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很多朋友都會說,看歷史題材的東西真的是太累了。今天在介紹高氏家族文化的時候,我們換一種方式,講述一下對高氏家族文化的探索發現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深入探討。

臨沂高氏家族,系孔子弟子高柴的後人,在臨沂地區分佈很廣,費縣、蘭山區、蘭陵縣、郯城縣、沂南縣等地,都有很多高氏聚居村莊。這裡,我們先講一下費城高氏的故事。

高氏,孔子弟子高柴的後人

其實最開始我們並沒有想研究高氏家族文化,而是想了解一下孔子弟子高柴在費縣的一些活動情況。高柴曾任費邑宰,《論語》記載子路讓子羔當費邑的地方官,孔子不同意,說子羔太小不適合出仕,這也是成語“誤人子弟”的出處。翻看民國時期的《臨沂縣誌》,又發現了兩條關於高柴的資訊,《臨沂縣誌》記載高柴墓,還有一個就是南高裡村的高姓人就是高柴的後代。於是我就利用空閒時間到這兩個地方看一看,自然而然關注了高氏家族文化。

我們再回頭看看費城高氏。據家譜記載,費縣的高氏家族在遷費城之前,是居住在探沂鎮,費縣的高氏族人,基本上是以探沂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始祖高壽相明初自洪洞縣遷來,高氏族人曾經到洪洞縣尋根,沒有結果。倒是我們在蘭山區南高裡村聽到的故事,和他們好像有些聯絡。

據蘭山區李官鎮南高裡村《高氏族譜》記載,這裡的高氏為孔子弟子高柴之後,高柴是齊國貴族高傒的第十代孫。年輕時的高柴在費邑任費宰後,後來到衛國任職,衛國發生內亂後,高柴逃離衛國。高柴後來去了哪裡?史書上沒有記載,蘭陵縣蘭陵鎮有高柴墓,那麼我們再把視野轉向蘭陵縣,試圖再現一下高柴辭官後的生命軌跡。

原來,高柴辭官後並未回鄉,而是遷居琅琊塢丘村(今蘭陵縣境內),娶妻曾氏。塢丘距離鄫國故城非常近,曾氏應為鄫國之女,高柴同門師兄弟曾參也就是曾子,祖上就是鄫國人,曾氏可能是曾子的近親,甚至可能是曾參直系親屬。高柴墓位於蘭陵鎮駐地北,距塢丘村不遠,高柴墓附近有高村,也是高氏聚居地。應該說,臨沂一帶的高姓人,基本上都是高柴的後代。

明代,南高裡村的高氏家族有個人因為營救了一位皇子,得到皇上的獎賞,後來又因為營救了一批響馬,被人告發,他趕緊搬離村莊,最後去世也沒敢埋進祖林,他的後人紛紛外遷避禍,據說其中有一支人就遷到探沂楊莊。這個故事,不知是不是和費縣的高氏家族有關係。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孔子弟子高柴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蘭陵縣高柴墓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蘭山區南高裡村《高氏族譜》關於高柴的記載

高夢說,《聊齋》故事中的清官

高氏家族明末清初遷至費縣城,居住在城南一帶。第一代高貫鬥,有兩個兒子,長子高夢說,次子高景說,高景說只有一女,因此,費城高氏,基本上都是高夢說的後代。

高夢說他自幼聰穎異常,勤於誦讀。清康熙二年升任四川成都府同知,接著升任多職,官至陝西按察使,高夢說為官清正廉潔,敢於直言,關心百姓疾苦,精明善斷,為當地民眾稱頌。

他也是非常精幹善於謀劃的人,在任河南修武縣縣丞時,知縣大多因為難以應付而被革職,高夢說在修武任縣丞七年,代理知縣的時間就長達五年。康熙二年,高夢說任江西廣信府知府,正值藩王作亂,高夢說率兵死戰不降。收復廣信城後,當初叛軍到福建一帶掠奪回來很多婦女,兩地居民來尋找親屬的有萬餘人,高夢說大膽為民請命,一時團聚的有數千家。

在按察江南、安徽時,有個狡猾的富人打官司,因為他給官員使了錢,使案子久拖不決,聽說高夢說來了,給他送了千金,高夢說假裝收下,到審理時,據理判決,監生劉某富裕驕橫,殺了鄰居父子倆,鄰家婦人多次上告,都因為劉某行賄作罷。高夢說到來後,立刻把劉某抓起來,劉某用了兩萬之金賄賂巡撫,巡撫想和高夢說瓜分這些錢,高夢說假裝同意,回去就給劉某定罪處決。

後來,朝廷任命署理陝西布政使,高夢說決意引退回鄉。回家之後,閉口不談在外為官的事情,對家族鄰里多有周濟照顧,八十二歲時去世。

高夢說是一個渾身都是《聊齋》故事的人,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青城婦》,就是講他的斷案故事。這個故事有些離奇,但高夢說本人就怪事不斷,清光緒《費縣誌》記載,高夢說將出生時,全村的狗都叫,他父親出來一看,蒼巖寺的僧人來到家中,父親很驚奇,就尾隨僧人,看到他走進臥室就不見了,一會高夢說出生了。到了七歲,在城東南的文昌閣讀書,離家有二里多遠,路上樹木茂密,每次回家吃飯,都有七隻狼跟隨著他,高夢說不時撫摸它們,非常熟悉的樣子。父親聽說後感覺太離奇,不放心,就趕緊把家搬到學宮附近了。高夢說的門人王克振曾經在晚上看到高夢說背上有火光,高約一尺,一會就不見了,他告訴高夢說,高夢說:“我也經常看到,怪力亂神,會迷惑眾人,你也不可對別人講。”高夢說本身有很多奇異事,但他從來不以此欺人騙人,眾人更加信服於他,把他尊為德高望重的人。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高氏譜碑序言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高夢說像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高夢說墓碑文

高夢說的子孫們

高夢說有六子,有的學文,有的習武,以長子高晙成就最高。縣誌上記載高夢說的奇聞異事多,高晙的作品著作多,父子倆相同的是為政清廉。高晙曾任棲霞教諭、陵縣教諭、江西東江縣知縣。他的上司向他索賄,他說;“吾唯兩袖清風耳,不堪持贈君也。”因此得罪了上司被貶,他乾脆辭官回到家鄉,留下“官去一身輕似葉”的詩句。命運與後來的費縣翰林莊清吉極為相似,不過莊翰林只活了四十歲,而高晙則活到了九十三歲,少有的高壽。因他晚年喜歡居住在南圃讀書作文,故又稱他為“南圃先生”。

高氏族人告訴我,他們的祖先高夢說回鄉後並不住在城裡,而是住在城西南的策馬村,那時村莊叫梧溪村,高家有一座二層小樓。居住在策馬村的是高夢說的六子高昞。看到家譜中高昞的傳記,知道在義堂王氏族譜中記載的高履勝就是高昞。他娶進士王壎弟弟王墫的女兒為妻,並介紹她知書達理,通曉文墨,與高昞琴瑟和諧。

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在策馬村座談高氏文化時,居然碰到了我的一位本家嫂子,原來她就是高昞的後人,那座小樓就是她家的,年輕的時候,人家開玩笑說她是高家的小姐。在她伯父家裡,我們還看到了高夢說的朝服像,不是原件,而是後人拍成照片放在鏡框裡面,掛在牆上,讓我們得以一睹這位傳奇人物的真實面目。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高夢說的六個兒子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清《費邑藝文存》中收錄的高晙文章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高昞墓碑

高氏家族故事——費縣高氏

策馬村風光

TAG: 高夢說高柴高氏蘭陵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