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減法

今天說說碎片化,前兩天和人聊天,提到腦子裡面裝下了很多知識資訊

最典型的一個效果:知識資訊會溢位來

自然而然的就寫了些東西

這屬於非常好的事兒

是小時候好奇心太旺盛,翻來了第一本小說,打開了閱讀的潘多拉魔盒

那時,種下了閱讀的種子

到今天種子由生根發芽,成長為一棵樹苗了

於是每天都有不少文字資訊從腦海中流淌而出

這段時間,有了一些緊迫感,更加大量的閱讀,學習,反思,實踐

於是有更多的資訊輸入,有一段時間

感覺腦海的一個區域

就像雜物間一樣,物品眾多,雜亂無章

腦子都開始感覺到一片混沌了,這樣一個狀態。

所以,這時產生了一個想法:清除一些雜物

把腦海中舊有的一些知識資訊,還有經驗偏見

一點點的丟掉(過往的成績,一些閃光點,還有失敗等)

給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減法

緊接著剛想起了過往的一個想法

專注和聚焦

也就是專業還有專心

也就是有一個意識:好玩的地方在於越做得多,然後越發現好像有什麼事兒不太對勁

我又踏上了一個迴圈,過往一直在做的事兒也是:大量灌注資訊到腦子裡面

後來加上大量的實踐,再接著是更多的嘗試,生活,人際,職場等的嘗試

這些行為,資訊到知識資訊技能幾乎全都是碎片化的

這裡繼續說說碎片化:之前提到人生碎片化

把一生切割成不同職業,行業,狀態等

人際碎片化:今天和X友好,明天對Y有好感

10年過去,身邊無一二知心好友……

而今天主講的是學習的碎片化或者低效率狀態

這裡提一下最近在學的一些東西呈現一下:聽書屬於職場主題+人物傳記

閱讀:技能類,經驗類,人際關係,心理學,商業類,教育類,管理

看影片:記錄類,訪談類,娛樂類

實踐部分:人際,管理,技能練習

……

列了出來才發現,實踐和學習不對等,學的多,實踐少,還有實踐和學習沒打通,學什麼,做不到對應實踐什麼

當然,上面呈現的就是一個學習碎片

雙手想要掬起整片大海,指尖卻留幾滴湖水和幾粒沙子

那麼,上面不少學習的知識資訊屬於冗餘的

用食物來類比的話也就是屬於垃圾食品

那麼這樣大量的學習實踐,大部分消化不了

因此屬於淺嘗輒止的方式

學過的始終十不存一,之前寫過一個例子

我這樣的狀態如我拿著竹籃子,去知識的海洋打撈,只留下一些水漬

那麼,那些可以改進呢:判斷和選擇

判斷清除現階段的一條主線,然後選擇主線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瞭解的專家學者,

簡單的部分在網上查的到,難的部分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

接著就一些平臺,專業權威的一些學習平臺

給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減法

再找一到兩位導師,他們能看到我們未來的的部分模樣,踩過我們會踩的坑(當然也可以透過找人諮詢的方式解決)

還有是,工作需要的必須要學(不少人工作止步不前,很多時候是沒有把工作變成可成長性的,工作是成長性的,人也是成長的)

最後是,實踐了,想的清晰了,就是如何做成

也就是嚴格的按照這些執行

具體的比如說讀書,確定好具體的書名,作者,每天閱讀多少頁,並寫多少閱讀筆記,讀完如何實踐,實踐之後又去二次三次的閱讀

至少做到自己能領會書中五六成功夫

影片學習如此,學習專家,學者如此,其他事兒同樣如此

這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減到一件事,一本書,一個固定時間,一個固定流程,一個固定迴圈,然後再每天重複這個動作

呼,感覺還不錯

最開始,還有些疲倦,梳理了一下這些想法,狀態好了不少

哈哈,有一點像做算術題:x+y+z=1

TAG: 實踐學習碎片資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