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頭暈,時而暈倒?當心是頸動脈在“求救”!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韓文青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圖文無關

“原本以為看腿疼的毛病,沒想到發現了這麼嚴重的問題。”來自佛山地區的患者陳伯(化名)近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簡稱“廣醫一院”)接受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將堵塞住為大腦供血的“要道”進行了疏通,解決了困擾他兩年多的頭暈目眩、時不時暈倒的問題,更預防了腦卒中的發生。

頭暈症狀是頸動脈狹窄的“警報”

陳伯覺得走路腿發沉,走一段就得停下來休息一陣子,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了的緣故,偶然在新聞中看到一則報道,描述的症狀和他幾乎完全相似,遂前往廣醫一院做檢查。趕緊在網上預約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門診號。

經常頭暈,時而暈倒?當心是頸動脈在“求救”!

廣醫一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接診後給陳伯詳細做了檢查,發現他的腹主動脈、雙髂動脈都有不同程度的堵塞,導致下肢供血不足,從而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也就是常說的走路腿發沉發冷、走路疼痛難忍,休息一段時間又感覺好一點,但是卻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

鑑於這種情況,王海洋建議他可以透過介入手術的方式重新開通血流,但考慮到老人家年紀較大,在進行術前評估時,竟然發現另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頸動脈斑塊導致頸動脈嚴重狹窄,右側全部閉塞,左側及鎖骨下動脈也都重度狹窄。

一般來說,斑塊本身不會“跑來跑去”,或者“掉下來”,但如果是不穩定斑塊或者發生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血栓就有脫落風險,而發生在頸動脈的斑塊相對來說更加危險,這是因為頸動脈的血供是向上腦部的,如果堵住了給大腦供血的通道,或者血栓脫落隨血液“跑”到了腦血管,就會導致腦卒中的發生,後果十分嚴重。

經常頭暈,時而暈倒?當心是頸動脈在“求救”!

根據病變嚴重程度,頸動脈斑塊的治療一般分為藥物、介入和手術治療三種方式,通常情況下,如果堵塞超過70%,即使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也需要考慮介入或外科治療,而陳伯的右側頸動脈血管已經幾乎完全閉塞,左側也堵塞了75%,“這麼嚴重的斑塊狹窄,已經影響了腦供血,可能會出現一過性視野黑蒙、短暫的失語、運動功能出現障礙等症狀。”

此時,陳伯才想起來,他兩年前開始出現頭暈症狀,而且還暈倒過一次,到當地醫院檢查一直沒有找到原因,以為是高血壓的影響,“其實,這就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訊號’,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要高度警惕頸動脈狹窄問題。”王海洋建議,當務之急是先要把頸動脈開通,以免出現腦卒中等不可逆的後果。

而就在住院等待手術期間,陳伯又暈厥了一次,經過神經內科專家會診之後確定排除腦梗問題,但再一次證實了醫生的推測,必須要儘快手術了。

“無支架化”手術保證血流暢通無阻

在制定手術方案的時候,考慮到患者的雙髂動脈和腹主動脈都有堵塞,無法實現從下肢穿刺進入頸動脈進行介入手術,王海洋非常強調“無支架化”理念,能保留自身血管的功能對患者日後的生活質量和降低複發率都有較好的效果。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被國內外稱為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卒中的“金標準”。

經常頭暈,時而暈倒?當心是頸動脈在“求救”!

據悉,此類手術安全性更高、併發症少,而且費用也相對較低。

徵得患者本人和家屬同意之後,7月20日,王海洋帶領團隊在廣醫一院大坦沙院區為他開始了這臺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手術過程中,透過頸動脈一條7cm的小切口,用特殊工具將附著在血管內壁上的斑塊一點一點剝離下來,由於老年人血管相對更加脆弱,這需要主刀醫生極其精細地操作。

這期間,為了保證大腦供血以免發生術中意外,王海洋採用一條臨時轉流管,將頸動脈近心端的動脈血繞過手術操作部位轉流到頸內動脈遠心端,保證手術過程中大腦血供不中斷。也給醫生充分的時間去進行手術操作。順利將斑塊取出之後,王海洋還為患者進行了血管修補,利用一塊小小的補片將頸動脈的管腔擴大,可以保證日後血流的暢通無阻。

術後,陳伯在重症監護室度過了關鍵的一夜,次日便轉回普通病房,他自己感覺頭腦清爽了很多,對醫生的技術讚不絕口,決定等康復之後要把下肢的問題也儘快治好。

醫生提醒,廣大中老年朋友要注意抽菸對血管的危害,想要獲得健康的血管和良好的生活質量,首先要戒菸限酒,如果確診高血壓要規律服用降壓藥物,同時也要定期體檢覆查。

“60歲以上人群多多少少都會有頸動脈斑塊或者內膜增生的問題,建議大家要定期篩查頸動脈,清淡飲食,適當運動,發現疾病及早治療,頸動脈保養得好,可以降低50%-80%腦卒中的發生。”王海洋說道。(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責編 | 王沫依

校對 | 李紅雨

TAG: 頸動脈斑塊手術陳伯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