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文|逆北

人這輩子,難免會做幾件老了後悔的事。張學良同樣不會例外,在他晚年與臺灣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聊天的時候,便曾經坦言,自己很後悔殺楊宇霆。

楊宇霆是誰?這背後到底隱藏著少帥怎樣難以言說的秘密呢?

張學良和楊宇霆之間的樑子是如何結下的?

楊宇霆,乃是張學良父親張作霖的智囊團首腦,奉系軍閥集團的核心人物。如果說北洋時代是三國,張作霖就是割據一方的劉玄德,至於楊宇霆本人,便是臥龍鳳雛一般的存在。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影視劇中的楊宇霆)

不過,東北王對於楊宇霆也絕非事事言聽計從,例如,當楊宇霆試圖揹著張作霖抓槍桿子的時候,就被張發現及時阻止,此後老帥對楊宇霆的信任倒是並未受此影響,二人仍然維持著緊密的聯絡。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

抓兵權失敗後,楊宇霆自知逃脫不了老帥的手掌心,所以也多有收斂,繼續扮演好奉系的“天字第一號”大謀士的角色。

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奉系集團內部因張作霖被炸身亡,一時間陷入到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後來,還是張學良化裝成傷兵,才僥倖逃脫日本人的監視,由關內前線返回奉天。子承父業,並在張作相等奉系老人支援下,出任東三省保安司令一職。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面對自己父親曾經信賴過的重臣,權力根基尚未牢固的張學良,多少會對他們加幾分小心。而楊宇霆便是他特別關注的物件之一。

按理來講,楊宇霆聰明半生,不應該不懂得張作霖的權柄交到張學良手裡意味著什麼。可是,楊偏偏選擇逆流而上。在張學良正愁沒有辦法立威之時,楊宇霆不但和掌握東北鐵路系統與黑龍江省政務的常蔭槐暗中結盟,共同對抗張學良,還想把自己的手伸到軍隊裡去。

這下,張學良自然不會繼續保持沉默。要知道,對於少帥而言,

楊宇霆眼下對權力表現出的慾望僅僅是新仇,因為這個曾經父親眼前的大紅人,和自己還有舊恨。

什麼舊恨呢?這就是間接逼反郭松齡。

郭松齡和張學良曾經是莫逆之交,張作霖當初得知這件事後,曾經調侃兒子,說張學良就差把老婆也交到郭茂宸(郭松齡的字)那裡去了。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影視劇中的郭松齡)

但是,和張學良的態度不同,楊宇霆對於郭的升遷充滿敵意,不少學者認為,這與二人出身不同有關,楊是日本士官學校炮兵科訓練出來的,而郭則是國內軍事學堂畢業。那時候,留學生普遍有一種自我優越感,楊自然不會例外,恰巧,郭自己心胸也不太寬廣,對此事耿耿於懷,所以二人的樑子越結越深。

到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郭松齡指揮的軍隊立下大功,卻沒有封賞,而楊宇霆卻順勢做了江蘇督軍。顯然,這對於立下戰功的郭松齡而言是極不公平的。 軍隊內部因此有傳言,稱是楊宇霆嫉妒郭之才幹,所以在老帥面前給他穿了小鞋。

面對楊宇霆暗中算計,郭怨氣極深,由此才倒戈攻打奉天,和張家父子也一刀兩斷。郭從山海關打到巨流河邊上,本以為勝券在握,沒曾想,日本人從中干預,而張學良陣前呼籲叛軍歸順作用又很大,打到最後,郭松齡手下不聽指揮,他自己也兵敗身首異處。由於這件事,張學良對郭松齡之死倍加惋惜,和楊宇霆隔閡也越來越大。

就這樣,新仇舊恨結合在一起,成為了張學良殺死楊宇霆的主要原因。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張學良當時手握關外土地之上的生殺大權,殺幾個政敵本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更何況楊宇霆手中沒兵,又不知收斂,主動往槍口上撞,搞得張學良無計可施,才選擇將其處死。當然,張學良也並未將對方斬盡誅絕,而是對楊宇霆的家屬網開一面。這樣來看,少帥殺楊已經是仁至義盡,更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那為什麼張學良會在晚年為自己的這個決定感到後悔呢?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晚年張學良夫婦)

張學良後悔殺楊與熱河丟失有關?並不可靠

按照張學良和唐德剛談及此事時候所提供的解釋來分析,少帥認為自己殺死楊宇霆後,使得奉系高層人人自危,對自己這個“小孩子”都感到害怕,於是,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本想用宋哲元取代奉系老人湯玉麟,擔任熱河地方的一把手。

可湯玉麟擔心自己會和楊宇霆遭遇同樣的下場,遲遲不肯卸職到北京。

結果,1933年日寇進攻熱河,軟弱無能的湯玉麟不放一槍一彈就將地盤拱手讓出,引得國內輿論聲討。這件事,也直接導致張學良對時局悲觀,交出副司令職務的結果。如果照張學良的邏輯來看,似乎只要他不殺楊宇霆,或者只殺常蔭槐一個人,那麼湯玉麟就不會擔憂自己的命運,讓出熱河給宋哲元的西北軍也就容易進行得多了。

張學良的這種解釋,乍一看很有道理,但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民國時期軍閥對自己的地盤非常看重,輕易不肯交給他人。

湯玉麟跟隨張作霖南征北戰多年,更是深受這種理念左右。因此讓他無條件交出熱河給曾經的敵人——馮玉祥西北軍的殘部。這件事絕不是那麼容易做到,這些也更和楊宇霆的死活扯不上關係了。因此,張學良對自己後悔殺楊宇霆一事所給出的解釋,似乎並不讓人信服。

這時候,問題又出現了。既然以上理由站不住腳,那麼張學良的後悔又從何而起呢?筆者認為,張學良在殺楊前後所表現出的矛盾態度,可能還是和對日外交有關。

張學良後悔殺楊可能牽涉到日本人

張學良處死楊宇霆和常蔭槐之時,是在1929年1月10日夜。而他所給出的楊宇霆之罪名,是阻撓統一,也就是說楊宇霆反對東北易幟。但是這個說法並不那麼可靠,因為一方面東北易幟已經在十天前完成了,即便真的要因為這個理由而殺楊,為什麼不在這之前就進行呢?

另一方面,固然,楊宇霆與張學良政見多不合,矛盾很深,可在是否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奉南方為正朔一事上,楊並沒有表現出反對的意思,或者說表面上沒有看出來。

對於如何接近南方一事,楊宇霆不但不反對,甚至還在奉軍剛剛退回關外時候,就單獨與白崇禧、唐生智等派出的代表積極接洽。為這件事,他和張學良又鬧了很大的不愉快,因為張學良覺得只有自己才有資格接見南方來的官員。因此,

張學良殺楊,說到底還是楊宇霆“功高震主”。

值得玩味的是,張學良在1月10日夜于帥府老虎廳處決了楊宇霆等二人後,第一時間沒有向南京彙報情況,而是迅速派人去奉天的日本領事館通報此事,並特意強調楊宇霆的死不會影響到奉天當局對日態度,以穩住這股在中國東北保持著不小的存在感的外國勢力。由此可見,楊宇霆之死,多少已經牽涉到了在東北有“特殊利益”的日本人。

楊宇霆在生前和日本人關係密切,如楊宇霆出身於日本軍事院校、以督辦身份管理日本人協助建設的奉天兵工廠、郭松齡反奉之時楊宇霆代表張作霖向日本軍方要求支援等等,都能看出他與日本人關係之不一般。丁中江先生在《北洋軍閥史話》一書中認為楊宇霆“反日”,恐怕缺乏說服力。相反,楊更可能是一個親日派。不然,張學良也不會在把他幹掉後,就匆忙派人去和日本人解釋,以免對方“多想”。

不過,張學良的這番努力,恐怕不會讓日本方面輕易妥協。相反,由於這件事就發生在東北易幟後不到兩週時間裡,而日本方面又一直對張學良和南京政權親近持反對態度(日本特使林權助曾借弔唁張作霖為名,反對張學良“東北易幟”),所以

日本軍方與特務機關,很容易將楊宇霆之死,理解為是張學良徹底倒向南京高層,並開始清洗內部親日派的訊號。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的發生,讓日本方面對張學良由原先的嘗試拉攏,一轉而為強硬態勢。巧的是,東北易幟後不久,張學良手下的東北軍就在強行接收俄國人控制下的中東路事件上,被蘇聯在遠東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向日寇暴露了自己實力上的虛弱。

之後不到一年功夫,張學良又不顧奉系老人“閉關自保”的勸阻,派主力部隊進入關內,參與中原大戰,這也使得關外防衛空虛,給日本人的進一步侵略創造了機會。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張學良的這一系列措置,導致日寇吞併東北的野心愈發膨脹,加速了九一八事變之發生。因此,張學良後悔殺楊宇霆背後難言的原因,

恐怕還是因為張學良逐漸意識到自己殺楊宇霆的舉措,無形之中刺激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慾望和野心。

相形之下,少帥自己恰恰又在對日作戰一事上信心不足。結果,當日本關東軍按照預定計劃,炮轟北大營時,張學良猶豫再三,最終選擇了執行“不抵抗”的政策,將美麗富饒的關外黑土地拱手於日寇,鑄成大錯。

從張學良接替父職,到日本的公然大規模入侵,楊宇霆之死,正是這個過程中,導致雙方關係惡化的催化劑。固然,即便楊宇霆不死,日本人也很有可能策劃其他陰謀來吞併中國東北,可是不可否認,也許正是楊宇霆之死,間接造成了日本高層選擇與張學良提前攤牌。或許這樣,才能勉強解釋張學良將軍晚年後悔殺楊的決定吧。

參考文獻:

唐德剛整理《張學良口述歷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商務印書館

來新夏《北洋軍閥史》,東方出版中心

TAG: 楊宇霆張學良日本郭松齡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