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

抄襲必究

前言導語

公元1402年,經過四年的交戰,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的交戰局勢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經過建文帝的頻繁出錯,形勢對朱棣越來越好。朱允炆的中央軍被朱棣沿途消滅,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守住京城,只要能守住京城,待勤王兵一到,朱棣的末日就不遠了,建文帝也堅定了這個方略,但他卻把守衛京城的重任,交給了最不該交的人——李景隆。

1402年6月13日,負有守城重任的李景隆與谷王朱橞,暗中勾結燕王朱棣,開啟城門迎接燕軍進城,史稱金川門之變。

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由此,朱棣耗時四年的靖難之役,超乎想象的成功了,建文帝消失在皇城的一場大火中,燕王朱棣繼位登基,是為明成祖。

對於這場以藩王之力硬槓中央軍的靖難之役,很多人都想不到朱棣能成功。單從實力看,燕王確實毫無勝算,但由於建文帝的頻繁出錯,加上李景隆的臨陣倒戈,才有了後來的結局。

照此看來,李景隆對朱棣是立有大功的

,那麼後來上位的朱棣是如何報答他的呢?我們得先看看李景隆的人生履歷。

李景隆生平紀事

李景隆本是老朱家的表親,他是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而李文忠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所以按輩分算他是朱棣的表侄子,和建文帝也算是表親。

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有了這樣的背景,李景隆自然是不用擔心前程問題,再加上李景隆人長得帥氣,自小熟讀兵書,兵法韜略張口就來,史料記載他“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要是明朝弄個美男子評選賽的話,李景隆肯定榜上有名。總結來說,他的容貌談吐,絲毫不輸古代四大美男子。

可就是這麼個將門之後,卻是個十足的草包。

要說李景隆在靖難之役的戰績真是讓人不忍直視,但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始終被建文帝重用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將門之後的戰績:

老將耿炳文未能迅速擊敗燕軍,便立刻拿出他的看家本領,轉攻為守,這對於燕軍恰恰是最不利的,。可是建文帝不這麼想,他迅速採取了黃子澄的建議——臨陣換將,讓頗有美名的李景隆替代耿炳文,並且賜以斧鉞,可見建文帝還是很看好他的。

可是李景隆一上戰場就露怯了,領軍五十萬去攻擊朱棣的老窩北平,此時的北平只有朱高熾的一萬老弱病殘,朱棣就沒把李景隆放眼裡,得知李景隆統軍後,朱棣當即大笑不止,當場對部下說道:

“趙括之敗可待矣”。

所以李景隆圍攻北平的時候,朱棣忙著去遊說寧王朱權去了,只留了大兒子朱高熾守城,結局果然如朱棣所料,五十萬大軍對一萬的守城軍,硬是數月都打不下來。

更現眼的還在後面,朱棣成功遊說了寧王后,帶著挾裹而來的朵顏三衛於北平城下與李景隆正面交戰,正當戰局陷入僵局階段時,身為統帥的李景隆竟然隻身逃回了京城,五十萬大軍一潰千里,被燕軍逐個擊破。

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如此敗績,就算十個腦袋也該搬家了,就連向建文帝推薦他的黃子澄都懷疑自己看錯了人,建議誅殺以謝天下,大臣們也紛紛上奏,認為李景隆“失律喪失,懷有貳心”。

可就是這樣,建文帝不但不殺他,還把守城重任交給了他,最終落了個兵敗失蹤的下場

成祖朱棣對他的報答耐人尋味

李景隆臨陣倒戈後,朱棣兵不血刃進了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稱帝,是為明成祖。

朱棣剛登基就大肆犒賞有功之臣,李景隆因為有開門迎駕之功,

他被朱棣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並且加封太子太師,俸祿也加了一千石。而且每次遇到朝議大事,李景隆都位列班首。一時間,李景隆的恩寵已經無人可及,這讓其他的靖難功臣都憤憤不平。

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可是李景隆的好日子沒過幾天就來禍事了,到了永樂二年,

周王朱橚就上奏彈劾李景隆

,稱他在建文年間曾“至邸受賂”,但是李景隆曾經在建文朝得罪了朱橚,要說這多少有點“公報私仇”的意味,所以永樂帝很“大度”,沒拿李景隆怎麼樣。

但是接踵而來的禍事好像緊緊追著李景隆,刑部尚書鄭賜、成果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六科給事中張信等人紛紛上奏:稱李景隆有謀反之心,並與弟弟李增枝在家密謀。

要說這個罪名夠荒唐的,李景隆已經位極人臣,他為什麼要謀反,再說他也沒有謀反的實力。更荒唐的是朱棣竟然相信了,削去了李景隆的全部功勳,讓他在家閉門思過。

可就是這樣,上天還是沒有放過他。不久,吏部尚書李至剛再次彈劾李景隆稱: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禮,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莊田,蓄養數百奴僕,意懷叵測。

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意思就是閉門思過的李景隆不思悔改,在家讓人行君臣跪拜大禮,弟弟蓄養幾百家奴,意圖難測。

按李至剛的上奏,李家兄弟八成是瘋了,竟然想靠著幾百家奴謀反。其實不光李景隆瘋了,英明神武的朱棣也瘋了,竟然再次相信這荒唐的上奏,

奪了李景隆的爵位,抄了李家兄弟的家產,並將他們統統軟禁在家中。

為此,李景隆曾絕食十日以明心志,但最終沒有死成,直到永樂末年鬱鬱而終。

結語

為什麼朱棣會如此報答有大功的李景隆呢?其實不光是李景隆,

成祖朱棣那些有大功的兄弟們結局也不太好

。比如寧王朱權,朱棣曾許諾日後平分天下,

可是朱權後來被遷到了南昌,兵權也被收回

,而且終身被後世君王“重點照顧”,動不動下詔斥責;

再比如與李景隆一起開關迎燕軍的谷王朱橞,在永樂十五年被廢為庶人,終身監禁。

靖難之役後,功臣李景隆的結局耐人尋味,為何會如此大起大落

如此看來,朱棣對待李景隆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古語有云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李景隆是親歷過明太祖後期清算功勳的種種事件的,按理應該學會“文臣死諫言良將亡陣前”的道理

,可惜他終究是個草包,不僅沒從這些眼前事悟出人生真諦,反而“絕食以明志”,沒死在菜市口已經算是萬幸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李景隆這位將門之後呢?

參考文獻:《明史》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從詼諧的角度解讀歷史,關注剛子聊歷史,瞭解更多歷史小故事。

TAG: 李景隆朱棣建文帝燕軍將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