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怎麼辨別是寒溼還是溼熱?

現在的人,十之六七有溼氣,特別是進入中年後,許多人都受到中年發福的困擾。男的,明明年輕的時候玉樹臨風,年紀漸長之後,怎麼肚子會像吹了氣的氣球,越漲越大,越來越圓滾滾,活生生成了土肥圓。而女的,以前身材苗條,穿啥啥好看,現在全身卻好像麵粉發酵一樣,越來越鬆軟,摸哪哪都是肉,衣櫃裡的衣服過兩三年就得替換一遍。

隨之,減肥大軍出現。有些人以為自己長得胖是因為吃得太多造成脂肪堆積,於是拼命節食,他們相信,碳水化合物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於是光吃菜,把主食給戒了。或者以水果代替正餐的,吃各種不知道什麼成分卻被吹上天的代餐粉的。

過分一點的,直接吃主要成分為瀉藥的減肥產品,把自己折騰得死去活來。

然而,無論是節食還是吃減肥藥,雖然暫時看著似乎能把體重減下來,時間長了,對身體造成傷害不說,關鍵是一停下來,體重就拼命反彈,比沒減之前還要重,倒是養肥了一群做減肥生意的商家。

於是,他們又去網上搜了一圈,發現自己找到了肥胖的真正元兇,那就是溼氣!

這下好了,各種祛溼茶,排溼湯安排起來,這回該一擊即中了吧?

錯!雖然中年後身體發福是跟溼氣有關,象但溼氣可分為好幾種,不仔細辨別自己身上的是何種溼氣,盲目地祛溼,沒效果就算了,嚴重的,可是會讓溼氣越來越重的。

下面,就讓我們瞭解一下,到底溼氣有哪幾種,以及它們應該怎麼去除。

首先是寒溼。寒溼寒溼,大家從字面意義上也可以看出來了,就是溼氣遇到寒氣。我們每天的飲食需要透過脾的運化生成津液氣血,上輸肺臟,再由肺臟對氣的輸布送到我們身體各處,營養我們的五臟六腑,代謝出來的水分則透過小便,汗液或者鼻子撥出的氣排出。

如果我們五臟六腑有寒氣,則氣血津液的運化,輸布,膀胱的氣化功能都會減弱,水分的利用和代謝就出現問題,代謝不出去的水分滯留在身體裡,就成為寒溼。

還有,如果我們總是喝冷飲,吃生冷的瓜果,也會傷到脾陽,形成寒溼。

另一種情況,是天氣寒涼的時候淋雨了,或者經常在不太熱的時候洗冷水澡,則外部寒溼也會進入人體。

那麼寒溼怎麼辨別呢:

首先,看舌象,寒溼的人,有白苔,舌頭溼滑,,舌頭胖大,舌邊有齒痕,色較淡,如下圖:

其次,寒溼的人面色晦暗,蒼白,容易全身無力,不想動,冬天手腳冰涼,容易腹瀉,大便不成形,易粘馬桶,小便清長,色白。

寒溼體質的人,張仲景的五苓散比較適用。也有醫生用溫熱的藥補陽氣來達到化寒飲的方法。另外,要忌吃生冷,多食溫性食物。

溼熱體質,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溼和熱在體內互結。

什麼人容易溼熱?本身脾胃不強,卻還是喜歡在路邊擼串的,吃燒烤,麻辣燙的,大魚大肉的,以及那些常年生活在熱帶潮溼地方的人。

溼熱怎麼辨別?

先看舌象:

溼熱的人的舌頭顏色紅,舌苔黃,舌體偏瘦,如下圖:

此外,溼熱的人有口乾,口臭,面板油,愛長痘痘,大便臭,拉的時候,有時肛門會有火辣辣的感覺,小便比較黃,另外,怕熱,愛出汗。女性白帶經常是黃色的。

溼熱的人該怎麼調理?

可以吃二妙丸或者桑菊飲。

另外,也可以赤小豆,薏苡仁等煮水喝,冬瓜排骨湯等。

另外,如果溼氣在身體裡時間久了,慢慢會被我們身體蒸騰,變成痰,也就是我們說的痰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溼氣像水一樣,水比較容易流動。而痰呢,性子粘膩,更不容易清楚。有些人覺得自己胖了,用了各種除溼的辦法都不見效,就應該要考慮下是不是變成痰溼了。

痰溼的人可以考慮參苓白朮散或者二陳丸,平時煲湯可加陳皮等化痰的藥物。

但切記,無論哪種溼氣,最重要的,平時一定要注意健脾,只有脾胃強了,食物才能被運化,不會變成溼氣停留在我們的體內。

仙女都在看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TAG: 溼氣寒溼溼熱身體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