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到底能不能治病?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灸是中醫外治法之一,傳統中醫五大療法,灸法是起源最早的。

人類擺脫矇昧,走進文明時代的標誌是學會利用火,而人類從學會利用火,就學會了透過“灸”的方法來治療疾病。

艾草,名字就叫艾,是天地給人間的一個大愛,

它是助陽扶正的良藥,卻並不稀少,不光我們在藥店裡都可以買得到,即使您到郊外旅行,也可以看到滿山遍野隨處都是。

採一把帶在身上就可以防蚊蟲,揉爛了聞一聞就可以防治暈車。

其實,艾是我們傳統醫學利用最早,最廣的藥。艾草從性味來說,苦、辛,性溫,走三陰經,肝脾腎三經,《本草綱目》記載“走三陰,透諸經,去百病”。

艾是溫性的,用艾柱點燃的艾火,具有純陽之性,可以很快去除我們體內的寒溼。艾既可外用,也可內服。平時喝茶也可以放幾片艾葉。養生時不能泡多了,味道太苦,如果用來治療肚子痛,寒溼重,多放一把。

艾灸到底能不能治病?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艾是常用的中藥,俗話說: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平常的急症、緩症,疼痛,腹瀉,眩暈,都可以用艾灸來解決。

遇到急症,在打通120之後,等待醫生到來的時候,

就可以先用艾灸來救急。比如心梗,直接灸兩心之間的膻中穴,同時加灸內關穴。

所有的氣脈,得溫則喜,身體的氣機馬上就迴圈起來。

平時肩膀痠痛,怕風,拿兩支艾條,把大椎和肩胛骨縫區域灸一灸,灸完以後拍一拍,灸幾次很見效。

要灸到發潮,一般來說,是先發紅,再發潮,不發潮是沒灸透。當然血虧的人也可能不發潮。

因為寒涼造成的腹瀉,圍著肚臍灸就好了。

灸是非常神奇的治療方式,只是要堅持,時間要長一些。年紀稍長一些,火力不夠,就多灸關元穴,灸半小時到一個小時,

關元在肚臍下四指的位置,還可以緩解尿頻。

牙痛一方面灸疼痛的地方,隔著腮灸,同時也要灸和它對稱的另外一隻手的合谷穴。

合谷穴在虎口的最高點。老年人牙疼,一般是虛火牙疼,把火散開就可以了。

咽炎,鼻炎,都可以灸,主要就灸足三里,別嫌麻煩,每天灸半個小時,灸上一個月,保準好。

艾灸到底能不能治病?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呢?老年的長壽灸就是足三里,常灸足三里,可以長氣血,健脾化溼去痰。

在中醫看來,我們的咽炎也好,鼻炎也好,頭上面的地方,是出陽氣的地方,如果陰氣佔了,陰占陽位了,西醫就說有炎症了,

而在中醫看來,無論是鼻子,喉嚨,還是耳朵,都是溼,灸足三里就可以了。也可以加個中脘。咽炎大部分是溼,鼻炎的話再加一個印堂穴,可以通鼻竅,眼乾澀的人,灸印堂也能緩解。

小孩子貪涼肚子痛,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

切一片姜,用牙籤插幾個眼兒,放上一個艾炷,點燃,直到燃完,點上三次到五次,小孩的肚子痛就好了。隔姜灸對付寒溼特別快,如果小孩子覺得燙,可以稍稍移動移動位置。

喜歡吃冷飲,其實是虛火旺,虛火往上飄就愛吃涼的,然而這樣的人下丹田是虛寒的,是不應該吃冷飲的。

可以隔姜灸,也可以懸灸。一般來說要灸中脘,肚臍,艾草、生薑煮水喝也可以。吃涼的肚子不舒服,大便粘,腹洩,都屬於下焦的寒溼,都可以用艾草和生薑煮水。

姜不去皮。煮水味道不好喝,可以放點紅糖,放點棗。中醫講辛甘化陽。生薑是辛的,艾草性溫,加點紅糖、棗這些甜的,甘的東西,產生陽的能量,對抗寒溼,效果非常好。

TAG: 可以艾草寒溼發潮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