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喬”道歉事件談說話前過腦的重要性

近期網名為“小喬泰果”的抖音使用者釋出了一則影片,影片裡一句“海南已經被外地人佔領”的言論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這條影片目前已經找不到了,但從“小喬”後來發的“道歉”影片可以尋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PART  01

“小喬”回覆說抖音賬號平時由幾個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寶媽在打理,這話不是也不可能是“小喬”本人所言,涉事的助理現在已經被辭退。

PART  02

作為海南的自媒體人,自己以後會注意言行和團隊素質提升,這是自己最後一次對這個事情做迴應。

PART  03

“佔領”一詞讓很多海南夥伴不開心,真誠道歉希望大家可以原諒。

PART  04

“海南不但是海南人的家,也是全國人夢想的家。”以後有任何問題,願隨時接受各位家人的批評。

這一波道歉影片成功“甩鍋”,算是形象補救的常規操作,從效果來說,給不了差評,也談不上亮點,我們只就這個案例談談網際網路的言論邊界和尺度。

到底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合適說呢?這次的事情因“佔領”而起,如若只是普通網民說出這樣的話,多半會被當成“鍵盤俠”或“網路噴子”,僅此而已。但作為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紅,粉絲上百萬,再說出這樣的話就不合適,畢竟產生的影響不一樣。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禍從口出的案例,單單最近,明星因言行不當被取消代言的事件,還不能給“網紅們”一些啟示嗎?作為公眾人物,很多時候代表的已經不是個人,他的一言一行無形中都帶有示範作用,於是更應注意不能我行我素,而要三思後行,預判一下說出這樣的話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也就是說話之前過過腦。

另外,從外部監管的層面來說,如何避免類似的風險?我覺得要在平臺和人兩方面同時發力,雙管齊下。我注意到,這個網紅的關聯賬號”泰國房產小喬媽媽“中,有不少對於泰國房產銷售和居住體驗的影片。這些影片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從粉絲的反應來看,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那麼問題來了,這種高流量亟待變現的賬號持有者進行房產買賣、電商培訓等行為,是否存在風險?又該如何應對?我只能提出問題來,但還給不出答案。但無論怎樣,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際網路的內容治理,需要有關部門的監管,也需要媒體從業者的自律。行業信任最終要靠集體來維護,在此與各位自媒體同行共勉。

TAG: 影片Part小喬海南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