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都說讀史學可以明智,因為歷史包含了人類的經驗和教訓,即使科技再發展,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因此《史記》的智慧直到今天都有相當的裨益。而民族英雄左宗棠,就是非常善於利用《史記》智慧之人。

蕭何和曹參,是漢代唯二的兩位相國。兩人均出身於沛縣,是關係非常要好的同事。當時曹參擔任為獄掾,而蕭何是他的上司。

劉邦斬蛇起義後,蕭何和曹參將他推舉為沛公。其後,蕭何主內,成為劉邦軍的後勤大隊長,在管理好內政的同時,還能保證前方足食足軍;而曹參則主外,主要負責攻城略地,在秦末戰爭期間,曹參滅二國,攻佔縣城百二十二;擒獲國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囂、郡守、司馬、侯、御史各一人。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公元前201年,韓信被劉邦所擒,軟禁於長安。不久後,劉邦論功行賞,準備首先詔定元功十八人。為此,劉邦召集眾功臣開會,以確定人選。

在功臣們看來,以功勞論,曹參無疑是第一,因此他們紛紛進諫道:

“平原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然而對此,劉邦卻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蕭何才是第一。於是他力排眾議,將蕭何定為第一功臣,,封6000戶。對於這樣的決定,功臣們均十分憤怒:“咱們披堅執銳、出生入死,難道還不如穩坐後方的蕭何,太不公平!”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對於諸將的疑慮,劉邦解釋道:“打天下就如打獵,你們不過是追殺野獸的獵狗,要多少有多少;而蕭何是釋出指示的獵人,是不可多得的。功狗有很多,功人卻只有一個。你們有什麼好說的。且蕭何舉族數十人跟隨我造反,你們誰能比得上?”

對於劉邦的決定,後世史家一直都津津樂道,認為劉邦的做法不可謂不高明。但是仔細思考,卻發現了不對勁之處。蕭何的功勞真的最高嗎?

既然蕭何功勞最高,為何封戶卻“僅”有6000戶(後來劉邦陸續增加到1萬戶),而曹參的封戶達到了10630戶,遠超蕭何。如果蕭何功勞第一,為何封戶卻遠不如曹參?

在筆者看來,劉邦之所以將蕭何評為第一,是因為他想建立以蕭何為首的文官政治,並用以壓制曹參等武將的氣焰。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另一方面,劉邦又想離間蕭何與眾武將關係。畢竟劉邦出征時,蕭何時常坐鎮後方。若蕭何籠絡了武將,後果將不堪設想。劉邦將蕭何評為“功人”,其實就是為了將蕭何放在爐火上烤,讓他成為眾矢之的。畢竟,功臣們肯定想當“人”,不想當“狗”。在職場上,許多上司就喜歡運用這種“特殊化”的手段孤立和架空有能力的下屬,而劉邦可謂深諳此道。

那麼劉邦是否真的成功離間蕭何與曹參呢?從史料表面記載來看,確實如此。韓信被殺後,蕭何就任相國,曹參擔任東方大國——齊國的宰相。史書記載:

“始參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宰相,有隙。”

也就是說,曹參就任齊國宰相後,他便與蕭何化友為敵。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然而當我們深究史料,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蕭何死後,漢惠帝問誰可代替他,而蕭何毫不遲疑地推薦了曹參,並說:

“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蕭何死後,曹參就任相國。若曹參與蕭何真是政敵,理應全盤推翻蕭何的政策,反攻倒算。然而曹參卻一反常態,蕭規曹隨,對蕭何政策全盤照搬,不做任何改變。當漢惠帝問起來,曹參便大大咧咧地說:

“你看我和蕭何誰更賢明?”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漢惠帝回答:“自然是蕭何。”曹參進而說:“這樣就對了,既然我不如蕭相國,我就只用守職,遵而勿失就可以。”而這正是蕭規曹隨的典故。

透過“蕭規曹隨”事件,筆者認為,蕭何和曹參並非真的交惡,他們不過都是裝出來的,其目的就是從劉邦的監視中存活。蕭何在文官中排第一,曹參在武將中排第一,如果仍保持以前友好的關係,必然會引起劉邦的猜疑和懷疑,進而遭致殺身之禍。而韓信死後,蕭何和曹參的恐懼到達頂峰,因此他們才“知趣”的化敵為友。

而他們“交惡”,不僅保全了身家性命,同時維護好了他們所一手打下的大漢帝國。劉邦死後,蕭何曹參不用再戴著假面具生活,不得不說兩人的政治智商可以用老奸巨猾來形容。相比於他們,韓信就是在太幼稚了。

因此他們看似“將相交惡”,實際是另一種形式的將相和。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而蕭何、曹參的關係不禁讓我想起了晚清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係。原本,曾國藩和左宗棠是同鄉,且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而曾國藩作為老上級,曾多次提攜左宗棠。但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左二人卻突然決裂,而始作俑者則是左宗棠。

天京攻陷後,左宗棠搶先向慈禧太后上報,說曾國藩放走了洪秀全的兒子,導致慈禧以前所未有的口吻痛罵曾國藩。之後,左宗棠更是多次在朝廷中說曾國藩壞話,說他屢戰屢敗,乃是欺世盜名之輩。訪親會友時,左宗棠也是逢人必說曾國藩壞話,甚至他下屬都曾在私下抱怨“吾耳中已生繭矣”。對於左宗棠的攻擊,曾國藩只當沒聽見,也不準親朋好友回擊。

韓信死後,蕭何、曹參化友為敵,左宗棠、曾國藩領悟後,保住富貴

而曾國藩死後,左宗棠卻又一反常態,悲痛萬分,送上一對感人至深的輓聯: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事實上,左宗棠與曾國藩並沒有真的決裂。和蕭何、曹參一樣,他們的決裂不過只是做個樣子。以曾、左之功,若他們仍繼續像以前那樣交好,滿清政府未免不會提防、警惕。因此,左宗棠選擇在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後與曾國藩交惡,實際是十分有講究的。

都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左宗棠、曾國藩深諳古代保身之道,表面上“將相不和”,實際卻心心相惜,最終不僅保住了他們的富貴,同時還讓大清帝國這條破船得以苟延殘喘。

TAG: 蕭何曹參劉邦左宗棠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