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電視劇《夢華錄》改編自元曲四大家之首關漢卿的代表作《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主要講的是趙盼兒、孫三娘、宋引章三個女人在顧千帆的幫助下在東京汴梁城創業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古代版的《中國合夥人》。其中講到裡面的皇帝非常熱衷於道家的黃老之術,以至於部分官員投機取巧、投其所好,透過支援和協助官家修道來取得仕途上的進步,比如劇中的歐陽旭和蕭欽言。

《夢華錄》中的故事背景明顯是北宋第三任領導人宋真宗在位時期,因此劇中所說的官家就是真宗本人了。那句著名的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真宗所作。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夢華錄》中趙盼兒與顧千帆

真宗不是太宗的長子,也不是太宗的嫡子,原本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當大哥趙元佐因為叔叔趙廷美被父親逼死發瘋、二哥趙元僖暴死之後,就輪到了真宗繼承皇位。真宗繼位之初,尚能勤於政事。他分全國為15路,各路轉運使輪流進京述職,免除五代以來的欠稅。但是與久經沙場的太祖、太宗不同,從小生活在深宮中的真宗性格較為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在他看來,堅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黃老無為思想,繼續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選擇。北宋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後,真宗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反而致力於封祀之事,粉飾太平,廣建宮觀,勞民傷財,使得北宋王朝的“內憂外患”日趨嚴重。

自太宗雍熙北伐慘敗後,北宋對遼國就一直心存畏懼,逐漸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相反,遼國對北宋卻是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自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開始,遼國陸續派兵在邊境挑釁,掠奪財物,屠殺百姓,給邊境地區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雖然宋軍在楊延昭、楊嗣等將領率領下,積極抵抗遼軍的入侵,但遼國騎兵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給北宋邊防帶來的壓力日益增大。

真宗朝著名宰相寇準,對宋遼關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寇準(公元961年—1023年),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北)人,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常被戲稱為“寇老西兒”。寇準不到20歲就考中進士,仕途比較順利,為人生性豪爽,不拘小節,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太宗時期,有一次在大殿奏事,寇準的話很不符合太宗的心意,太宗憤而離去,寇準居然不顧君臣之禮,竟扯住太宗的衣服不讓他離開,太宗被他搞得極為尷尬。或許正是因為寇準的直率,太宗才比較信任他,在立太子等國家大事方面也徵求他的意見,真宗能順利登上皇位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因此,真宗非常信任寇準,後來任命他為宰相。

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閏九月,遼國蕭太后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圍攻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來勢洶洶。此訊息傳至京城,朝野震驚,真宗急召群臣商量對策,主和、主戰兩派各持己見,莫衷一是。王欽若、陳堯叟等人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或成都避難,而宰相寇準則力排眾議,堅決要求真宗北上親征,以安定民心,鼓舞士氣,擊退遼軍的進攻。宰相畢士安、大將高瓊等人也竭力反對南遷,原想一逃了之的真宗極不情願地把南遷計劃壓了下來。為了防止王欽若再向真宗進言,寇準便把王欽若調離京城,出任地方官,朝廷中的主遷派失去了核心人物,懦弱的真宗沒有了得力大臣的支援,終於決定親征,但卻遲遲不肯出發。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大宋宮詞》中的寇準

為了催促真宗早日啟程親征,寇準頗費了一番心思。前線戰事日趨緊急,急報一封接著一封發到朝廷,寇準故意扣留下來,先不讓真宗知道,等積多了一併呈給真宗看。真宗一見這麼多急報就慌了手腳,忙問寇準該怎麼辦。寇準不緊不慢地說:“官家是想盡快解決此事呢,還是想慢慢來?”真宗當然是想盡快解決。於是寇準誇下海口:只要官家御駕親征,此事五日之內就能解決。真宗無奈之下,只得同意立即出征。此後,朝廷確定了親征的相關事宜,安排雍王趙元份(又名趙德嚴、趙元俊)留守京城,真宗於十一月二十日出發親征。

兩天之後,真宗一行抵達韋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但前方戰況不明,大將王超的部隊又沒有按照事先約定南下接應,真宗開始猶豫,是否按原計劃繼續北上。此時隨行的官員中,有人主張儘快撤退到金陵,也有些人主張撤回京城。寇準則堅決反對撤退,他對真宗說:“官家現在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河北諸軍日夜盼望官家到來,若是現在撤退,軍心必然大亂,遼軍趁勢前來攻打,恐怕到不了金陵就成了遼軍的俘虜。”真宗聽後大驚失色,加之有其父太宗親征失利的前車之鑑,於是不敢再提撤退之事。

與此同時,遼軍繼續南下,其主力早於真宗到達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城下。宋朝大軍行動遲緩,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到達澶州南城。澶州以黃河為界,分南、北二城,南城相對較為安全。真宗看到河對岸煙塵滾滾,就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寇準勸真宗:“宋軍的主力都在北城,官家如果不去北城,親征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再說各路大軍已經陸續到達澶州,不會有什麼危險。”高瓊也勸真宗過河,不等真宗同意,高瓊就催促衛兵們護送真宗前進,真宗勉強到了北城,在城樓上召見了各軍將領。宋軍將士看到城樓上的黃龍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萬歲,士氣大振。

巡視完畢,真宗把軍事大權交付給寇準,他相信寇準的能力,而生性懦弱的真宗內心還是頗為忐忑,生怕出現意外。其實寇準等人內心的憂慮絕不亞於真宗,只是不能表露出來而已。為了穩住真宗,寇準每日與知制誥楊億等人飲酒作樂,裝出毫不在意的模樣。真宗看到寇準胸有成竹的樣子,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夢華錄》中的官家

宋、遼雙方在澶州相持了十餘日,軍事形勢本來對宋軍相當有利,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死遼軍統帥蕭撻凜。遼軍唯恐腹背受敵,於是秘密派人來求和。真宗此前就一直優柔寡斷,並沒有與遼軍一決勝負的信心,早在親征之前,真宗就曾經暗中派遣曹利用前往遼營議和,只是因為戰事激烈,曹利用一直未能到達遼營。現在遼國主動提出議和,正中真宗下懷,於是急忙催促曹利用前去議和。

經過幾番交涉,兩國最終議和成功,和約規定:北宋每年輸送給遼國絹20萬匹,銀10萬兩;雙方為兄弟之國。因該盟約在澶州簽訂,其西有湖泊曰澶淵,澶州亦名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據說曹利用在議和之前曾面見真宗,詢問給遼國財物的數量限度。真宗提出了可以接受的底線—100萬。寇準知道後威脅曹利用:“皇上雖然說可以給100萬,但是你要是超過30萬,回來我就砍你的頭。”曹利用最後果真以30萬代價談判成功。曹利用回來之後,真宗派宦官去問他答應給遼多少錢物。曹利用沒有回答,只伸出三個手指。來人回去告訴真宗,曹利用伸出三個手指,估計是300萬吧。真宗驚叫:“太多了!”逐漸冷靜下來後,真宗居然認可瞭如此巨大的賠付數額:“能了結此事,300萬就300萬吧。”等到召見之時,曹利用只是一味謝罪,真宗問他到底許給遼朝多少財物,曹利用說許了30萬。真宗大喜,重重獎賞了曹利用。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屈辱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這是喪權辱國的和約,不僅燕雲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輸金納絹以求遼國不再南侵,此後遼更不斷需索,使北宋國威掃地。但對宋遼雙方而言,澶淵之盟以後,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不無好處。

澶淵之盟簽訂以後,真宗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宋朝雖然賠了一些財物,但換來宋遼兩國的相安無事,在真宗看來是值得的。對當時力主親征的寇準,真宗也心存感激,因此在戰後一段時期內,真宗對寇準言聽計從,這種情況引起了王欽若的嫉妒和不滿。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夢華錄》中的蕭欽言

王欽若身材瘦小,脖子上長有肉瘤,被戲稱為“癭相”。他善於揣測真宗的意圖,極盡巴結奉承之能事,頗受真宗寵信。早在真宗當太子時,王欽若就曾鼎力幫助他渡過難關。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開封府所屬17縣都因為遭災被免了稅。有人上報太宗,說開封府誇大災情,意圖收買人心。生性多疑的太宗對這件事非常重視,立即派人去調查此事。真宗當時兼任開封府尹一職,如果調查屬實,對真宗無疑會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幸好負責調查的官員回來說災情屬實,其中有一位叫王欽若的官員還聲稱,有幾個縣的災情比上報的還要嚴重,太宗這才放心。

真宗瞭解事情的經過後,十分感激王欽若,若干年後提及此事,對王欽若還大加讚賞。事實上,王欽若是個欺上瞞下、阿諛奉承之人。真宗派王欽若、楊億等人負責主持《冊府元龜》一書的編撰工作。真宗非常重視此書的編寫,經常親自審稿。凡是真宗賞識的部分,王欽若就設法讓真宗知道是自己寫的;凡是真宗批評或是不滿意的部分,他就設法讓真宗認為是楊億等人所為。其實就文才而言,王欽若無論如何是不能與當時文壇領軍人物楊億相提並論的。透過這些或明或暗的手腕,王欽若逐漸成為真宗最為賞識的大臣之一。

一天退朝,真宗目送寇準離開,王欽若對真宗說:“官家尊敬寇準,是認為他對國家有非凡的功勞嗎?”真宗點頭稱是。王欽若說:“澶州一役,官家不以為恥,反而認為是寇準的功勞,臣實在不解。”真宗愕然,忙問王欽若為什麼這麼說。王欽若說:“簽訂這種城下之盟,春秋時期的小國都感到羞恥,官家是大國天子,反而與外夷議和,這不是很可恥的事情嗎?”真宗臉色一變,極不是滋味。

王欽若又進一步說:“澶州之役,有個極恰當的比喻,猶如賭博,賭徒快輸光了,就把剩下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下注,這叫作孤注一擲。寇準就是把官家當作這孤注,用您的性命來做最後一搏!”本就懦弱的真宗頓覺如五雷轟頂,原來寇準竟然如此不顧自己的安危。這本來是王欽若挑撥離間,目的無非是陷害寇準,但真宗居然以為言之有理,於是漸漸疏遠寇準,最後找了個藉口罷免了他的宰相職務。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夢華錄》中的柯政

王欽若的一番話,使得真宗越想越窩囊。於是他找來王欽若,問他有什麼辦法可以洗雪恥辱。王欽若知道真宗無心打仗,便故意對真宗說:“要想雪恥,官家可以再次出兵,奪回燕雲十六州。”真宗哪裡還敢與遼朝作戰,只好找藉口說不想讓百姓再受戰爭之苦,問他有無其他良策。王欽若順水推舟:“官家不願打仗,唯有進行封禪,才可以使四海膺服。但是自古以來,一般是先有祥瑞之事,或是建立了很大的功勳,才會封禪。”

真宗低頭不語,王欽若又說:“天降祥瑞,原本不易。但是古來的祥瑞,有幾件是真的呢?雖是人力所造,但只要官家相信,就與真的無異。”這番話顯然是在誘使真宗人為地創造條件。真宗拿不定主意,擔心宰相王旦會反對。王欽若說:“我把官家的意思告訴王旦,他不會反對。”

王旦出身名門,老成持重,主張嚴守祖宗之法,深得真宗信任。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王旦被任命為宰相,在相位長達12年之久。王旦行事謹慎,能顧全大局。真宗親征澶州時,王旦隨行,由於負責留守京城的雍王趙元份突然去世,真宗命他回京城處理善後事務,王旦特意將寇準叫到真宗面前,問真宗:“如果十日之後接不到捷報,應當如何?”真宗沉默良久,說:“立皇太子。”實際上,這是把江山社稷託付給了王旦,可見真宗對他深信不疑。王旦也頗有宰相的風範,知人善任,不計個人恩怨,舉薦了許多德才兼備的人才。

寇準多次抨擊王旦,但王旦並不計較這些,還常常在真宗面前稱讚寇準。寇準被罷樞密使後,私下託人去求王旦,希望能得到使相之職。王旦故作驚訝地說:“使相之職,豈是可以私下求人得到的嗎?”寇準為此對王旦十分不滿。後來寇準被授予使相之職,他十分高興地對真宗說:“如果不是官家,我怎麼能獲得此種殊榮呢?”真宗告訴他這是王旦推薦的結果。寇準聽後深表慚愧,自嘆不如。真宗、寇準等人都十分敬佩王旦的為人,凡事都與他商量。

王欽若把真宗的意圖告知王旦,王旦心中雖然很不情願,但最終還是勉強同意了。儘管如此,真宗仍然顧慮重重,沒有下定決心。一日,真宗遇到精通儒學的杜鎬,就問他古時候“河出圖,洛出書”之類的典故,杜鎬說那是聖人以神道教導世人的做法。杜鎬與王欽若的話如出一轍,真宗就不再猶豫了。第二天,真宗便將王旦召入宮中,特別賜宴。宴會結束,真宗又賜給王旦一個酒罈,並特地提醒他:“這酒很好喝,拿回去與夫人共享吧。”王旦回到家,開啟酒罈,卻發現裡面裝滿了稀有的珍珠。王旦明白了,王欽若跟他談論過的事情,就要實行了,真宗是要用這些珍珠堵住自己的嘴。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夢華錄》中的官家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一月三日,有人奏報左承天門門樓南角掛著一塊黃絹。真宗一面派人前去察看,一面跟群臣說:“去年十一月的一天夜裡,朕剛要就寢,忽然滿屋放光。朕正在驚訝,忽然看見一位神仙,穿著紅衣,戴著閃爍星光的帽子。他對朕說:‘你應該在正殿做黃籙道場一個月,上天將降賜天書《大中祥符》三篇。’朕正要詳問,這神仙就消失了。於是朕就按照這位神仙的建議在建元殿建了黃籙道場,已經一月有餘了,朕都沒有撤去。莫非這是天書?”

奉命察看的使者回來報告,那黃絹長約兩丈,繫著像書卷一樣的東西,外面用青繩纏著,封處隱隱有字。真宗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這一定是天書了!”於是王旦等人齊集殿階,跪拜稱賀。真宗率領文武大臣,前往承天門迎接天書。

到承天門後,真宗先對著黃絹行禮,然後命人到屋頂上把它取下來。王旦接過跪下,獻於真宗,真宗又拜了三拜,接了過來,把黃絹送至黃籙道場,命陳堯叟啟封。陳堯叟先讀黃絹上的文字:“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開啟黃絹,裡面有天書三幅,語句類似《尚書·洪範》、《道德經》。天書第一幅稱讚真宗能以孝道和仁政治理國家,第二幅告誡真宗要清靜節儉,第三幅祝趙宋天下國運昌盛永遠延續。讀完天書,真宗跪受,把天書收於一個金匣之中。次日,真宗在崇政殿接受百官的祝賀,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大赦天下。

天書降臨不久,兗州(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百姓一千餘人赴京,請求真宗到泰山封禪。真宗親自接見了他們,並賜給他們錢物。真宗故意推辭,說封禪是大事,不能輕易決定。此後,官員、赴京趕考的舉子、軍隊官兵、少數民族首領、僧人道士等紛紛向真宗上書,請求封禪。真宗都沒有同意。四月一日,皇宮內又發現了第二份天書,內容與前一份相同。這一次,真宗終於下詔宣佈十月份前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在緊張籌備封禪大典的過程中,各地不斷傳來出現“祥瑞”的訊息。時而某地長出巨大的靈芝,時而某處仙鶴飛翔。來自泰山的祥瑞最多,這些都是由在泰山準備封禪事宜的王欽若和趙安仁等人一手炮製的。比如泰山附近出現了“蒼龍”,泰山上的王母池水變成了紫色,等等。最大的祥瑞是泰山上也出現了天書,據王欽若所報,泰山腳下的一個叫董祚的木匠在醴泉亭北面發現了一塊黃綢子,上面有字,於是他把綢子交給了皇城使(負責皇城警衛的官員)王居正。王居正看到上面有皇上的御名,就馬上通知了王欽若。真宗得知後,親自將天書迎入宮中。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泰山封禪刻石

十月四日,封禪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天書用玉輅載著,由專人護送,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真宗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跟在天書的後面。經過17天,真宗到達泰山。

十月二十四日,封禪儀式正式舉行。真宗身著華貴的禮服,享祀昊天上帝,左陳天書,陪以太祖、太宗靈位。然後命群臣在泰山下享祀五方帝以及諸路神靈。禮成之後,由王旦親自將盛玉冊、玉牒的金匣、玉匣封好,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石匣中。山上山下的官員、百姓高呼萬歲,封禪儀式宣告結束。第二天,真宗又在附近的社首山舉行“禪地祇”的儀式,其過程大致與封泰山相同。

在澶淵之盟簽訂後的十幾年間,國家相對穩定,正是整理內政、發展生產的大好時機,而真宗卻把主要精力放在裝神弄鬼、東封西祀之類的事情上,不僅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無暇顧及朝政,進而積攢下許多社會問題,給後世留下了巨大隱患。

那麼,真宗在這麼好的國際政治環境下,不大力發展經濟和軍事,卻整天搞這些裝神弄鬼、自欺欺人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說到底,這還是因為真宗懦弱、沒主見、不自信,又極力想向天下老百姓證明自己的心理在作祟。

首先,真宗覺得他能繼承皇位,純屬意外。論治國才能他是不自信的,當然歷史上不是所有的繼任皇帝都有治國才能,但是像真宗這樣懂得反思,並很在意這件事的皇帝卻不多。其次,澶淵之盟的奇恥大辱他是極其在意的,他想堵住天下人的嘴,卻不能使用暴力手段,只能透過其他的事情來向世人證明。還有就是繼承的合法性問題,因為自己父親太宗的皇位是繼承他大伯太祖的,這一直都有非法繼承的說法。如果自己的父親是非法繼承,那他自己也就是非法繼承,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向世人證明自己皇位繼承的合法性。

《夢華錄》中官家為什麼熱衷於道家之術,以至於官員藉此投機取巧

《夢華錄》中的趙盼兒

古代用強硬手段繼承皇位的,當事人一般對這件事都會非常在意,比如唐太宗不惜修改史書,還有武則天、雍正都透過勤政、奮發圖強,使國家繁榮昌盛來證明自己當政的合理、合法性,人民選擇自己是多麼的正確。然而,真宗知道自己沒這個能力,又害怕打仗,那就只能透過封禪祭祀來欺騙群眾、麻醉自己,用鬼神之說向世人證明自己繼承皇位是多麼的合理合法。要知道泰山封禪這件事歷史上只有六位皇帝做過: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最後一位就是宋真宗了。泰山封禪主要是報天地之功,用以歌功頌德的,要想歌功頌德首先就得有功,這麼看的話,對比其他五位皇帝,宋真宗的泰山封禪是多麼的名不副實啊!

所以電視劇《夢華錄》中的官家熱衷於道家之術和歷史上宋真宗熱衷於封禪祭祀、鬼神之說是同樣的原因、同樣的道理,你說呢?

TAG: 真宗寇準王欽若王旦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