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三陰三陽類推人體臟腑

人與天地相應,皆有三陰三陽六氣,人稟天地之氣而生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

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必然要受到自然變化的影響。而對天地自然變化的認識,《素問-天元紀大論》認為“寒暑燥溼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即天和地之氣的形成都是透過陰陽之氣運動變化而形成的。按照陰陽學說,陰陽之間總是消長進退,迴圈運轉,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由陰出陽,由陽入陰。因此,三陰三陽的運轉總是按一陰(厥陰)齠陰(少陰)鋈陰(太陰)鮃謊簦ㄉ傺簦——齠陽(陽明)鋈陽(太陽)這樣的次序進行,如此週而復始,如環無端。而正是陰陽消長進退的有序變化產生出一年春、夏、長夏、秋、冬季節和風、暑、火、溼、燥、寒六種氣候上的變化。

而人與天地之氣相應,其運動規律與自然界變化必是相通應的。“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靈樞-經別》);“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又《靈樞-經水》雲:“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可知,人體“腰以上”、“腰以下”都如同天地一樣有著三陰三陽變化的六經之氣。

依據五臟位於腰之上下

首先確定陰陽屬性,並以手足命名依《素問-金匱真言論》曰:“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靈樞-陰陽系日月》曰:“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由此可見從五臟所處位置及陰陽屬性推知五臟有陰陽之分,心、心包絡(心之包絡)、肺屬於陽,肝、脾、腎屬於陰。由於“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靈樞-陰陽系日月》),故可用腰以上之手代表陽,腰以下之足代表陰。將其跟手、足聯絡,則心、心包絡、肺與手皆屬陽,故應相互聯絡;肝、脾、腎與足皆屬陰,故應相互聯絡。

由於中醫藏象學說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念,那麼根據推斷演繹的方法,與其相為表裡的六腑其陰陽五行配屬關係應是一致的。由於“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三焦膀胱”(《靈樞-本髒》、《靈樞-本輸》),即與心、心包絡、肺相為表裡的小腸、三焦、大腸應皆屬於陽;而與肝、脾、腎相為表裡的膽、胃、膀胱應皆屬於陰。那麼小腸、三焦、大腸因屬於陽,故與手聯絡;膽、胃、膀胱因屬於陰,故與足聯絡。

從自然的三陰三陽類推人體臟腑

三陰三陽,並以之命名依《素問-天元紀大論》:“子午之歲,上見少陰;醜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溼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在《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得出“巳亥厥陰風木,子午少陰君火,醜未太陰溼土,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根據髒屬於陰、腑屬於陽的陰陽配屬,陰配伍髒而陽配伍腑,即形成三髒三腑(這三髒三腑沒有表裡配屬關係),又可表裡配屬形成三腑三髒,共六髒六腑。那麼依對應關係,陰木為肝,即形成足厥陰肝;君火為心,即形成手少陰心;陰土為脾,即形成足太陰脾;相火為三焦,即形成手少陽三焦;陽金為大腸,即形成手陽明大腸;陽水為膀胱,即形成足太陽膀胱。

又見《素問-六微旨大論》:“少陽之上,火氣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溼氣主之,中見陽明。”

又見《素問-血氣形志》:“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之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由於肝與膽相為表裡,心與小腸相為表裡,脾與胃相為表裡,三焦與心包相為表裡,大腸與肺相為表裡,膀胱與腎相為表裡。那麼厥陰肝對應的就為少陽(膽),少陰心對應的就為太陽(小腸),太陰脾對應的就為陽明(胃),少陽三焦對應的就為厥陰(心包),陽明大腸對應的就為太陰(肺),太陽膀胱對應的就為少陰(腎)。即形成足少陽膽,手太陽小腸,足陽明胃,手厥陰心包,手太陰肺,足少陰腎。

小結:

夫大而天地,小而人之一身,皆有三陰三陽之氣。“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在天之三陰三陽互為表裡,即厥陰與少陽為表裡,太陰與陽明為表裡,少陰與太陽為表裡。而腰以上之心、心包、肺與小腸、三焦、大腸為表裡,將其與手相聯絡,以示與腰以下之區別。便形成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表裡經為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共有三陰三陽六經之氣以應天;同理,在地之三陰三陽亦互為表裡。而腰以下之肝、脾、腎與膽、胃、膀胱相表裡,將其與足相聯絡,以示與腰以上相區別。便形成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表裡經為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共有三陰三陽六經之氣以應地。故人身之小天地各三陰三陽六經之氣相合便形成十二經氣。

TAG: 陰三陽表裡少陰太陰厥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