠,疏導水流,將其導引過海淀,使其北流東轉,經萬春園之南,再北折流入清河。萬泉莊原來無法耕種的湖泊沼澤之地,經過治理,也都開闢為稻田。

隨著玉泉山和萬泉莊兩大水系的治理,昆明湖一帶利用泉水試種水稻獲得成功,這為進一步擴大京西稻的種植面積打下了基礎。

昆明湖畔“小江南”稻風飄香 清朝三代皇帝經營130年

河旁堤畔稻風香

昆明湖畔稻田面積不斷擴大,乾隆對此非常關注,閒暇時間經常前來觀看這裡的稻田景色,“乘閒更上西巖閣,樂在桑郊稻壠邊”。乾隆有《溪田課耕》一詩,其中小序寫道:“每過輒與田翁課晴量雨,農家景色,歷歷在目。”並賦詩:“引泉闢溪町,不藉水車鳴,略具江南意,每觀春月耕。嘉生辨粳稻,農節較陰晴,四海吾方寸,悠哉望歲情。”這首詩記載了乾隆對昆明湖畔稻田風光的欣賞,他不僅察看稻田的耕種以及水稻的生長情況,還興致勃勃地探討農業和天氣的關係,可以看出乾隆對農事的關心。

玉泉山靜明園是京西稻的發源地,到乾隆時水稻的種植面積又有所發展,“園內自垂虹橋以西沿河皆水田”,南宮門東南為養水湖,也蓄水灌溉稻田,共有十五頃九十餘畝之多。靜明園的周邊地帶也多是稻田。“玉泉匯為玉河,河旁皆稻田”,乾隆《青龍橋曉行》詩“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畫裡小江南”,描繪的就是這裡的水鄉風光。可以看出,從靜明園至清漪園之間的青龍橋、功德寺、北塢一帶,當時也都是稻田。

昆明湖畔“小江南”稻風飄香 清朝三代皇帝經營130年

昆明湖東堤之外,至暢春園西牆,其間還有一段距離,原是一片無人耕種的廢棄之地,後也開闢為稻田,“堤與牆間昔棄地,引流種稻看連畦”,在暢春園等著名的園林,也有京西稻的種植,“西堤湖東,稻畦千頃”。長河西岸一帶亦然,“萬泉十里水雲鄉,蘭若閒尋趁曉涼。兩岸綠楊蟬嘒嘒,輕舟滿領稻風香”,儼然是“水鄉稻熟時,始得有肥蟹”的北國江南。

TAG: 稻田乾隆昆明湖玉泉山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