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查理寶典5:投資即人性,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投資是一場修行

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

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

經營管理大師傑克韋爾奇,

一般大企業都會有官僚作風,

而這種情況很難更改,

企業往往會出現問題。

窮查理寶典5:投資即人性,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投資是一場修行

這時候你只能寄希望於兩點,

一個就是超級業務,

也就是換條狗來管理都能賺錢的業務,

還有就只能寄希望於,

領導者的英明神武了。

比如通用電氣的傑克韋爾奇,

他會用個人的魅力以及個人的能力,

來掌控這家巨無霸企業,

重新走上正軌。

而在業務和人之間,

寧可選擇業務,

也不要太多的寄希望於人,

人這個因素並不是十分靠譜,

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很強,

後面一直很傻逼的也是比比皆是,

比如楊致遠的雅虎,

過了那段時間之後,

雅虎好像怎麼做都不對。

還有盛大的陳天橋,

30歲就是首富了,

但之後就是一路下坡,

越折騰越錯,外設和影片,

還有文學明明看對了方向,

但還是做不對事,

所以有的時候你很難說,

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英明神武,

還是就因為他趕上了大趨勢。

所以在投資界一般有一個規則,

越早期的專案,人越重要,

早期就是投人,

而如果你要是做股票就完全不一樣了,

公司上市了,就要有穩定的核心業務了。

管理層只是股東的打工者。

所以這時候超級無敵,

穩定業務更重要,

而大部分人都搞反了,

經常看著天使投資人,

去研究一個初創公司的業務,

論證是否能成功,這基本扯淡。

按照這個判斷,

沒有一個企業家是成功的,

馬雲之前是做黃頁的,

馬化騰最早要乾的是網路尋呼機平臺,

王健林也不過是個舊城改造的包工頭。

當然超級無敵業務,

也分為三種模式,

杜邦分析模型,

把天下的公司分為三類,

一類是茅臺模式,

第二類是沃爾瑪模式,

第三類是銀行模式。

所謂茅臺模式,

就是構築超級防火牆,

做別人做不了的業務,

從而享受高利潤,

除了茅臺還有蘋果,

也是這類企業,

他的利潤率大幅高於同行,

別人根本無法再造和複製,

這種業務就是搖錢樹。

而沃爾瑪模式就是連鎖店模式,

是透過不斷的開店維持高增長,

正所謂以量補價,

單個產品利潤很薄,

靠的就是規模化經營和快速複製。

窮查理寶典5:投資即人性,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投資是一場修行

而銀行模式就是透過資本的力量,

加槓桿來獲取利潤,

把微博的價差透過槓桿放大,

芒格和巴菲特顯然更喜歡,

第一種模式的企業,

對於沃爾瑪模式,

和銀行模式通常很謹慎,

因為後兩種模式,

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

一旦微利變成虧損,

那麼就會透過大量的店面,

快速地把損失擴大。

巴菲特對業務有深刻的認識,

是源於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根本是一家紡織廠,

巴菲特很便宜的價格把它買來,

但卻發現,買到的不是資產,

而是一堆麻煩,

因為紡織行業根本就是惡性競爭,

沒有企業能賺到錢了。

這時候有人跟巴菲特推薦,

有一個新的紡織機器,

能把效率提升2倍,

他本以為巴菲特很高興,

找到了救命稻草。

但巴菲特的反應卻是,

如果這要是真的話,

我要不要把工廠關了,

他的想法很奇特,

但邏輯很正確。

因為整個行業,

已經陷入了惡性競爭,

大家都沒錢可賺,

如果再提高效率,

那麼短期可能你把成本降低,

但中期肯定造成,

所有人都要提高效率,

最後就是產能更加過剩,

然後微薄的利潤也沒有了,

估計就該全行業虧損了。

在一個過剩的競爭行業中,

提高生產效率,

除了對消費者有好處,

對於商家一點好處都沒有,

巴菲特算賬,

你不斷的購買新技術,

然後即使3年回收成本,

20年下來,

你的平均回報也不到4%,

這就是紡織業。

但這些淺顯的道理,

沒有人會懂,

至少絕大多數中國老闆不懂,

我們擅長的就是價格戰,

然後引入新技術繼續打價格戰,

從DVD到MP3,

再到電視電腦手機全都是如此,

最後就是誰都別想賺到錢。

市場是不是有效的,

想想賭馬就知道了,

好馬跑過破馬,

一眼就能看出來,

但如果你疊加上手續費和賠率,

這個遊戲就複雜了。

窮查理寶典5:投資即人性,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投資是一場修行

破馬跑贏是1賠100,

好馬跑贏是2賠3,

扣除手續費,

你基本上不賺什麼錢,

所以,大家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選擇,

股票也是如此,

好股票很貴,爛股票很便宜。

所以,你說好公司一定打敗爛公司嗎?

短期看肯定不一定,

所以股市總是7賠2平1賺,

甚至手續費都算上的話,

就是8賠1平1賺,

只要是投資的市場,

都是82法則,

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

多數人賺錢只是暫時的,

不給你點甜頭,

你怎麼肯下重注呢,

有哪個不是剛入股市的時候,

都賺個萬八千的。

那意思跟街邊的騙局沒什麼區別,

看,能賺大錢,趕緊回家取錢去,

然後過來投注吧,

當你把身價都壓上的時候,

甚至借錢壓進去的時候,

他便突然變臉,套你沒商量,

人家高高興興回家過年,

留你在山頂站崗,

一站就是7-8年,

直到你割肉為止。

那麼聰明的人該怎麼賭馬,

該怎麼做股票呢,

芒格說,我們既不去押注好馬,

也不去賭破馬,我們會等待,

等待馬場的人犯錯誤,

把好馬標上了破馬的賠率,

這時候我們就毫不猶豫的狠狠下注。

而在股票上,

顯然就是在好股票被錯殺的時候,

這就是芒格所說的,

該下注的機會所在,

這樣的機會很多嗎?

顯然很少,

所以你通常要做的就是等待。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

在5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

也就找到了10來次這樣的機會,

索性他們能夠把握住,

而你呢?千股跌停的股災後,

是不是早就把你嚇跑了,

被當成韭菜收割後,

是不是再也不相信股市了。

所以你如果瞎買股票,

其實就是在浪費機會,

等機會來了,

你就沒錢去把握了,

那你說我拿著錢,

就不懂行不行,

當然也不行。

窮查理寶典5:投資即人性,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投資是一場修行

低點不敢買,

高點的時候拿什麼收穫,

等到牛市來了,

看別人都賺錢了,

你又著急了,

肯定會在高點去買,

高點買了,

你就不可能及時的獲利了結。

所以最後結果還是一樣,

所以股票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低點敢買,高點才能及時丟擲來,

而高點丟擲來之後,

低點你才能買進去,

缺一不可。

有人說,這麼幹太慢了,

如果你總能找到市場的領漲股,

比如用技術分析,找到強勢股,

大盤股漲的時候就買大盤股,

小盤股漲的時候就買小盤股,

我一年總能抓到幾十個漲停板,

這聽起來的確讓人興奮,

芒格說了,也許有人能做到,

但他所認識的富人裡面,

沒有一個是這麼做的。

下面芒格談到了格雷厄姆,

這是巴菲特的老師,

他說格雷厄姆的方法就是用5塊錢,

去買10塊錢的東西,

如果你把它的資產價格算下來,

遠遠高於它的市值,

那麼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趕緊買啊。

有的甚至手上的現金,

都比股票市值多了,

但這僅限於格雷厄姆可以,

因為他投資的年代是1930年的美國,

那個年月滿大街都是,

沒人要的股票,

甚至白送都沒人要。

經濟危機讓大家吃飯都成了問題,

哪有閒錢去投資呢?

所以價格出了奇的便宜,

而他的兩本著作,

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

基本都在講怎麼去算,

公司的內在價值的,

就是要告訴你,

你們趕緊算算,

其實你股票正在打折大促銷,

現在買很划算。

但是隨著後來,

美國經濟逐漸好轉,

你要用格雷厄姆的方法去買股票,

基本上找不到可以買的東西了,

那是不是就不要買股票了呢?

當然不是,

很多股票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漲幅,

很多公司也依然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所以股票不是商品,

不能夠簡單用靜態的觀點來看,

他是不斷成長的,

不斷髮展壯大,

所以勢必要引入更多的維度,

來對他進行估值,

讓他看起來仍然很便宜。

芒格也說,

不是格雷厄姆不對,

而是人越來越聰明瞭,

顯然格雷厄姆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他的理念已經讓市場上,

那種明顯的便宜股票消失了,

足以說明大家對於,

他理論的接受程度。

窮查理寶典5:投資即人性,經歷越多,越能體會投資是一場修行

所以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

這個理論絕對沒有錯誤,

而是便宜的定義被延展了,

從絕對的便宜,到相對的便宜,

從今天就很便宜到未來某一時點,很便宜。

芒格說,他是格雷厄姆的信徒,

但後來發現,

有些股票是賬面價值的2-3倍,

也依然非常便宜,

這就是費雪大師的成長股理論。

那麼成長股又該怎麼定義呢,

巴菲特怎麼在格雷厄姆的理論裡,

加入費雪的理論的呢?

咱們下回詳解!

TAG: 芒格格雷厄姆便宜就是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