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追求!——張愛玲的精緻斑斕

因為一部《傾城之戀》,知道了張愛玲這個名字,並看到了一張她的照片。那時對張愛玲的最初印象,便是她頭微仰著,手扶在腰際,眼尾淡淡掃過來,彷彿將這世間的一切都收入眼底,卻又好像什麼都無法入她的眼。也正是由於那張照片,才一直覺得她定是一個孤傲、消冷的女子,猶如活在這世間之外。

然而,當你注意到她身上所穿的那身衣服時,卻又一定會與我一樣,突然發現,原來這位孤傲的女子,也有這樣可愛的一面。在舊時的人眼中過於色彩斑斕的配色,卻頗得這位小資情調的小姐的喜愛。

寶藍配草果綠,松花色配大紅,蔥綠配桃紅的搭配,在當時的大上海社交圈中,是那般的與眾不同,想讓人忽視她都不太可能。

飲食!追求!——張愛玲的精緻斑斕

張愛玲曾說:“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言語。”她的那些色彩斑斕,也許正是她心中對世界、對生命的美好渴望,正是她不同於其他人的言語。她說,“我既不是美女,又沒有什麼特點,不用這些來招搖,怎麼引得起別人的注意?“她說,“我小時候沒有好衣服穿,後來有一陣拼命穿得鮮豔,以致博得“奇裝異服’的‘美名”。也許是童年時期家庭的不幸,被雙親忽視,才造就了她這般外表看似孤冷、但內心卻極度渴望美好與關注的性子。但無論這個世界,如何冷待了年幼時期的張愛玲,不可否認的是,在大上海的燈紅酒綠中,在古典與時髦的碰撞與交融中,她的“文學夢”還是一點點地萌發了。這座曾被她描繪成“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的城市,孕育了她的智慧,讓她對文學有了更深的渴望。

張愛玲在文學上的天分是眾所周知的,作為她的一名忠實的文學追隨者,在這裡我暫不贅述她的文學天分;作為一名吃貨,我反倒對於她文字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那些生活中的她的可愛的另一面比較感興趣。

如果細讀張愛玲的文章,就會發現在她的作品中,很多內容都與吃有關,這不得不讓我相信,如果民國時期也有“吃貨“這種說法,這位做嬌的張大小姐絕對會當仁不讓,被人稱為“吃貨裡的資深行家”。而更讓我驚喜的是,她筆下的美食,全都五彩斑斕,有若自身的色彩,彷彿最偉大的畫家用他們手中的畫筆,為其點綴了最美麗的顏色股,讓人只看上一眼,便深深地愛上。

這從她的一篇名為《談吃與畫餅充飢》的長文中就能看出來。在萬餘字的篇幅中,張愛玲對美食的追求與熱愛幾乎隨處可見。

TAG: 張愛玲吃貨文學渴望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