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這裡不是花街柳巷的八大胡同

這裡不是市井繁華的後海衚衕

這裡卻是最古香古色的人文街

這裡是北京成賢街國子監衚衕

整潔平坦的老街、

古樸的四合庭院、

堆金描紅的牌樓、

綠樹掩映的紅牆。

就是那麼有味道。

座標打卡點: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成賢街。國子監衚衕

拍攝日期:15年12月份

槐樹,牌樓,衚衕,三樣兒老北京街道的標誌物齊聚一堂,在京城也僅此一處了。這兒大多數居民都是老北京,能讓人看到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生活。老街的牌樓是個分水嶺,在外面,是車水馬龍的大街,熙來攘往;走過牌樓,剛才的嘈雜就被不客氣地攔在了外面,進來的只有返璞歸真的自己。歷經滄桑年華的國子監,如今已和尋常百姓融成一片。流連於此,濃郁的古典文化氛圍,及現代與傳統相融合的閒適氣息撲面而來。和熱鬧的南鑼鼓巷一樣,也有些特色店鋪,但不密集,稍不留意則會錯過。與極度遊客化的南鑼鼓巷相比,這裡更為寧靜,文化味兒大於商業氣氛。走在這裡,看著陽光在槐蔭裡跳躍,凝望著淡雅樸素的牌樓,我們是否會感到放慢呼吸的心靈感悟。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雍和宮大街,西至安定門內大街。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國子監街,元時已然形成。明時稱“國子監孔廟”。清時稱成賢街。民國以後稱國子監。1965年稱國子監街。國子監街立有四座牌樓,街口的東西兩座,額枋曰“成賢街”,“文革”之中一度改名紅日北路九條,後恢復原稱。國子監街多平房民居,儲存著舊京街巷風貌。1984年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街。其周圍的衚衕,不少與國子監相關,諸如國學衚衕,箭廠衚衕等。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孔廟,元大德六年(1302)開始營建,十年(1306)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在舊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為黃色琉璃瓦。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為大祀。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內有進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進士5萬餘人的姓名,袁崇煥、曾國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孔廟內也有不少柏樹有一株位於大成殿西側,相傳明時的奸相嚴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樹下,被樹枝掀掉了帽子。於是相傳柏樹有知,稱此樹為“除奸柏”。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的崇仁門(今東直門)內的這條大街上修建了“國子學”。到元大德六年正式修建了孔廟,元大德十年在孔廟西正式修建了國子監,體現了“左廟右學”的規制。明崇禎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則有了這樣的記載:“都城東北良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賢’,國子監在焉。”清時稱“成賢街”,民國以後稱國子監,1965年稱國子監街,“文革”時稱紅日北路九條。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國子監是自隋以後中國官方最高學府,歷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國子監。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說起讀書人,不能不說孔子,說孔子,就不能不說孔廟。孔子老家在曲阜,但要說這古代交通不便,皇帝估計不能總去曲阜祭孔,所以在北京修了這座皇家孔廟。既然是孔廟,就少不了讀書人的功名印記,裡面198塊進士題名碑就是最好的見證。這些石碑上面刻著51624名進士姓名,匯聚元明清三代的優秀畢業生。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很多都有些模糊,如果覺得看這個麻煩,可以看看旁邊的說明牌,能發現不少如雷貫耳的名字,像于謙、袁崇煥、紀昀、劉墉、林則徐、李鴻章、沈鈞儒……,這些可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一樣,上課,讀書,考試,琢磨琢磨他們的成功之路,對我們會有點啟示吧,不有句老話說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保不齊今天誰在這瞻仰著,明天找對了路子,也成一個領風騷的人物了,相信自己吧。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進了國子監,第一感觸就是,古代的學生,學習環境真是好啊,起碼是挺清靜的!現在的北京如此喧囂,但在這裡,人永遠都不多,嘈雜是不被接納的。現在人們總抱怨浮躁的風氣,那不妨帶本書,來這裡,找個背風的地方坐下來,伴著樹影兒和屋影兒的輪轉,聽著時隱時現的鳥鳴,暫時拋下平日難纏的煩惱,沉澱下自己的心緒,享受一下字裡行間的靜謐,繁忙之餘,是不是很期待這樣一份心情。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避雍是整個國子監的核心建築,是皇帝親自講學的地方,高大的龍椅還在原位擺放,明堂上的匾額還在高高懸掛。可以想見,當年皇帝在這裡講學時,底下的王公大臣,莘莘學子們是怎樣的誠惶誠恐。他們個個恭恭敬敬洗耳恭聽,哪裡敢有一絲聲音?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主要建築有集賢門、太學門、琉璃坊、辟雍泮水、彝倫堂及四廳(典簿、繩愆、典籍、博士)、六堂(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還有御書樓和敬一亭。監外附近設有學生宿舍‘’齊號‘’數百間。所設的職教諸官有祭酒、司業、監承、博士、助教等。皇帝有時還親自到國子監去講學或視察,稱為‘’臨雍‘’或‘’視學‘’。據史料載,明代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在監的學生達到13000多人。此外還有‘’外番‘’(外國)留學生,如日本、高麗(今朝鮮)、琉球(今日本沖繩)、暹羅(今泰國)、交趾(今越南)和俄羅斯等國家都派來過留學生。由此可見,當時的北京國子監規模之大,學生之多,頗為可觀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古蹟尋蹤系列:探訪北京除八大胡同外,最有文化的衚衕

最後的榜文,苦學十幾年,為的就是榜上有名。但往往最多的失意也在於此。

徜徉在這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古街聖殿,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控歷史、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閒暇的時候,來到這裡,找個角落,沉靜下來,與自己的內心展開一番對話。靜心有時候比什麼都重要。

謝謝觀賞。THE

TAG: 國子監孔廟衚衕成賢街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