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丨“二舅”的腿不確定是不是打針打殘的,但不少人的耳朵卻是打針打聾的

較真要點:

1

“二舅”下肢癱瘓和打屁股針的關聯無法確認,但是,除了可能導致下肢殘疾外,注射帶有耳毒性的藥物還可能引起耳蝸或前庭損傷,從而造成耳聾或前庭功能障礙,也就是藥物性耳聾。這個藥物副作用影響了一代人。

2

小兒發燒多數是由病毒引起,盲目打抗生素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有很多不良反應。大家要建立安全用藥意識,一定要有明確的感染指徵才用抗生素,避免讓悲劇發生。

查證者:謝望時丨藥理學碩士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這大概是這幾天最催人淚下的一條影片。

較真丨“二舅”的腿不確定是不是打針打殘的,但不少人的耳朵卻是打針打聾的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影片截圖)

二舅活得平凡但是高貴,身體有缺陷但精神無比富足。

圍繞著改變命運的那4針屁股針,二舅的下肢癱瘓成了迷,有人說是青黴素注射液中的輔料苯甲醇導致的臀肌攣縮;有人說是屁股針注射導致的坐骨神經損傷;也有人說二舅是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的倖存者。

確切的病因是什麼,現在已不可考證,也可能不再重要。

相比於肢體上的殘缺,有一群和二舅同時代人的命運則更加苦澀。他們打完針後的幾十年在無聲中度過,即使是現在,仍抱著一絲期望,期望治療後重獲新生,他們就是藥物性耳聾的受害者,被藥物按下靜音鍵的人。

較真丨“二舅”的腿不確定是不是打針打殘的,但不少人的耳朵卻是打針打聾的

(線上問診平臺關於“打針導致耳聾”的提問)

藥物性耳聾——一個被忽視的聽力殺手

藥物性耳聾,是指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引起耳蝸或前庭損傷,從而造成的耳聾或前庭功能障礙。

2016年,央視CCTV1綜合頻道,播放了一則兒童公益廣告。影片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釋出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0000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

較真丨“二舅”的腿不確定是不是打針打殘的,但不少人的耳朵卻是打針打聾的

(央視公益宣傳片《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兒童要用兒童藥》畫面)

而在50年前,這個資料只會更高。當時國內醫學界有句俗語:“四環素毀了一代人的牙齒,鏈黴素(泛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聾了一代人的耳朵”。

鏈黴素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中的一種,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推動,鏈黴素是第二個被投入臨床使用的抗生素,主要針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抗菌作用。第一個投入使用的就不用說了,是家喻戶曉的青黴素,主要針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抗菌作用。

但兩個抗生素都對引起燒傷(戰場上比較常見燒傷)創面感染的銅綠假單胞菌無效,於是,輾轉研究發現了對槍傷、燒傷等戰傷感染均具有良好作用的慶大黴素(也屬於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的出現不僅彌補了青黴素和鏈黴素的不足,還不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在上世紀70-80年代得到廣泛應用。

具體來說就是,50年代到60年代末,以鏈黴素及雙氫鏈黴素為主;70年代以來,以慶大黴素及丁胺卡那黴素為主。這些藥物都是氨基糖苷類藥物,都具有該類抗生素特有的毒性——耳毒性和腎毒性。

其中腎毒性通常不嚴重和可逆,但耳毒性則往往不可逆,所以,由藥物所致的感音性藥物性神經性耳聾是影響兒童正常生長髮育和後天致殘的重要因素。

二舅今年66歲,在70年代剛好讀初中,那個年代高燒,基本都會被送去打針,打針很多時候就打抗生素(尤其是應用廣泛的慶大黴素)。但小兒發燒多數是由病毒引起,盲目打抗生素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有很多不良反應。

某些醫生在缺乏瞭解的情況下,或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或在“雙保險”思想指導下,除了用普通藥物外,基本上都順便將抗菌藥物配合使用。這樣的結果,一是浪費醫藥資源,二是增加病人經濟負擔,三是帶來不良後果,如藥物性耳聾等。

大家還記得《千手觀音》嗎?你可曾想到21位表演節目的聾啞演員中,有18位是由於藥物使用不當造成的,那個年代的悲劇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導致藥物性耳聾的藥物有哪些?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研究發現,耳聾性藥物不僅限於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還包括其他抗生素、大劑量靜脈用袢利尿劑及化療藥物(如順鉑)等,許多此類藥物相關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為永久性的。

氨基糖苷類:

所有氨基糖苷類藥物都有耳毒性。耳蝸毒性的相對順序為慶大黴素>妥布黴素>阿米卡星>新黴素。存在某些線粒體基因突變的個體有遺傳易感性,即使在接受低劑量氨基糖苷類藥物時也會發生耳毒性。

其他抗生素:

大環內酯類(紅黴素、克拉黴素和阿奇黴素)、萬古黴素和四環素,這些藥物對腎功能受損的患者可能有更顯著的耳毒性作用。

化療藥物:

許多化療藥物可引起聽力損失。最常見的是順鉑、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博來黴素和氮芥。耳毒性最嚴重的是順鉑,使用該藥的患兒中順鉑所致聽力損失的發生率為10%-26%。

水楊酸鹽類: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可導致聽力損失,但停藥後可逆轉。目前認為其病因是酶抑制,僅發生在使用極高劑量時(如阿司匹林6-8g/d)。

其他藥物:

抗瘧藥(如奎寧和氯喹)可引起聽力損失和耳鳴,但與水楊酸鹽一樣,這些影響通常可逆。大劑量靜脈用袢利尿劑是暫時性聽力損失和耳鳴的另一種原因。如果患者同時使用其他耳毒性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藥物),則風險增加。

得了藥物性耳聾可以治好嗎?

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確切的方法來改善聽力損失。

必要時可以藉助擴音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來輔助聽力。人工耳蝸是透過手術植入的裝置,它們繞過受損的內耳,直接向聽覺神經發送訊號,耳後的小麥克風拾取聲波並將其傳送到頭皮下的接收器。接收器向聽覺神經發送脈衝,這些訊號被感知為聲音並讓人聽到。

較真丨“二舅”的腿不確定是不是打針打殘的,但不少人的耳朵卻是打針打聾的

另外,由藥物導致平衡問題的孩子可以在物理治療師或前庭治療師的幫助下,接受平衡療法或前庭康復。

藥物性耳聾會遺傳嗎?

部分會遺傳。

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耳毒性的發生有遺傳傾向。一些具有耳毒性遺傳易感性的家族中,研究者發現了小(12S)核糖體RNA基因的點突變。突變的人類RNA能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高親和力地結合,而野生型人類RNA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完全不結合。

所以,對於有藥物性耳聾家族史者,不用或慎用有損聽力的藥物,尤其是外婆、母親、姨母、舅父等母系親屬中有某種藥物致聾者,屬於家族聚集性高敏感性物件。

普通人有沒有必要進行耳聾基因篩查?

有家族史的建議做,沒有家族史的普通人可以不做。

因為導致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耳毒性(聽力損失)易感性的12S核糖體點突變相對罕見,進行常規篩查或者在大多數實驗室中開展這些診斷性檢查在經濟上不太划算。

如果需要用氨基糖苷類,怎麼預防藥物耳毒性呢?

在一些臨床治療中,氨基糖苷類仍是強有力的治療工具,對於存在潛在風險但又需要用到此類藥物的時候,建議如下:

1、給予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之前,進行遺傳篩查。不過,目前還沒有市售的快速篩查方法能夠在臨床上相關的時間段給出結果。所以,患者個人史和家族史仍是預防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耳毒性最有用的手段。

2、接受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進行聽力測試。耳聲發射可反映耳蝸外毛細胞的功能狀態,是檢測氨基糖苷類藥物所致外周聽覺系統損傷早期影響的敏感指標,在耳毒性藥物治療期間可能有助於監測耳蝸功能。

3、一日1次給藥以及仔細監測血藥濃度。

而對於需要革蘭陰性細菌覆蓋且個人史或者家族史提示有耳毒性風險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已有肝腎疾病、聽力損失等人群,安全起見,建議使用其他抗生素作為替代。

最後,期望大家建立安全用藥意識,別再讓悲劇在我們的下一代身上重演。

參考文獻:

1。 央視公益宣傳片《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兒童要用兒童藥》

https://v。qq。com/x/page/x0327fdacw3。html

2。 Uptodate:兒童聽力損失的病因

3。 Uptodate: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腎毒性與耳毒性的發病機制及預防

4。 王勝資,張斌,譚明,孫紅。藥物性耳聾現狀調查及基因分析[J]。上海醫科大學學報,1999(02):78-79。

5。 Kenna, M。 A。 Genetic testing for pediatric hearing loss: no time to waste。 Hum Genet 141, 315–317 (2022)。

TAG: 糖苷氨基毒性耳聾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