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獨創的較為公平公正的考試製度,它給很多貧寒弟子帶來了當官的機會,引發了一陣寒窗苦讀之風,許多家境貧寒計程車人都從中脫穎而出,不可否認它並不是那麼完善,但是它對於當時社會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選拔出了許多人才志士。

科舉制度的出現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唐朝成為轉折點,探花名號開始出現

我國科舉制度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很多貧寒人家都為了這一個能夠出人頭地的機會寒窗苦讀數十年,這個制度被稱為是當時最公平公正的考試機制,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允許有才之人參與建設管理國家,所以科舉制度的出現正好提供了人才選拔來源。

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科舉制的追溯要到南北朝時期,那時第一次提出這種制度,不過要說被更加完善和認可,還是發展到唐朝時,之前的隋朝舉辦的並不正式,而且還是由官吏推薦,很多平民根本無法入場考試,但是在唐朝時已經制定了相關規定,使得很多賢士都有了被朝廷看見的機會。

狀元是一開始就有的名號,探花則是在唐朝出現的,一開始它只是一個職務的名字,每次科舉考試結束出榜以後,為了慶祝他們即將到朝廷做事,都會舉辦探花宴,還會在同榜進士中選出最英俊的兩個人作為“探花使”,來迎接狀元的到來。

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北宋開始設定探花為殿試第三名,顏值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古人爭探花的第一個原因

一開始的探花並不特指是科舉考試的第三名,比如有名的詩人翁承贊就是探花,但他其實排了第四名,到北宋時期,隨著殿試製度的確立,探花也被確定為是第三名的稱號。

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對於探花的喜愛,其實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初步顯現了,其實考試中的前三名在文學造詣上的差距並不會很大,如果想要讓眾多貴族選為女婿,顏值自然就是一個重要因素,而探花就是按照貴族大臣們的審美選出來的,肯定都是平民裡的帥小夥子。

有才又有顏值,還拿到了名次,以後官運可能也會平步青雲,而且還可能被看上成為這些貴族的女婿,那以後自然就不愁沒有榮華富貴了,在仕途上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在朝廷上就會發展的更好。

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狀元看似第一,實際上那時是有水份的,這便是探花受歡迎的第二個原因

狀元是科舉制度的第一名,自然也就會有很多特殊優待,不過其實狀元的選拔都是有水分的,因為在當時,殿試題目都是皇帝過目出的,但是在選出前三名以後,還要進行面試,此時就變成了由大臣來面試。

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大臣決定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因為有些人可能在宮中有關係,拋去這些人以外,便是選狀元也是有講究的,因為皇帝為了狀元能夠服眾,一般都會選擇出身貧寒的人,這樣能夠顯得更加公平公正,不過這些狀元即使進入了朝廷,也沒有一些富家子弟混的好,官場是很現實的。

之所以古人獲得探花會更高興,便是基於上面所說的兩個原因,科舉制度為當時的社會實打實的貢獻了不少人才,也使得社會的治理能夠有更多人來參與,不過它的公平公正也一直都被人懷疑,畢竟在那樣的封建專制時期,等級思想根深蒂固。

為何古時候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少有人知

但是科舉制度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不可否認,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在那時的大環境下,能夠做到如此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程度了,它也促進了人們對讀學的積極性,如今糟粕已經不復存在,留下的便是古人的文化瑰寶了。

TAG: 探花科舉制度狀元唐朝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