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坐擁天下,為何還鬥不過一個王爺?只因他犯了3個致命錯誤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日,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離開了人世,根據遺詔,皇位將由他的孫子‘朱允炆 ’繼承。

朱允炆出生於洪武十年十一月,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去世後,被立為皇太孫。他在繼位時年僅21歲。

不過,雖然朱允炆此時年紀尚小,但他卻是一個精明能幹,且具有遠大抱負的君主。

在他的即位詔書中,就明確提出要推行“維新之政”,以此來使明朝達到“雍熙之盛”。

但千萬別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朱允炆在位4年期間,推出過不少的政策,其中大都是一些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好政策,但唯獨有兩件大事引發了明朝政局的動盪:一是更定官制;二是削藩。

在當時,這兩件事都被燕王朱棣指定為“變更祖制”,最後成為了他發動“靖難之變”的藉口。

我們先來看第一件:更定官制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一個王朝的成立和發展向來都遵循“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的規律,不論是像元朝、清朝等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還是像宋朝、明朝這樣的漢族政權,大都如此!

這也就是說,在王朝建立之初,武將的地位要明顯高於文臣,而在建國之後,文臣的地位自然就要高於武將。這種轉化一經完成之後,就標誌著王朝進入到了相對穩定的時期。

但在明朝初期,並不是這樣的情況,當時武將的地位最為尊貴,事務官次之,而文臣則排在了最末。

當然了,導致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其首先是受到朱元璋重武輕文觀念的影響,其次則是受到明朝初年形勢的制約。

在明朝建立之前和之後長達二十餘年的統一戰爭中,造就了明朝武將的特殊地位。

儘管在朱元璋晚年時曾殺戮了一大批的武將,譬如藍玉、馮勝、傅友德等等,但這種局面依然未能得到改變。

朱元璋在位期間,已經在開始著手這種轉變,但還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只能留給皇孫朱允炆去完成了。

圖 |朱允炆(劇照)

朱允炆繼位後,對明朝現行的官制進行了兩個方面的改動!

一是更改部分官署的設定和名稱;比如將都察院改為御史府,通政使司改名為通政寺,提刑按察使司改名為肅政按察使司,戶部、刑部屬司由按省區命名改為按職能命名等等;

當然了,如果只是簡單的更改官署名稱的話,朱棣也找不到造反的理由,真正讓朱棣找到理由的,是第二個方面,即“提高文官的地位”。

朱元璋在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之後,六部的地位隨之提高,但也只是正二品的衙門,而五軍都督府卻是正一品的衙門,其主官的品級、勳階、散階都要高於尚書。

在朱允炆繼位後,則改變了這一現狀,他將六部尚書提升為正一品,尚書下又增設了左右侍中、位侍郎上,均為正二品。

除此之外,朱允炆又改翰林官制,增設學士承旨等等;而這些改變,其實就是在擴大翰林文職的編制,從而加強文職在政府中諮詢諫諍的功能。

事實上,朱允炆繼位後將其年號定位“建文”,其實就蘊含了實現“文治”這一志向。

更定官制,從而提高文官的地位,雖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但這也不免損害了一些武將的利益,從而也給燕王朱棣造就了反叛的理由。

圖 | 明成祖朱棣像

其次是:削藩

設立“藩王制度”,可以說是朱元璋建立“家天下”的重要措施。他曾說過:周朝因為分封諸王,所以能延續數百年;而秦朝實行郡縣制,卻只維繫了兩代,所以他的大明王朝,一定要實行分封。

事實上,但凡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分封親王去就藩,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國家的安定,但卻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藩王后代的不斷增多,難免就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關於這一點,山西平遙縣的儒學訓導‘葉伯巨’就曾給朱元璋上過奏摺。在奏摺中,葉伯巨以西漢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為例,痛陳封藩的弊端,以及日後削藩的困難。

原本是出於對明朝江山社稷的關心,沒想到卻成了朱元璋口中的奸詐小人,痛斥他有意離間骨肉,於是下令將其逮捕。不久後,葉伯巨便死在了獄中。

在朱元璋看來,自己的這些兒孫後代們,也就那些“親王”們能夠完全遵守祖宗製法,比起那些文武大臣們要可靠得多。

於是,朱元璋便制定了一系列的宗室封號:皇子皆封為親王,親王的嫡長子且年及10歲,便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至於親王的其他兒子,只要年滿十歲,皆可以封為郡王。

再往下推:郡王的嫡長子立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郡王的其他兒子,皆授鎮國將軍,孫子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四世孫授鎮國中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及以下皆授予奉國中尉。

所以你看,朱元璋都考慮到六世孫及其以下了,真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朱允炆坐擁天下,為何還鬥不過一個王爺?只因他犯了3個致命錯誤

圖 |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先後進行了三次冊封!

第一次是在洪武三年,共封了9個兒子為親王;第二次是在洪武十一年,冊封了5個兒子為親王;第三次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冊封了10個兒子為親王;

其中有兩個兒子還未就藩就去世了,17人在洪武年間就藩,剩下5人則到了永樂年間才就藩。

按照朱元璋最初的設想,讓自己的兒子們就藩,可以利用其親情血緣關係,致使他們永葆帝國的和平安定。也就是所謂的“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

不過,在朱元璋晚年,當他準備將皇位傳給皇孫朱允炆的時候,其態度卻發生了轉變!

當時,朱元璋曾對朱允炆說:我讓親王去邊疆就藩,是為了抵禦外虜,有他們在,你就可以安心地做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很聰明,他立即問朱元璋道:外虜不安分,諸王可以抵禦,那諸王不安分,誰又來抵禦呢?

朱元璋頓時無言以對,隨即便問他有什麼辦法!朱允炆說道:“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甚則舉兵伐之。”

朱元璋非常贊同朱允炆所言!事實上,晚年時候的朱元璋,已經意識到了分封的危害性,儘管他也想努力去改變這一現狀,但此時的他,已經沒有精力也沒有辦法去應付了。

朱允炆坐擁天下,為何還鬥不過一個王爺?只因他犯了3個致命錯誤

靖難之變

朱允炆繼位後,重用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前兩位是洪武年間的進士,深得朱元璋信任;而方孝孺是明初循吏方克勤之子,曾從學宋濂,以文學名世。

朱允炆立志削藩,他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先對周、湘、齊、代等藩王下手,隨後再將矛頭指向了實力較大的燕王朱棣。

為了能成功將朱棣削藩,朱允炆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他派人前往北平,以任職的形式,暗中監視朱棣的一舉一動。同時,又以邊防為名,將燕府護衛兵調往塞外。

直到建文元年六月,朱允炆覺得一切準備就緒後,便開始進行削藩,並下令逮捕朱棣。

然而,這一切都被朱棣看在了眼裡,並且早已做好了準備!

在朱允炆準備削藩之前,朱棣就一面稱病,麻痺朝廷,一面暗中打造兵器,訓練兵卒,準備與南方的朝廷決一死戰。

等到他收到朱允炆的逮捕密令後,便做好了起兵造反的準備!靖難之役,就此拉開了序幕!

圖 | 明成祖朱棣(劇照)

事實上,當時的朱允炆雖然坐擁天下,兵精糧足,但卻缺乏能統領幾十萬大軍的將領,因為那些優秀的將領,早已在洪武年間被朱元璋誅殺殆盡了。

以致於到了建文一朝無將可用,只能起用年過六旬的長興侯侯炳文為大將軍,率軍三十萬討伐燕王。

然而沒過多久,侯炳文就兵敗了,退到保真定,堅守不出。燕軍見久攻不下,於是便撤軍離去。

朱允炆聞訊後,接受黃子澄的建議,用曹國公李景隆代替侯炳文。而為了鼓勵李景隆能得勝還朝,朱允炆還親自為他餞行,並賜給他斧鉞。

這個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同時也是明朝開國大將李文忠之子,雖然位高權重,但其卻沒有經歷過戰陣,缺乏實戰經驗,讓他帶兵去討伐久經戰陣的燕王朱棣,可以說是不自量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李景隆與朱棣短暫交手後,很快就大敗而逃,而燕軍則一路勢如破竹,硬是從北平一路打到了揚州。

建文二年六月,燕軍從瓜洲渡過長江,圍困京師,谷王朱橞和李景隆開城投降,都城南京陷落。

之後,建文帝朱允炆便不知所終了!有人說他在宮中自殺,也有人說他逃離了南京,《明史》中也只記載了:“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這樣一句模糊之言。總之,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歷史上的一個疑案。

朱棣佔領都城南京後,便對朝中的那些“奸黨”們進行了殘忍的報復行動,最典型的就是那個不肯為朱棣寫登基詔書的方孝孺了,在被誅滅九族後,又株連了其朋友門生,合稱為“十族”。其餘像齊泰、黃子澄等人,也都被滅了九族。

在對政敵的血腥鎮壓中,朱棣成功登上了皇位,並定次年為永樂元年,朱棣廟號太宗,嘉靖時則改稱為“成祖”。

靖難之役,朱棣是成功了,但坐擁天下的朱允炆 ,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敗的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第一、削藩操之過急

從歷史的規律上看,但凡是新繼位的君主,雖有創新改革之意,但卻不宜太過張揚。因為繼位初期,人心不穩,加上自己缺乏實際之經驗,因此只能在新舊權力趨於穩定之後,再步步向前推進。

朱允炆上臺後,權威尚未確立,就開始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雖然是出於對江山社稷的考慮,但如此心急,必定壞事。

因為這不僅給予了朱棣反叛的口實,同時也失去了眾多支持者。所以,焉能有不敗之理?

第二、重文輕武

在朱元璋時期,武將的地位很高,朱允炆繼位後便一改現狀,不僅以齊泰、黃子澄這樣的文臣為議政核心,而且還大改官制,提高文臣的地位。而這樣一來,武將便受到了冷落。

這一點,從整個靖難之役中都能看出來!在與朱棣的戰爭中,建文朝廷中武將效忠者少之又少,但觀望者卻很多。而在這之後,為建文帝殉難最多者,也都是些文官,武將寥寥無幾。

“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是沒錯,但如果過分區別對待文臣武將,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將無合適之人可用。

比如在削藩一事中,時任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的高巍就主張:“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這也就是說:不要行晁錯削地奪權的策略,而要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計策。

但朱允炆哪裡聽得進去,此時削藩,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然而,在削藩的具體步驟上,齊泰和黃子澄兩人的意見卻不能統一。

齊泰主張先對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下手,而黃子澄卻主張先削周王、湘王、代王等藩王。

很顯然,朱允炆最後選擇了黃子澄的意見。但其實,周王等人雖然有劣跡,但並不足以對朝廷構成威脅,威脅最大的是燕王朱棣。

因此,先削周王等人,不僅使朱棣加快了反叛的準備,而且也讓其他的那些藩王們,人人自危。如此一來,朝廷也就失去了其他藩王的支援。

要知道,在朱棣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候,開啟城門投降的不是小兵小卒,而是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前者是宗藩的代表,後者是武將的代表。

所以由此可見,此時的建文帝,已經失去了洪武朝兩個最有實力的政治集團的支援。如此一來,皇權也就在無形中被削弱了,朱允炆只能面對失敗。

第三、對手太過強大

不論是朱允炆,還是齊泰、黃子澄等人,都是一介書生,未曾經歷過戰爭,在治國方面又缺乏政治經驗。

朱允炆用人失當,在軍事策略上也是一誤再誤,最後只能走向滅亡。而他的對手燕王朱棣,卻是一個工於權謀、久經戰陣、老成幹練之人,雖然前期曾被壓制,但卻能堅忍持久,最後獲勝。

因此,朱允炆之敗,除了自身原因之外,對手的強大,也是導致他失敗的一大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會在“靖難之役”中輸掉的三個原因做得簡單概述了。

以上均為筆者的一家之言,如有不實之處,還望讀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明史》、《明太祖實錄》、《明史講義》等;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TAG: 朱允朱棣朱元璋黃子澄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