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從1840年,晚清在同英國列強的鴉片戰爭戰敗之後,清政府在對外作戰中幾乎就是逢戰必勝。慈禧掌控權勢之後,在經過歷次和西方列強交手沒討到好處之後就變得卑躬屈膝起來了。

慈禧霸氣向十一國宣戰,八國聯軍侵華

在慈禧太后統治下的滿清對西方列強卑躬屈膝到了極致。但凡西方列強提出些什麼要求,慈禧太后幾乎就是有求必應。用她後來的話來說就是“量中華之武力,結與國之歡心。”當時的洋人在中國擁有很多的特權。

甲午戰爭的失敗使得清政府的威信陷入了低谷。洋人的為非作歹使得當時中華大地出現了反對洋人的義和團運動。慈禧起先對義和團侵犯洋人利益的事情是看不過去的,還派出軍隊前往鎮壓。

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戊戌變法後慈禧對洋人的看法有了轉變。當時光緒皇帝面對甲午戰爭的失敗感到痛徹心扉,他決心要改革救亡。於是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支援下光緒皇帝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

光緒皇帝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國家的富強。然而,改革卻觸犯了舊有利益集團的利益,使得守舊派大臣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反擊皇帝的變法。天地君親師的觀念在封建王朝根深蒂固。光緒擁有皇帝的名義,守舊派光靠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拒絕皇帝。於是他們就向慈禧求救。慈禧也認為光緒的變法威脅到了自己對大清的掌控。在守舊派的請求下她出手了。皇帝被囚,改革派遭到清洗。

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在囚禁光緒以後慈禧還搞了一個“己亥建儲”,也就慈禧準備為光緒皇帝挑選繼承人了。光緒畢竟是皇帝,他還活著慈禧就越過他開始選擇繼承人,無論是在國內和國外來說都是不合理的。國內慈禧倒是不怕,她怕的是列強的干預。列強對“己亥建儲”的態度是持蔑視的態度。但是洋人的態度卻使得慈禧認為這是在反對她。

對慈禧來說犧牲國家的利益問題不大,只要沒能夠影響到自己的統治就行。但是,對於指定繼承人這件事上洋人的態度使得她認為洋人是打算干預滿清內政,是準備奪權。這對慈禧來說是不能忍的。於是她一改往日對洋人卑躬屈膝的樣子,她和反抗洋人的義和團合作並以清政府的名義釋出“宣戰詔書”,向十一個列強國家宣戰。

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慈禧的舉動是瘋狂的,清政府無論是對英國還是日本單個都是打不過的,更不用說一下子和十一個強大的列強打。最後,在慈禧的挑釁下,十一個列強中的八個國家組成聯軍向清政府發動了進攻。

東南互保,辛丑條約

“宣戰詔書”一下發,天下震驚。位於東南地區的各省總督紛紛反對。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以及四川總督聯合起來揹著慈禧太后和列強達成合議。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東南互保。

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與此同時各省總督把慈禧的“宣戰詔書”稱之為亂命。他們密謀一旦北京保不住,他們就推選李鴻章為中國“總統”主持國事。

對列強卑躬屈膝的慈禧,一反常態霸氣向11國宣戰,大臣:這是亂命

東南互保使得東南避免了戰亂,但是失去東南經濟、軍事支援的滿清朝廷雖有義和團的幫助,但是在八國聯軍面前依舊顯得不堪一擊。最後,慈禧為求得列強原諒命令清軍對義和團下手。並且與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慈禧真正做到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TAG: 慈禧列強洋人宣戰光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