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寺與高家莊由來之考證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高家寺與高家莊由來之考證

——獻給熱愛歷史的朋友共同商榷

高家寺始見於明朝萬曆香河縣境圖,時間在1620年之前,具體建於何年,由誰所建都無從可考,但是根據香河縣三朝縣誌和高家莊高氏家譜的有關記載,我大膽推斷, 論證如下:

一、

高家莊高氏家族始祖高世億是明朝洪武年間來到香河縣。

高氏家譜序記載:始祖高世億是大明初年來到香河縣。明朝初年即為1380年左右。明萬曆香河縣誌記載為明洪武至永樂年間,(1368—1425)山西平陽,洪洞縣張、高、孔、李、周、成、馬、劉等姓民奉詔(或逃荒)遷入本縣。因此斷定,高世億是明朝洪武年間來到香河縣。

二、高世億及其後裔於明朝在香河縣運河西岸建立了 高家寺

從萬曆香河縣境圖上可知高家寺位於大運河西岸,王 家擺渡西北側。這個位置距離現在的高家莊,近在咫尺,由此推斷這正是當年高世億來到香河落草生根的地方。高世億及其後代在這個地方謀生,創業,必須要有住所,遮風雨避嚴寒。在明朝時代,運河西岸人少地多,一片荒涼。他們白手起家,建造房屋,從一間兩間,一戶兩戶發展成村落。在之後的若干年內不乏村中有識之仕,為紀念祖宗,在村中營建祖廟,是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的好事。祖廟的名字可以叫“高家祠”也可以叫“高家祖廟”,但祠和廟都是祭祀祖先的處所。而寺的含義較廣,他可以解釋為供奉祖先的處所,又可以解釋為“官署所在地”。所以高世億的後裔建祖廟之後取名“高家寺”,既有祭祀祖先之地,還有陰澤後人,世代為官的祈禱。因此用高家寺代村名一舉雙得。

三、高家寺是村莊的名稱,不是民間祭祀的廟宇。

寺廟是舊社會統治階級為維護族權、神權統治而建造 的奉祀祖先、神仙、佛陀等的處所。香河縣據明朝萬曆《香河縣誌》和清朝康熙《香河縣誌》第十卷關於寺廟的章節, 都記錄了香河縣境內寺廟的名稱和建築設施在縣境的方位及其倒塌或重修的概要。這兩部縣誌都記載縣境內共建造四十八座寺、廟、閹,還特別清楚地記載縣城西王家擺渡附近只建造四座寺廟,即:洪濟寺、嘉慶寺、寶慶寺、甘露寺(甘露寺的名字至今存在,寺已無存,而演變成村莊名稱),沒有高家寺。但是萬曆《香河縣誌》和康熙《香河縣誌》的縣境圖上又都清楚地標註著“高家寺”,這是為什麼?因為高家寺不是政府或民間團體建造的廟宇,更不是公共祭祀場所,即使村內有寺廟也只是家族的祠堂而已,所以縣誌在寺廟章節不予記載。因此可以充分說明高家寺在縣境圖上的標記只是村莊的名稱。同時也更說明高家寺就是高氏家族先輩建立的村莊。

四、高家寺是高世億及其後裔250年間創業發家的歷 史見證 。

從空間上說,從高世億大明洪武年間來到香河縣運河 西岸至明萬曆年間共有250 年左右。這250年間高世億及其後裔的活動蹤跡無從可考。但是高家寺的營建,在明萬曆香河縣境圖上有明確標註,鐵證如山,無可置疑。香河縣運河西岸從明朝到現在除了高世億的後裔沒有第二個高氏家族。因此高家寺就是高世億及其後代子孫 250 年間創業發家的歷史見證。

五、高家寺毀沒於清朝乾隆年間高世億的部分後裔逃 生之後建立了高家莊。

明朝萬曆香河縣境圖及村鎮名單和清朝康熙14年香 河縣境圖及村鎮名單上,都只標有高家寺而沒有高家莊。這說明高家寺建於明朝,而高家莊建於清朝康熙14年之後。那麼為什麼高氏家譜序中撰寫高世億大明初年來到香河縣西十二里高家莊呢?這是因為續寫家譜的那些前輩不知道也沒見過明萬曆香河縣誌上標有高家寺這個村莊,更無從知道高世億由大明初年(1380年左右)來到香河縣至續寫家譜時的清朝同治元年(1861年),共 480 年中高世億及其後裔,建立過哪些功績,經歷過哪些磨難。因此不能責怪前輩續寫家譜的誤認。那麼高家寺為什麼後來又消失了,何時消失的?高家莊是怎麼建立的?何時建立的?這些疑問可以從高氏族譜序的字裡行間中推斷。高氏家譜續中有這樣一段話:“因村近漕河屢經水患房屋漂沒非第一番,舊譜因而失闕,吾 等抱憾已多年矣。……約之合族謹建宗祠,敬修譜牒。”由此可知高家寺毀沒於水患。毀沒的時間肯定在同治元年之前的許多年。我大膽推斷應該在同治元年(1861年) 之前近百年。也就是1761年左右。這樣推斷的理由何在?其一高家寺毀沒之後除死難者之外,有許多人逃荒到他鄉謀生。(據調查所知,通縣永樂店、協各莊、尚武集、南屯、本縣魯家務、枳根城、謝屯、黃莊、北務屯等都有許多高世億的後裔)其二有一部分人意志堅強故土難離,不願背井離鄉,因此仍在高家寺的附近重建家園。這些人就是現在高家莊高氏家族的前輩。他們不畏艱難再立新村,從幾戶到幾十戶,發展到上百戶。當村莊有一定規模之後,後裔子孫才可能有充足條件再修祖廟。在舊社會一個村莊單靠一個家族繁演從幾戶發展到百戶至少要百年。高家莊從建村到1951年才僅有150戶人家。假如這150戶人家是用 200年的時間發展形成的。那麼可以從1951年倒推200 年,即1751年。也就是說可以認定高家莊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建村即 1735—1795 年(乾隆在位年號)之間。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是:高世億及其後裔在明朝建立了高家寺,後因水患毀沒於清朝乾隆年間。高世億的部分後裔,熱愛家鄉,思念祖宗,故土難離,又在原高家寺的東北側重建家園,逐漸形成現在的高家莊。

魯家務村高世億第十七世孫高福成撰稿

高家寺與高家莊由來之考證

文字高福成

選擇一個公眾號,就是選擇一種文化以及價值觀。

說香河聚焦香河文化產業,培植城市企業文化,關注深具探索精神的藝術家。

請將本公號推薦給你最賞識的人

TAG: 高家香河縣高家莊高世高世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