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車市物語(ID:autostinger),作者:彭斐,原文標題:《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奧博穆會怎樣處置?》,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我們正在持續拓展CARIAD(Car。 I Am Digital,汽車,我是數字化)在華研發能力,同時考慮收購中國本土的優秀軟體公司。”

CARIAD是大眾集團軟體部門。7月22日,在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還在思考CARIAD如何發力時,僅過了幾個小時,大眾監事會就下了最終通牒:“你即將下臺,公司給你留了24個小時,儘快做出迴應。”

這比原先的離任時間要提前了3年。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圖源:微博

這位推崇激進改革的掌門人,一直是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的堅定支持者。

任職大眾汽車集團CEO期間,迪斯一邊揮舞著“軟體定義汽車”的旗幟,對大眾集團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希望以此追上特斯拉,一邊又經常和馬斯克同臺露面,甚至讓馬斯克給200名大眾管理層上課。

CARIAD是迪斯手中改革的“武器”,但它也同時革掉了迪斯本人。業內人士評論稱,

未能使CARIAD走向正軌是逼宮迪斯離職的主要原因。

眼下,CARIAD監事會主席一職(之前由迪斯本人擔任)仍然空缺,那個提出“大眾將徹底改變,這艘超級巨輪正在加速轉型”的掌舵人離任後,CARIAD能在多大程度上被繼續推動?繼任者奧博穆(Oliver Blume)能否順利繼承迪斯的“遺產”?在中國市場才剛起步的CARIAD,又該怎麼打?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層迷霧。

並行開發,殊途同歸?

大眾是傳統車企中對於軟體投入最早的公司之一。

2019年3月,當時上任不到一年的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拉開了大眾汽車正式向軟體型驅動公司轉型的大幕。在2021年的一場人事變動中,

迪斯甚至直接親自掛帥CARIAD,負責E2.0軟體的研發。

關於迪斯卸任CEO後,CARIAD未來的走向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在日前的財報會議上,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里茨(Arno Antlitz)稱,“CARIAD的戰略方向兩年前就已經確定,大方向不會調整。但基於目前正在開發的E1。1、E1。2和E2。0版本,集團內部正準備分開開發。”

據瞭解,E1。1軟體版本適用於MEB平臺下的ID。3、ID。4和奧迪Q4 e-tron等車型;E1。2版本為奧迪Q6 e-tron和保時捷E-Macan等高階車型服務;E2。0版本則是全新的、統一的軟體平臺,由VW。OS、VW。AC和一個可擴充套件的、統一的端到端電子架構組成,適用於集團所有品牌車型的通用作業系統。

這也意味著三大軟體平臺將在大眾品牌、奧迪品牌與保時捷品牌三方不相容地並行開發。

此前,迪斯執意在大眾內部構建一套單一的作業系統,以實現效率和規模最大化,拒絕品牌定製要求。

按照集團的說法,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後,CARIAD卻沒能按時完成研發工作。這也導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品牌奧迪、保時捷、賓利將晚於預期推出一些新車型,包括奧迪的阿爾特彌斯專案(Project Artemis)車型,將比預期晚很多時間上市。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奧迪的阿爾特彌斯專案概念車(圖源:奧迪官方)

大眾的電動化和智慧化並行,其超豪華品牌賓利可能無法按計劃在2030年實現全電動化,而對於志在獨立上市的保時捷而言尤為致命,缺乏電動版Macan的保時捷目前仍然僅有Taycan一個老款量產車型。目前保時捷的估值已經從2022年2月的800億歐元下滑至600億歐元。

在集團看來,已經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迪斯完成其耗資巨大、前途茫茫的五年轉型計劃。

不過理想狀態下,E1。2最早也要到2023年交付,E2。0要到2025年,並且所有軟體最終要歸於E2。0。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圖源:大眾汽車官方

汽車分析師雷樂(化名)在和車市物語溝通時稱,“軟體平臺的概念很大,定製化要求高,

不太存在一步到位給出具體軟體工程需求的可能性。

鑑於大眾集團的低、中、高各種車型有不同的競爭策略,短時間內很難同一個軟體平臺開發進行匹配。”

從技術層面看,轉型一家軟體公司其實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需要打造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從分散式架構到域功能集中,再到跨域融合,最終到中央計算平臺;在系統層面,需要打造從底層系統到上層應用的一系列軟體,同時還需要將很多車載系統的電控部分都整合在一起。

“這些,特斯拉尚未完全做到,更不要說半路出家的大眾了。”

雷樂稱。據瞭解,大眾提出的E3架構包含3個智慧域控制器(ICAS),分別為車輛控制域(ICAS1)、智慧駕駛域(ICAS2)和智慧座艙域(ICAS3),屬於域功能集中,但ICAS2尚未開發完成,意味著高級別輔助駕駛還需要等一等。

不僅如此,迪斯多次提出大眾汽車的軟體水平落後特斯拉十年,警告集團要加強軟體開發能力,才能在未來保持領先。在迪斯上一個支出計劃中,要求在未來五年內投資910億美元在軟體和電動汽車上。

“歐洲已經意識到電動汽車的需求,迪斯的電池計劃還會繼續,但軟體相對來說難了。”雷樂認為,

由於使用者教育尚處於早期,體驗過OTA升級、願意為OTA升級付費的使用者仍是少數,目前傳統車企都在評估軟體是否能帶來持續的收入模式,完全自主開發軟體的路特別難走。

研發之路,陰雲不斷

迪斯想摸著特斯拉過河,嘗試內部自己開發軟體,讓大眾汽車發出的幾乎每一條指令,都儘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事實證明,以迪斯為首的領導班子始終在為軟體問題傷透腦筋。

時間回溯到兩年前,德國下薩克森州雷登鎮一處5000平米的帳篷中,停放著120輛大眾ID。3 。這些即將交付的新車各自連線著一臺電腦,正在“刷機”。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在原本的計劃中,ID。3 將在下線後以OTA的形式遠端、實時更新系統軟體。

而在臨近交付的關鍵時刻,ID.3 最後不得不緊急轉為有線升級。

隨後,ID。3 帶著並未開發完善的軟體在2個月後匆匆交付。大眾為軟體部門投入了巨大財力和人力,依然沒能順利保障ID。3 上市時軟體就緒。這對於一家頂級車企品牌而言,恐怕是一生都抹不去的汙點。

“這些問題源於軟體的基本架構,由於架構研發過於倉促,許多系統部件不能相互相容,從而導致系統退出。”一位熟悉ID。3軟體研發流程的業內人士稱。

出現不相容問題,是因為大眾將過多的軟體開發工作外包給了第三方。而又因為缺少對在系統層面將所有模組貫穿與整合的軟體設計大師,最終導致ID.3在軟體開發進度上一波三折。

“即使在今天,(車內)幾乎沒有一行軟體程式碼是我們寫的。”2020年6月,迪斯在一次內部分享活動上說的話,後來被流傳出來。

直到今年3月,近20萬名ID。3車主要想OTA無線升級,也必須先把車輛開到4S店進行有線升級。

實際上,

大眾的整個軟體部門一直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

在Car。Software成立之初,就計劃在2020年底在全球集結5000名員工,但直到2021年,才召集了1000個軟體技術專家。

因此,從當下的戰略落子來看,迪斯希望獨立的CARIAD架構體系,能更容易吸引高階軟體人才。按照規劃,到2025年,CARIAD的軟體開發比例將從現有的10%提升至60%,部門目標員工人數是1萬人。

另一方面,迪斯寄希望於持續押注中國市場,讓CARIAD成立其中國子公司,讓中國成為其軟體破局的新出口。

本土團隊將推動面向中國消費者的軟體產品開發,包括與CARIAD總部共同開發統一、可擴充套件的全新軟體平臺,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以及下一代智慧互聯功能。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圖源:CARIAD官方

儘管如此,對於中國CARIAD軟體團隊在此中的許可權,能介入多深,仍不清晰。“目前,ID系列在中國投放的車型,軟體仍然不能透過OTA升級。”一位負責國內MEB專案的工程師對車市物語稱。按照官方的說法,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首次OTA更新。

“合資公司在軟體層面上能開發的,主要以涉及智慧座艙、資料地圖、資料合規方面等應用軟體為主,

至於涉及到系統軟體和功能軟體,基本由德國人說了算。

迪斯的數字化“遺產”,大眾要如何處置?

圖源:汽車之家

實際上,CARIAD的軟體架構開發一直受到集團內訌的困擾。

CARIAD執行長Dirk Hilgenberg也坦言,“CARIAD作為龐大的大眾帝國的一部分,必須會在轉型過程中帶來許多動盪和摩擦。甚至可以這樣說,我們面臨的轉型中,20%是技術挑戰,80%是企業精神變化和文化變化。”

在西方國家,工會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比如,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就被馬斯克形容為“權利蓋過白宮”。

因為裁員問題,大眾集團工會前後兩任主席曾和迪斯爭執,

其中就關於“ID。3為什麼不在沃爾夫斯堡生產”這個問題吵得面紅耳赤。迪斯“下課”後,會有第二個當機立斷者,將軟體研發的主要職能放在中國市場嗎?

攻or守?

取代迪斯的是保時捷CEO奧博穆。由於接任者是大眾集團內一手培養出來的“自己人”,

這也被業內解讀為,這位崇尚“團隊主義”、且流淌著“大眾血液”的掌門人似乎將帶領大眾汽車重歸傳統。

與迪斯全力推動純電動汽車不同,一方面,奧博穆致力於推動大眾向純電動汽車轉型,另一方面,

他也對其它低碳技術(電燃料)表現出了興趣,

在巴塔哥尼亞投資了一個風力電動燃料生產設施。

電燃料是一種合成燃料,能像汽油和柴油一樣產生能量。作為傳統動力驅動的一部分,電燃料參與燃燒,透過混合水和二氧化碳來製造,以產生一種低碳燃料替代柴油或汽油發動機。目前,它們因太貴,還無法實現經濟化。

迪斯的轉型計劃中,除了純電動汽車,他幾乎沒有給其他方式留下空間。

而奧博穆則是改革“溫和派”,他認為電池/電燃料雙軌更符合工會的利益,

內燃機長存能夠維持相對更高的工作機會。

此外,迪斯希望CARIAD能承擔所有軟體開發工作,

但奧博穆似乎對於尋求來自矽谷科技公司的幫助持更加開放的態度。

比如,奧博穆就曾與蘋果公司CEO庫克就CarPlay進入保時捷智慧座艙有過協商。軟體完全自研這一決策,也可能隨著奧博穆的接任而發生變化。

按照大眾集團的說法,要實現100%的軟體自研,大眾要花費十多年的時間。為了縮短研發時間,大眾已經開始著手從多個維度找外援來提升CARIAD的競爭力。

比如,大眾於今年1月與博世就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加快部署L2、L3的速度;在CARIAD中國落地的同時,海外媒體還傳出“大眾希望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當然,最後也只是大眾的一廂情願,華為的迴應僅僅是“訊息不屬實”。

這些也從側面預示著大眾集團在軟體開發上進展不順。對於誰來繼承迪斯“遺產”的問題上,獨立汽車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發表看法,“大眾應該從矽谷挖掘最優秀的人才,而不是和汽車行業的人一起領導軟體。”

迪斯的倒臺也清楚地提醒傳統車企巨頭,在轉型過程中步子到底邁多大、走多快,以及對過去繼承多少、繼承什麼等,都是決策的難題。

“大眾屬於向軟體轉型最為激進的傳統車企,所以也會較早地暴露更多問題,其他傳統車企步子邁得慢,或者未開始做,所以還沒有看到錯誤。”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2021年11月,迪斯在領英發表了一篇長文《我們如何改變大眾》,講述了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變革,以及大眾如何應對重重挑戰。他堅信,未來最有價值的公司一定是出行公司,而大眾一定能轉型成功。

可惜,時年64歲的迪斯已經沒法在大眾繼續證明自己。而就算迪斯離開,大眾的基因也註定了集團依舊有很多難題尚未解決,CARIAD之路依舊荊棘叢生,繼任者奧博穆又將帶領這艘“巨輪”駛向多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車市物語(ID:autostinger),作者:彭斐

TAG: 迪斯CARIAD大眾軟體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