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症久治不愈怎麼辦?中風後肢體偏廢怎麼辦?這2箇中醫方子或許會給你答案

痺症久治不愈怎麼辦?中風後肢體偏廢怎麼辦?這2箇中醫方子或許會給你答案

導讀:

今天學習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湯和補陽還五湯。

◆◆

身痛逐瘀湯

◆◆

久痺不愈,治從瘀血

,這是王清任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獨特經驗,同時,也是王氏對中醫學痺證治療方法的又一重要補充。

長期以來,有關痺證的病因及證治,歷代醫家多遵從《內經》、《金匱》及景嶽“峻補真陰”之論,

從風、寒、溼、熱諸因素入手,以祛風、散寒、除溼、清熱、養血、滋陰等方法進行治療,形成了一套較為固定的治療模式。

從臨床治療結果來看,這些療法只要使用得當,大多能取得較好療效。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對疾病的認識與治療也是如此。

當臨床上某些疾病經常規療法治療無法取得滿意結果時,就必須考慮到是辨證上的疏漏,還是疾病的病情發生了變化。

因此,對待這一類難治性疾患,只有改變常規的思維模式,才能在治療方法上有所突破。

從《醫林改錯》原文記載來看,王清任對久治不愈痺證的治療也經歷了一個由失敗、反思、探索到最終有所創新的過程。

例如,在“痺證有瘀血說”篇中,王氏指出

“明知受風寒,有溫熱發散藥不愈;明知有溼熱,用利溼降火藥無功;久而肌肉消瘦,議論陰虧,遂用滋陰藥,又不效”。

常規治療方法的失敗,並未使王氏感到失望與沮喪,相反,失敗的結果更激發了其探求其原因的決心與勇氣。

經過細心觀察、研究與推論,王氏終於意識到這一類痺證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還在於

內有瘀血阻滯經絡

所致。

身痛逐瘀湯正是王氏基於其“瘀血致痺”說所創制的一首經驗方,全方由秦艽、川芎、桃仁、紅花、甘草、羌活、沒藥、當歸、靈脂、香附、牛膝、地龍組成,集中體現了王清任以

逐瘀通絡

為法治療痺證的學術經驗。

全方以桃仁、紅花共為君藥,活血逐瘀,暢通一身氣血;五靈脂、沒藥、當歸、川芎、牛膝、地龍、香附共為臣輔,活血行氣,化瘀通絡,溫經止痛;

秦艽、羌活為佐使,祛風、散寒、除溼,通利關節以止疼痛,以除骨節間素有之邪氣,從而加強活血逐瘀之品通行經絡之力。

全方配伍,逐瘀通絡為主,祛風除溼為輔,氣血兩調,瘀、風、寒、溼四因同治,

對久痺入絡、氣血凝滯所致關節疼痛、變形、屈伸不利等證有較強的治療作用,

臨床應用廣泛。

有報道用本方治療過敏性紫癲、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及急性腰扭傷等,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

補陽還五湯

◆◆

補陽還五湯,由黃芪、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組成,

既是《醫林改錯》治療中風癱痿的首選方劑,也是中醫補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劑。

方中蘊涵的

補氣活血

的治療原則,對中風證的治療與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普遍認為,王氏之所以以“補陽還五”為方劑冠名,是與其提出的“元氣”理論直接相關的。

他形象地將人體的元氣比喻為“十分”或“十成”,這“十分”元氣分佈在人之一身,橫向言則左右各有“五分”,縱向言則上下各有“五分”。

在生理情況下,元氣充達全身,無處不到,人“手握起步,頭轉身搖,用行舍藏,全憑此氣”。

一旦元氣有所虧虛,即可出現人體機能減退的傾向,若元氣持續虧虛超過了“五分”的限度,則可導致中風癱痿之證的發生。

在治療上,必須及時應用大補元氣之法使元氣恢復,才可使中風癱痿之證得以根本扭轉。

王氏所用的“五”,是個不確定的量詞,是與“十分”的滿數相對而論的。因此,

所謂“補陽還五”,實際上就是補足人身生理所需要的元氣之意,也不是一個確定不變的量。

從補陽還五湯藥物組成、配伍關係和藥量比例等要素可以看出,本方具有

“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補氣以活血”

的配伍特點。

方中

以重劑黃芪為君,大補元氣以起痿廢

;伍以少量活血通經之品如歸尾、川芎、桃仁、紅花、地龍之類,開通血道,活血通絡,以助元氣貫行全身。

全方配伍,突出了峻補元氣、以氣運血的配伍原則,使氣足血活,充養全身,

對中風後遺症辨屬氣虛血瘀、絡脈不通者

具有較高使用價值。

臨床報道,本方除治療各類中風後遺症效果顯著外,對小兒麻痺後遺症、肌營養不良症、慢性腎炎及冠心病等諸多病證也能取得較好療效。

實驗研究表明,本方水煎液能降低全血高、低切粘度,降低血漿比粘度,改善微迴圈,抑制血小板聚集,並有明顯抗凝血及抗體內血栓形成作用。

此外,本方還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消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本方對腦血管有顯著擴張作用,能持久增加腦血流量,明顯降低腦血管阻力,促進自體血腫的吸收,加速損傷腦組織的修復;

可減少實驗性腦水腫時腦蛋白及丙二醛含量,增強腦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腦含水量,對腦水腫及併發的腦功能紊亂有一定糾正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本方能抗炎,對抗增殖性炎症和滲出性炎症;同時還能增強免疫功能,增加實驗動物胸腺及脾臟重量;

增加碳粒廓清速率和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並能明顯增加溶血素含量,這一特點,與強的松等抗炎藥物相比有明顯優勢。

還有人報道說,本方對實驗性腎炎有治療作用,能降低24小時尿蛋白含量,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透過電鏡觀察,對腎臟組織學病變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本文選摘自《醫林改錯識要》,溫長路、劉玉瑋主編,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元氣治療活血逐瘀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