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會!一個練家子對拳的感悟

習武離不開功力訓練。大凡練武之人,應該聽說過這樣一句武訓: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然而,真正能領悟這句武訓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

一力降十會!一個練家子對拳的感悟

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技”與“功”之間的關係。“技”指招法、拳技,“功”即指功力、力量。功力包括爆發力、耐力。如果你練習內家拳,功力主要就是指內力。練習拳技是為了掌握攻防動作,而練功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功力。如果只練拳而不練功,儘管能夠掌握套路或招法,卻會無力施展,或下盤不穩,或伸展不靈,或攻守無力。因此,習武者既要學習招式,更要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如果把學拳比喻成建造一座摩天大樓,那麼功力訓練就是建造這座大樓的地基,它直接關係到大樓能否順利建成。

正所謂“武為功,術為技”,人們往往忽視了功而只講技,只講招法,這與武術“日久功深”的道理是背道而馳的。古語說“一力降十會”,我們為什麼不在功力上下功夫,而專門練習各種招法呢?先賢老子曾說“勝人者有力”,試想,如果王薌齋沒有超人的功力和過人的膽識,當年絕不敢歡迎任何人前來比武切磋。

回想最初習武的經歷,筆者深有感觸。我從小喜歡體育,從1987年開始練拳擊。1994年,我又練習形意拳。開始練習樁功時,師父讓我站三體勢。沒站上一分鐘,我的後腿就開始痠痛,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煎熬中度過。好容易練功結束,渾身上下難受之極,連走路都變成了一件吃力地事情。晚上睡覺時,全身更是痠痛不已。第二天,這樣的“折磨”還要繼續。那段時間,我不止一次地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看到恩師和其他師兄擁有健康的體魄,而這些都是功力訓練的益處。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具備紮實的基本功,無淪多苦多累,都不會輕言放棄。漸漸地,疼痛離我遠去,我開始嚐到學拳的樂趣:渾身輕鬆,即使經歷劇烈運動,也沒有疲勞感。今年,我已經44歲了,但感覺自己還像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練功時,身體裡好像有一股暖流在流動。舉手投足,四肢有一種沉重感。

由於功力訓練打下了深厚基礎,在練武的另一個作用——防身方面,筆者也受益匪淺。偶爾遇到—些無賴尋釁滋事,言語規勸已不可能,我一出手,對方即乖乖服從。看來,對付某些流氓,光說是沒有作用的,我平時注重的功力訓練在此時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近年來,筆者與師兄弟參加了各省市的太極拳推手大賽,獲得了多項冠亞軍。透過實踐,進一步證明了功力訓練的重要性。當然,筆者也不否認招式與技巧訓練的必要性,但我認為,那些不是練武的主要方面。“一力降十會”,我們應該多在“一力”上多下功夫,少去追求複雜的“十會”。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是一句再簡單不過的武訓,但如果你細心品味,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深邃哲理。“大道至簡”,只要經年累月地下苦功,下真功,功夫自然上身。當你將功力訓練作為每日習武的必修課,你會漸漸體會到“苦盡甘來”的真正含義。

TAG: 功力練功訓練練武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