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鉅鹿之戰是以章邯和王離所率領的秦軍主力同以項羽為代表的六國反秦聯軍的一次大決戰。戰爭的結果是秦軍主力盡喪,秦王朝名存實亡。從史料記載來看,秦軍在鉅鹿之戰中的敗亡與其統帥章邯的屢屢退卻有著莫大的關係。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一、鉅鹿之戰前的章邯所向無敵

秦朝末年統治者暴虐無道,天下反秦起義風起雲湧。陳勝派遣周文所率領的反秦起義軍直撲秦都咸陽,所過之處百姓歸附。《史記》記載說:“行收兵至關,車千乘,卒數十萬,至戲,軍焉。”

面對聲勢浩大,兵鋒近在咫尺直指咸陽的周文反秦大軍,秦二世無計可施,在這時章邯授命於危難之間,登上了秦末鎮壓反秦起義的歷史大舞臺。他向秦二世提出釋放正在驪山服役的幾十萬刑徒,給他們發放兵器、編入大軍來抵抗起義軍。二世於是採納章邯之計令其為將,統率這隻由刑徒組成的大軍抵抗反秦起義軍。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章邯以其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率領著這隻大軍大敗周文,隨後,擊殺田臧於敖倉,破李歸於滎陽,擊破伍徐於許地,進軍陳地攻滅陳涉柱國房君,擊殺張賀,破項梁於定陶,滅魏咎於臨濟,破趙國邯鄲。屢戰屢勝所向無敵,東阿之戰受挫後很快秦王朝就派兵進行了增援,秦軍日盛此時的章邯軍隊戰鬥力比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定陶之戰中一舉大敗項梁領導的反秦起義軍,又和秦將王離率領的另一隻秦軍主力在邯鄲大破趙國軍隊。然而軍事力量日盛,戰鬥力比之前有了很大提升的章邯軍隊,至此之後卻不再有戰績,反而是一退再退,前後形成鮮明對比。

二、鉅鹿之戰時的章邯一退再退

章邯和王離在邯鄲大破趙軍後,趙王逃到鉅鹿。這個一向追亡逐北的將軍卻一反常態,自己駐軍在棘原,令王離率軍去圍攻鉅鹿。此時除趙國將軍陳餘駐兵在鉅鹿北之外,各國聯軍尚未到達,章邯可以進擊趙國駐軍,也可以分兵配合王離快速攻取鉅鹿,然而他卻選擇以二十萬大軍駐守棘原來為王離提供後勤服務。

後來趙國向其它各路起義軍求助,各路軍隊先後到達,駐紮在鉅鹿外圍,以宋義為首的楚國軍隊行至安陽,大軍46日不再前進,此時的王離軍隊有可能面臨趙軍和聯軍的兩面夾擊,章邯大可以率先先滅前來救援的聯軍,然而他卻毫無動作。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項羽殺宋義奪取了楚軍的指揮權後率軍救援鉅鹿,關於項羽進攻鉅鹿比較詳細的記載有《項羽本紀》和《張耳陳餘列傳》。《項羽本紀》記載:他先派當陽軍率領二萬軍隊,襲擊章邯給王離輸送糧食的甬道,結果卻取得了勝利。隨後項羽親率楚國六萬大軍渡河絕章邯甬道進攻王離。《張耳陳餘列傳》記載則是:項羽直接率六萬楚軍絕章邯給王離輸送糧食的甬道,章邯敗走諸侯聯軍才共同攻擊王離。二者記載雖有一定的差異但卻都指出:章邯小敗並未受多大損失或是直接退走造成王離被圍兵敗。

在項羽率軍進攻前各國聯軍都懼怕秦軍而駐軍觀望不敢進攻。項羽渡河進攻王離時,章邯完全可以出兵攔截項羽的軍隊,但他卻沒有。在王離和項羽交戰時,章邯卻因為項羽絕其甬道而退卻也沒有出兵援助王離,正是章邯的一退再退最終導致王離被圍兵敗。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王離兵敗後,章邯率領20萬秦軍和以項羽為代表的聯軍相互對峙達8個月,期間聯軍雖取得一定勝利卻也不能大破秦軍。聯軍雖然勢大但構成複雜彼此之間存在著利益糾葛,40餘萬軍隊的糧食保障也存在問題,要想盡滅秦軍顯然就不可能對峙8個月之久了。手握20萬重兵,掌握秦王朝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章邯最終卻選擇了投降。考察章邯前後的作戰不得不說鉅鹿之戰秦軍失敗一大重要原因是章邯的一退再退。

三、章邯前後反差巨大的原因何在

1、對秦王朝暴虐統治的日益失望

陳勝起義時就宣傳:應該繼位的是公子扶蘇,胡亥即位後聽信趙高之言屠戮兄弟姐妹,殺戮始皇時期的功臣,這樣秦朝官員或多或少與趙高有矛盾,加之胡亥更加暴虐的統治,對秦王朝避免有失望感。手握50萬秦國主力大軍遠在南越的任囂也說:“秦為無道,天下苦之”。絕道自守,不願出兵平亂,身為秦國重車卻說“秦為無道“亦可知其對秦統治的失望。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鉅鹿之戰是章邯作戰由步步緊逼到屢屢退卻的一大轉折點。鉅鹿之戰發生的時間是二世三年十二月,項羽大破秦軍於鉅鹿下,正月, 虜王離,二月,破章邯,四月再破章邯。從《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的記載來看,此時發生最明顯變化的是秦王朝內部爆發了爭權奪利的內亂。趙高代李斯為相而殺李斯,在王朝統治風雨飄搖的時候內部還在爭權奪利,章邯作為兩朝老臣看著秦王朝日益劃入滅亡的深淵焉能沒有失望。

2、章邯與王離可能存在著矛盾

趙高勸秦二世殺戮功臣,章邯或多或少可能和趙高存在矛盾。而王離是趙高矯詔殺蒙恬後令其代蒙恬兵的,可見王離和趙高關係不一般。鉅鹿之戰雙方投入兵力達80多萬,如此大規模的作戰卻沒有章邯和王離軍之間聯絡的記載。再者,王離兵敗後章邯派司馬欣回都城請示時,先遭到趙高扣留後派人追殺。亦可見章邯和趙高、王離之間或許存在矛盾。鉅鹿之戰時章邯才步步退卻,致使王離被滅。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3、秦二世的責備、趙高的不信任、陳餘司和馬欣的勸降

王離兵敗後,以項羽為首的起義軍兵鋒強勁,聯軍達40萬人,雖然不能滅亡章邯但章邯此時勢弱也沒能戰勝項羽,因而只能步步退卻避免出現較大的傷亡。然而章邯的一再退卻遭到了秦二世派人來責難,章邯於是派司馬欣回秦都請示,卻遭到趙高的扣留和追殺。司馬欣回來報告章邯後,章邯面臨著何去何從的選擇。這時司馬欣建議章邯投降項羽,陳餘也給章邯寫信分析道:“將軍居外久,多內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章邯無論勝敗都會被秦王朝誅殺,最終章邯投降了項羽。

決定秦王朝存亡的鉅鹿之戰,章邯為何屢屢退卻,最終選擇了投降?

綜上所述,鉅鹿之戰時由於秦王朝內部出現爭權奪利,章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使之在項羽進攻王離時屢屢退卻導致王離被滅。王離兵敗後章邯和以項羽為首的起義軍進入相持階段。手握20萬重兵,掌握秦王朝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章邯受到了秦王朝的不信任,在起義軍步步緊逼下最終選擇了投降。

參考:史記

TAG: 王離鉅鹿項羽秦軍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