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勸劉禪殺掉黃皓沒成功後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蜀漢的滅亡,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姜維和黃皓的內外之爭。黃皓僅僅是一個宦官,而姜維是蜀漢大將軍,那麼姜維為什麼還要害怕黃皓呢?這和劉禪的權力制衡有很大關係。

一、諸葛亮死後劉禪的權力制衡

蜀漢首次設立大將軍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在此之前是沒有大將軍這個職位的,這也是諸葛亮死後劉禪親政制衡朝政的主要手段之一。第一任大將軍是蔣琬,任職時間為建興十三年(235年)到延熙二年(239年)。第二任大將軍是費禕,任職時間為延熙六年(243年)到延熙十六年(253年)。第三任大將軍是姜維,任職時間為延熙十九年(256年)到蜀漢滅亡。

諸葛亮在世時,他以丞相、益州牧之位掌管全國軍隊。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廢除丞相和益州牧的職位,以蔣琬為大將軍掌管軍隊,同時擔任益州刺史。延熙二年(239年),劉禪升任蔣琬為大司馬(東漢三公之一),同時廢除大將軍職位,合掌軍政大權。蔣琬的這個職位很可怕,因為蜀漢上一個以大司馬職位合掌軍政大權的是劉備。

姜維勸劉禪殺掉黃皓沒成功後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劉禪

劉禪可不想再造出一個諸葛亮。所以在延熙六年(243年),劉禪另立費禕為大將軍,分去了蔣琬的軍權,藉以制衡二人。延熙九年(246年)蔣琬以大司馬職位去世後,費禕以大將軍、益州刺史的職位當政,控制全國軍政大權,直到他於延熙十六年(253年)被刺殺。

從上可知,諸葛亮以丞相、益州牧掌管軍隊,蔣琬、費禕擔任大將軍職位時,還身兼益州刺史的職務。可見,益州牧、益州刺史是當時最有權力的職位,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蜀漢就益州一個州。

但劉禪做了這麼多,蔣琬、費禕基本和諸葛亮差不多,這種一人合掌軍政大權的局面不是劉禪想看到的,所以在費禕死後,劉禪就廢除了益州刺史,進一步進行權力制衡,姜維大將軍的地位就遠遠不能和前任相提並論了。

二、費禕死後劉禪的權力制衡

費禕於延熙十六年(253年)死後,大將軍之位空缺,這時姜維的職位是衛將軍。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維被任命為“督內外軍事”,雖然不是大將軍,但實際上已經成為蜀漢最高軍事長官。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維正式擔任大將軍。但由於沒有擔任益州刺史,他的地位遠不如前任。而他經常領兵北伐,所以在朝中也沒啥人脈關係。

姜維勸劉禪殺掉黃皓沒成功後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姜維

同時,劉禪加緊提高尚書令和平尚書事的地位來制衡姜維,為啥呢?因為姜維在擔任大將軍的時候還兼任錄尚書事(蔣琬和費禕都兼任過這個職位),有一定的內政決策權。費禕死後,陳祗、董厥、諸葛瞻相繼擔任尚書令和平尚書事,執掌全國機要,把姜維排擠出決策圈子。

這樣一來,劉禪就達成了完美的文武內外製衡的局面,皇權得到極大加強。但皇權的加強也是有隱患的,如果皇帝的素質很一般,就會出現東漢的問題——宦官和外戚專權。

三、黃皓亂政

宦官和外戚專權是建立在皇權的強化之上的。蜀漢的外戚問題不嚴重,劉備的外戚是吳懿一族,但他們鬥不過劉備,所以沒啥勢力。劉禪的兩任皇后都是張飛的女兒,張飛一族對蜀漢忠心耿耿,自然也沒啥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宦官,但遠遠達不到專政的地步,也就是亂政。我估計劉禪在諸葛亮時期就開始寵信宦官了,因為成天無事可做,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勸他不要“親小人,遠賢臣”,這裡的小人應該指的就是黃皓。但懾於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的存在,黃皓掀不起什麼波瀾。

但在劉禪皇權加強後,黃皓依託劉禪的寵信,得以干預朝政。特別是陳祗擔任尚書令時期為了得到劉禪的信任,和黃皓互為表裡,使黃皓開始操弄權柄。而宦官一旦開始干預朝政,便一發不可收拾。陳祗死後,黃皓的黨羽已經遍佈朝野,意見不同者都被他排擠,比如後來堅守永安的羅憲和大將軍姜維。

姜維勸劉禪殺掉黃皓沒成功後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黃皓

四、黃皓與姜維的矛盾

姜維不僅僅被黃皓排擠,他屢次北伐被群臣詬病,甚至包括老將廖化、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在第九次北伐失敗後,黃皓、諸葛瞻上表彈劾姜維,而黃皓更意圖讓右將軍閻宇代替他的職位。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對劉禪說:“皓奸巧專恣,將敗國家,請殺之!”不過劉禪卻說:“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大家看,劉禪保證了不會對姜維有什麼傷害,照理說,姜維應該是很放心的。但他為什麼還要去沓中屯田,而且從此不敢再回成都了呢?我認為,根本的原因,是姜維不自信,沒有底氣。

姜維沒底氣的地方有四點:

一是姜維北伐的仗打得不好。

在蔣琬和費禕相繼去世以後,姜維接任大將軍,負責北伐。但是他的仗打得並不好。雖說姜維打的勝仗和敗仗大致持平,但姜維這是耗損了很大國力打的仗,其實對蜀漢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姜維部下計程車兵,對姜維也多有埋怨,因此,姜維的處境並不好。

當時,黃皓已經在劉禪面前說,讓右將軍閻宇取代姜維,所以姜維才急急忙忙地讓劉禪殺黃皓。姜維知道他這是一步險棋,一旦劉禪不採用他的意見,他接下來將面臨著黃皓的打擊報復。恰好劉禪並沒有聽他的,所以他怎麼能不害怕呢?

姜維勸劉禪殺掉黃皓沒成功後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閻宇

二是姜維讓劉禪殺黃皓,有轉嫁責任的嫌疑。

姜維北伐的起色不大,損失頗多,又遭到部下的議論和不滿,他必須要找到一個解釋。因為很多人對黃皓不滿,因此,把黃皓弄權,作為一種解釋,未嘗不可。所以他請求劉禪殺黃皓。

不過,姜維這樣一轉嫁責任,他心裡肯定是很心虛的,所以很害怕。

三是姜維雖然是大將軍,但是他並沒有獲得諸葛亮那樣的獨掌朝政的權利。

別說諸葛亮,他連蔣琬、費禕這些大將軍的權力都沒有。他所受到的掣肘是很大的。當時不只是黃皓對姜維不滿,諸葛瞻這些人,對姜維也是不滿的。

諸葛瞻在綿竹失敗以後,說了一句話:“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說明諸葛瞻除了對黃皓不滿外,對姜維也是不滿的。他認為姜維不聽他的安排,不受他的節制。

姜維勸劉禪殺掉黃皓沒成功後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諸葛瞻

既然朝中很多大臣都和姜維有矛盾,那麼,姜維肯定會想,就算黃皓在劉禪面前說壞話,劉禪不予理會。但是,其他大臣會不會也在劉禪面前說壞話呢?說得多了,劉禪還會相信他嗎?所以這個禍他不能不避。

四是姜維必須考慮在糧草上被黃皓使絆子。

姜維在前方北伐,後方糧草各方面,是由朝廷負責的。如果黃皓在劉禪面前說,姜維其實用不了那麼多糧草,他在誇大軍情,那姜維的後勤保障就肯定跟不上。所以,姜維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糧草問題,因此他才把軍隊拉去屯田。

事實上,姜維的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姜維發現鍾會在關中治兵。給劉禪說,讓劉禪派軍守住陽安、陰平等地方的時候,黃皓就在劉禪面前說,魏軍根本就不會來。劉禪於是沒有派兵去守,從而造成魏將鄧艾就從陰平打過來,讓蜀漢遭遇了覆滅的悲劇。

TAG: 劉禪姜維黃皓大將軍延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