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武狀元留下一首詩,揭示了靖康之恥不為人知的婦女遭遇

北宋靖康年間,金軍攻破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並擄掠數以萬計的北宋婦女,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這就是大宋歷史上最恥辱的事件——靖康之恥。沿途及到達到金朝京師會寧府後,被擄君臣百姓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很多人不堪侮辱自絕而死,而其他人則屈辱的活著。《呻吟語》引《燕人麈》記載說:“天會時掠致宋國男、婦不下二十萬,……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由此可以想見當時這些婦女的處境。曾經陷落北方的南宋詩人潘文虎,目睹她們的慘狀,寫下一組詩,揭示了她們處境的尷尬與無奈。下面是這組詩中的其中一首。

北宋武狀元留下一首詩,揭示了靖康之恥不為人知的婦女遭遇

為被虜婦作其四

宋潘文虎

鵓鴣鴣,鵓鴣鴣,帳房遍野相喧呼。

阿姊含羞對阿妹,大嫂揮淚看小姑。

一家不幸俱被虜,猶幸同處為妻孥。

願言相憐莫相妒,這個不是親丈夫。

這首詩大意是:斑鳩一遍一遍的叫著,只見原野上蒙古包一座挨著一座。蒙古包前姐姐羞愧地對著妹妹,大嫂含著屈辱的眼淚看著小姑。她們本是一家人,不幸全被金兵所擄,而幸運的是她們沒有被分開,又成為同一個人的妻奴。希望我們互相關愛不要互相嫉妒,要知道我們為了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那個男人不是我們的親丈夫。

北宋武狀元留下一首詩,揭示了靖康之恥不為人知的婦女遭遇

潘文虎,字叔山,生卒年不詳,永嘉縣昆陽鄉人,北宋靖康元年(1126)武狀元。有學者根據潘文虎的同鄉、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許及之的《送潘德久都幹為賀生辰使屬》一詩中“乃翁舊取燕山第,子恰從人去使燕”兩句,認為潘文虎曾經陷落北方,在燕京考取武狀元,而後自拔南歸宋朝。由此說明,潘文虎是有機會了解被擄到北方百姓情況的。

潘文虎以《為被虜婦作》為題,共寫四首詩,分別以四種鳥的鳴聲起興,描述了浙東一家婦女被金兵所俘虜、被迫北行和在北方的悲慘情景。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北宋武狀元留下一首詩,揭示了靖康之恥不為人知的婦女遭遇

這首詩首聯先以斑鳩鳴叫起興,“帳房遍野相喧呼”一句既寫出了金兵數量之多,暗示了他們的強大,也為下文埋下了伏筆:在這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奴役之下,這些手無寸鐵的柔弱女子又能怎麼辦呢。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只能忍受。頷聯兩句,寫一家人被擄掠到此,人人身不由己,姐姐無力保護妹妹,大嫂只能含淚看著小姑受委屈。然而她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屈辱的活著!情與淚,悔與恨,滲透在字裡行間。然而,在這樣的處境中,誰又能解救她們,誰又能幫助她們,真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怪只怪大宋朝廷太無能,嘆只嘆大宋男兒太懦弱。

北宋武狀元留下一首詩,揭示了靖康之恥不為人知的婦女遭遇

以下兩聯應該是她們的相互安慰之語。頸聯“一家不幸俱被擄,猶幸同處為妻孥”,多麼具有諷刺意味,一家人都成為了異族的階下囚,這是多麼不幸的事啊。但是,與那些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人家相比,卻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們雖然被迫給同一個男人做妻妾,但畢竟還活著,一家人還能夠在一起。魯迅筆下所謂“含淚的笑”不過如此吧,這該是多麼無奈與尷尬的事情,但是又有什麼辦法?所以,精神勝利法在這裡起了作用,尾聯“願言相憐莫相妒,這個不是親丈夫”,就是她們不得已的既是互相、又是自我安慰。

北宋武狀元留下一首詩,揭示了靖康之恥不為人知的婦女遭遇

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慘”字,但我們能夠想到她們有多慘;雖然她們沒說一個“苦”字,但我們看到了她們心中有多苦!整首詩看起來只是平淡的鋪陳描述,但給人的感覺是字字千鈞,振聾發聵,在平淡的背後是聲聲淚,字字血。這是詩人的控訴,這是歷史的吶喊,它在警醒世人,悲劇不能重演,歷史不能再現。這就是我們今天讀這首詩的意義。對於這首詩,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刪除。

TAG: 文虎她們這首小姑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