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公元670年,唐與吐蕃為爭奪龜茲、疏勒、于闐、焉耆四鎮,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開戰。唐將薛仁貴取得戰爭優勢後,副將郭待封的擅自行動,唐軍由勝轉敗。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戰爭是由吐蕃最先挑起的。不久之前,吐蕃大相(相當於宰相)贊悉若任命其弟論欽陵攻打鄰國吐谷渾,論欽陵攻佔吐谷渾後,隨後在當地駐紮,並把侵略目標轉向了唐朝控制的西域。

在完成了充分的軍事準備後,論欽陵率領四十萬吐蕃軍隊入侵併攻佔了唐朝控制的安西四鎮。吐蕃其實早有侵略唐朝的野心,自松贊干布立國後,吐蕃就不斷擴張勢力,唐太宗就曾為了緩和與吐蕃的關係,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可事到如今,雙方還是開戰了。

吐蕃入侵的訊息傳到長安,唐廷君臣決定不再放任吐蕃妄為,決定對其用兵。同年四月,唐廷以大將薛仁貴為行軍大總管,以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領兵五萬出征。

唐廷出兵的目的,是想讓吐蕃再次臣服,並幫吐谷渾復國。唐廷君臣認為,吐蕃大舉入侵西域,國內必然空虛。西域關鍵地理位置在吐谷渾,薛仁貴只要拿下吐谷渾,便切斷吐蕃與西域四鎮的聯絡,進可直搗吐蕃都城邏娑(今拉薩),退可奪回安西四鎮。

被唐朝寄予厚望的薛仁貴率軍經過部州,來到了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身經百戰的名將薛仁貴深知吐蕃軍兵多將廣,而且全都以逸待勞,唐軍只有速戰速決,才能取得戰鬥勝利。此時唐軍攜帶的輜重車馬過多,容易喪失戰機,於是薛仁貴留下副將郭待封,命其率軍兩萬在地勢寬闊平坦的大非川設定營柵、安置物資,並在此處修築工事。

佈置好這一切,薛仁貴便率主力,輕裝奔襲吐蕃。唐軍和吐蕃軍隊在河口遭遇,吐蕃軍猝不及防,被薛仁貴率領的唐軍主力大敗,傷亡不少,牛羊也損失萬餘頭。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薛仁貴乘勝進佔烏海城,以待後援。可誰知薛仁貴前腳剛走,副將郭待封便擅自行動,提前率領後繼部隊帶糧草輜重出發。郭待封是唐朝開國名將郭孝恪之子,正是仰仗著父親的名氣,他才有底氣不服薛仁貴的管制一意孤行。

郭待封的這一輕舉妄動正中吐蕃軍隊下懷,他擅自率軍攜帶糧草跟進,但是卻沒能及時和主力部隊會合,成了一支孤軍。吐蕃將領論欽陵看準了郭待封犯下的錯誤,以二十餘萬大軍全力進攻郭待封所部,郭待封大敗。

此時的薛仁貴正在河口、烏海與敵人的增援部隊作戰,分身乏術,根本來不及救援。郭待封抵抗不住吐蕃進攻,糧草盡失。失去了糧草輜重的唐軍情勢急轉直下,唐軍面臨著彈盡糧絕的境地。薛仁貴聞訊,只得率軍急退至大非川堅守,避免被南北兩路吐蕃軍合圍。

退回大非川的唐軍,憑藉先前設立的工事和剩餘的一些糧食,與吐蕃軍隊形成了對峙局面。此時已是六月中旬,雖然唐軍經歷了一些損失,但精銳部隊尚在,就軍隊的實力而言,並不弱於吐蕃軍。但就在此對峙期間,吐蕃各路援軍卻陸續趕到,集齊了四十萬大軍,將大非川上的唐軍團團圍困,並在營前挑戰,逼迫唐軍決戰。

唐軍在薛仁貴帶領下多次與吐蕃軍激戰,由於無險可據,更兼糧草供應短缺,薛仁貴率軍堅持作戰到八月,眼看寒冬將至,不得不主動和論欽陵談判,雙方約定停戰、唐軍退兵。

至此,唐與吐蕃的大非川之戰落下帷幕。戰後,吐蕃軍佔據了青海西部,吐谷渾也被併入吐蕃。此後,唐蕃間衝突頻仍、連年用兵,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675年,狄仁傑被調入長安任大理寺丞,首次充任京官,由此成為影響唐代政局的關鍵人物。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狄仁傑是透過科舉中明經考試步入仕途的,首任的官職是汴州判佐,也就是州一級的司法工作人員。因為政績突出,狄仁傑得到了工部尚書閻立本的賞識推薦,被提拔到大理寺任職。

大理寺是唐代國家的最高司法審判機關,負責審判斷罪之事。唐朝的大理寺下設有監獄,用來關押待審的罪犯,如果大理寺審案遲滯或疑難案件較多,監獄往往就會人滿為患。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狄仁傑到大理寺上任後,碰到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大理寺積壓舊案頗多。但狄仁傑不辭辛勞、日以繼夜,一年之內就將歷年積壓的舊案審理一清,這些案子前後共涉及一萬七千人,卻沒有一個人喊冤叫屈,一時之間狄仁傑名聲大振。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狄仁傑擔任的大理寺丞,地位其實並不算高,官品僅僅是從六品上,但卻是個很重要的職位,

因為大理寺丞負責審理案件、給犯人定罪,關係著整個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狄仁傑在這一職位上做出如此了驕人的成績,令當時的人們都稱道不已。

很快,狄仁傑又面臨新的工作難題。唐朝對官員有較嚴格的考課制度,每年考核一次,稱小考,三四年舉行一次大考。有一年年終考課,狄仁傑被大理寺評為中上,大理寺將考核結果上報給負責考課工作的尚書右僕射劉仁軌,但劉仁軌卻把狄仁傑的考評結果返了回去。

劉仁軌認為狄仁傑剛進大理寺,而且只是小小的大理丞,能做出多大的成績?給狄仁傑中上的評定等級,實在是太高了。但為了解決心頭疑惑,劉仁軌找來時任大理卿張文罐瞭解情況。

面對劉仁軌的疑惑,張文罐給予了狄仁傑極高的評價。張文罐說整個大理寺裡,要說誰最能抓住案件審理的精髓要義,那一定是狄仁傑,狄仁傑自己一年就斷了一萬七千個人的案子,破了大理寺的記錄。

張文罐是唐初著名法官,以斷獄精當聞名於世。聽到張文罐如此評價狄仁傑,劉仁軌才相信狄仁傑才能卓著、與眾不同,還特意給狄仁傑提高了一個等級。

狄仁傑在擔任京官的第一年,就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政績,使他很快就嶄露頭角,為以後仕途的通達,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劉仁軌此時官居從二品,是朝廷核心決策層的重要成員,狄仁傑進入了政治核心人物的視野之中。不久之後,又一件事情讓狄仁傑名聲大噪。

昭陵斷案,則直接讓高宗看到了狄仁傑的斷案和辦案能力與行事作風。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左監門衛中郎將範懷義負責守衛唐太宗昭陵時,因陵園面積廣大,分辨不清哪棵樹在陵園的範圍內,失誤砍伐了昭陵的柏樹。唐高宗以孝道聞名,得知父皇陵園的柏樹被伐,怒不可遏,下詔逮捕了權、範二人,送大理寺嚴加懲處。大理寺審理後,依法判處二人免官,高宗卻認為處罰的太輕,要求判二人死刑。

皇帝的命令違背大唐律的要求,大理寺內竟沒有一人敢於出面抗爭。狄仁傑上表反對說,依照大唐法律,權善才、範懷義二人罪行最多是免官、不應該被處死,如果陛下堅持判處二人死刑,人們會認為兩個將軍的性命,還不如一棵樹重要。

在狄仁傑的據理力爭下,唐高宗回心轉意,權、範二人倖免於死。後來唐高宗冷靜下來,說自己發現了狄仁傑這樣一個好法官,並下詔命史官將此事寫進了國史。

透過此事,唐高宗對狄仁傑的膽識和才華更加賞識,授予狄仁傑侍御史之職。侍御史與大理寺丞雖然都是從六品下的官員,但侍御史掌握著糾察百官的權力,職責更加重要。

狄仁傑在侍御史任上忠於職守,多次向高宗進諫,在朝廷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公元683年,唐中宗李顯繼帝位,尊母后武則天為皇太后,朝中大事都聽命於武則天。李顯試圖重用皇后韋氏親族,組成聽命於自己的政治集團,但因此觸怒武則天,被廢為廬陵王。

唐高宗李治在洛陽駕崩後,太子李顯登基,是為唐中宗。登基後的李顯想大張旗鼓地乾點事情,但他環顧四周,從中央到地方,從文臣到武將,沒有一個不是母后武則天的心腹。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李顯認為只有尋找到自己的心腹,才能幹一番大事業,於是他決定在高層官員中安插一批自己的親信。李顯最先想到

能幫助自己的人,是皇后韋氏。

韋皇后對李顯說,陛下要壯大實力,就要用可以信賴的人,我的父親韋玄貞可以幫助陛下成就大業。在韋皇后的勸說下,李顯將目光投向了韋玄貞的身上。但因為韋玄貞原來的官品太低,只是一個參軍,李顯就先將韋玄貞提拔為豫州刺史,以便於接下來為他升官。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刺史在唐朝是封疆大吏,級別是從三品,只比宰相低一級。李顯和韋皇后的動作被武則天看在眼裡,但武則天沒有立即干涉,她在一旁默默觀察著,想看看新皇帝真實的想法。

可李顯剛提拔岳父韋玄貞為豫州刺史不久,就提出再次提拔韋玄貞為侍中,到朝中來做宰相。這個舉措惹怒了顧命大臣宰相裴炎,他覺得韋玄貞當了宰相,自己就會受到冷落,於是堅持反對皇帝提拔韋玄貞做侍中,說皇帝這樣做是任人唯親的昏君行為。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李顯再三催逼,裴炎就是不肯受命,不願起草任命韋玄貞為侍中的詔書。李顯大怒之下說,天下事情是朕說了算,朕要是願意,可以把整個國家都送給韋玄貞,何況一個小小的侍中!

裴炎聽了這句話,當著皇帝的面沒有說什麼,但他私下去找武則天。武則天一直考慮穩固自己手中的權力,從而避免皇帝把自己架空,聽了裴炎的報告,認為可以藉此廢黜李顯。

不久之後,武則天打破唐高宗時期雙日不上朝的慣例,召集文武百官到洛陽官的正殿乾元殿上朝,準備宣佈廢除李顯皇位的命令。大臣們心裡都清楚將有大事發生,朝堂一片寂靜無聲。

但皇帝李顯卻一直被矇在鼓裡,他仍是一頭霧水地端坐在皇位上,不知道坐在乾元殿垂簾聽政的母后,到底有什麼大事要宣佈。

正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中書令裴炎帶著羽林軍將士衝進朝堂。裴炎當眾宣佈說,太后有命,因為皇上徇私誤國,將其貶作廬陵王。

(唐朝那些事)大非川之戰 狄仁神探的崛起 李顯被廢

李顯驚訝到了極點,一時間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裴炎話聲剛落,幾名羽林軍就從殿角跑上來,將李顯從皇帝的座位上拉了下來。李顯一邊掙扎一邊大聲問武則天,我有什麼罪?武則天呵斥李顯說,你想把國家都送給韋玄貞,這難道還不是有罪嗎?李顯無以應對。

就這樣,繼位才三十多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

TAG: 狄仁傑李顯吐蕃大理寺薛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