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導語:在中國近代史上,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是繞不開去的兩個人物。張作霖出生貧苦,憑藉自己的努力,在亂世之中創下一番基業,被稱為“東北王”,鎮守東北幾十年。但令張作霖沒想到的是,1925年12月中旬,他統治之下的東北,爆發了一場內戰,差點把他趕出東北。

這場內戰,交戰雙方打出的旗號都是“張學良”。雙方一個是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另一個是張作霖的手下郭松齡。郭松齡不僅是張作霖的手下,而且還是張學良的授業恩師。張學良對這位老師非常敬佩,感情非常深厚。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一、郭松齡此人

郭松齡出生在清朝末年的瀋陽市,從小就見到日俄在中國的土地上發動瓜分中國土地的戰爭,這讓他從小埋下了革命救國的種子。1911年,郭松齡加入同盟會,不久回到東北密謀推翻清廷,卻因訊息意外走漏被捕,被推往刑場斬首示眾。

在他即將被斬首時,一名名叫韓淑秀的女生,因為同情革命黨,謊稱郭松齡是自己的未婚夫,此次回來是和自己完婚的。這番說辭打動了當時的總督,救下了郭松齡。韓淑秀因此事與郭松齡相識相戀,最終結為夫妻。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二、與張學良相識

郭松齡在1918年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後,經同學引薦,加入東北陸軍講武堂擔任戰術教官。在這裡,郭松齡遇到了張學良。張學良是張作霖最看重的兒子,但郭松齡對他非常嚴格,在教學戰術的同時,他不斷勸說張學良要立志救國,改革東北軍隊中的不良作風。

張學良非常尊敬郭松齡,兩人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張學良的支援下,郭松齡對自己手下的東北軍進行了“淘汰兵痞”、“進行愛國教育”等一系列改革,自己以身作則,對手下士兵不打不罵,軍中面貌煥然一新。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三、第一次出走

郭松齡雖然能力出眾,但性格上孤僻自傲,有些自以為是,這也是他後來和張作霖翻臉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第一次直奉大戰時,郭松齡和張學良的兩個旅,阻擋了吳佩孚進軍山海關,這讓兩人看到了軍隊改革的作用。

第二次直奉大戰時,張學良提議由郭松齡率領5個團在側面進行增援,郭松齡的同僚韓麟春因此對郭松齡冷嘲熱諷,說他可以藉此輕鬆立功。郭松齡受不得刺激,一怒之下違抗軍令,帶走了自己手下的5個團,前往山海關,打算從山海關正面打過去,讓同僚閉嘴。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郭松齡的這一做法,徹底打亂了張學良的作戰計劃。為了追回老師,張學良趕緊去追,終於在九門口追上了郭松齡。面對張學良的質問,郭松齡意識到自己臨陣抗命對整個軍隊的危害,調轉方向,一鼓作氣攻下了秦皇島。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三、矛盾激化

郭松齡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立下的功勞,引起了奉系軍閥中楊宇霆的不滿。一直以來,奉系內部分為三派,一派是跟著張作霖最早起兵的元老派,一派是楊宇霆為代表的留日“士官派”,還有一派是郭松齡為代表的“講武堂派”。三派一向不和,互相爭鬥不休。

第二次直奉大戰後,張作霖論功行賞,打算讓郭松齡擔任安徽督軍一職。但楊宇霆也想要這個位置。張作霖思量半天后,覺得把郭松齡留給自己的兒子張學良去提拔,會更好,因此最終把安徽督軍這一職位給了楊宇霆。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但楊宇霆的能力實在配不上這個職位,在孫傳芳打過來的時候,楊宇霆居然毫無對策,從澡堂裡狼狽出逃。張作霖當即命令楊宇霆出兵阻擊孫傳芳,給楊宇霆善後。郭松齡對此非常不滿,一氣之下,他帶著妻子韓淑秀去了日本,想遠離奉天的是是非非。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四、起兵反叛

在日本,郭松齡無意中得知了張作霖和日本的秘密條約,條約內容包括承認日本在滿蒙的特權、將間島行政權讓給日本等,作為交換,日本支援張作霖發動第三次直奉大戰。郭松齡回國後苦勸張作霖,不要答應日本人,不要再發動內戰,但張作霖並沒有答應。

1925年5月,日本在國內槍殺中國工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與此同時,張作霖卻幫著日本人,在青島鎮壓工人運動,製造了“青島慘案”。這兩件事情,讓郭松齡憤怒到了極點。1925年11月底,郭松齡打出張學良的旗號聲稱要剷除楊宇霆,擁護張學良上位。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張學良得知此事後,大為震驚,立刻寫信給師母韓淑秀,讓她幫忙勸說老師,停止行動。但郭松齡已經不願回頭,帶著手下的7萬大軍,一路向奉天進軍。張作霖命令張學良,和郭松齡正面交鋒。無奈之下,這對亦師亦友的師生,在戰場上不得不拼個你死我活。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五、兵敗被殺

起兵之初,郭松齡一路高歌勝利,張作霖都在收拾東西打算逃亡北京了。就在此時,日本人出手幫助了張作霖。因為日本人曾經派人和郭松齡密探,要郭松齡支援“日奉密約”,被郭松齡嚴詞拒絕。同樣,日本人也找了張作霖,張作霖同意了。

鑑於此,日本人幫助張作霖攻打郭松齡的軍隊,在滿蒙鐵路阻擊郭松齡,並派空軍轟炸郭松齡後方。與此同時,張學良又從黑龍江和吉林抽調了大量兵力,郭松齡兩面被夾擊。1925年12月中旬,師生雙方在巨流河展開了最後的決戰,郭松齡最終失敗。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起兵失敗後,郭松齡非常明白等待自己的是什麼。他留下遺言,表示自己為國而死,死而無憾。夫人韓淑秀從容追隨,也無遺憾。夫婦二人在1925年12月25日上午被槍殺,死後被曝屍三日,死狀極慘。張學良見到照片後心痛不已,命人立刻燒燬了照片。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六、反叛影響

郭松齡這一次的起兵叛奉,影響非常巨大。他導致當時實力最強的奉系軍閥直接因為這一場內戰實力消耗嚴重。客觀上,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都和他這次反叛有一定的關係。

因為他和張學良的私人關係,使得張學良把他的死怪罪到了楊宇霆身上,激化了張學良和士官派之間的矛盾。後來張學良設兵誘殺楊宇霆,被很多人認為是“為師報仇”。郭松齡的反叛,標誌著奉系軍閥從強大走向衰落。

郭松齡手握7萬大軍反對張作霖,兵臨城下,為何又失敗了?

總結:很多人認為郭松齡的這次反叛,原因在於他的性格衝動,心胸狹隘。但其實不然。郭松齡和張作霖、楊宇霆等人之間的矛盾,最大的原因在於理想信念不同。

張作霖、楊宇霆等人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郭松齡看重的是國家命運。他曾寄希望於張作霖和張學良,希望透過改革實現東北地區面貌的煥然一新,但發現此路不通時,他只能選擇用武力實現自己的強國之夢。

TAG: 郭松齡張學良張作霖楊宇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