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紫薯、白薯區別在哪兒?吃哪個更好?

紅薯、紫薯、白薯區別在哪兒?吃哪個更好?

市面上的紅薯,白薯,紫薯之類的究竟在營養和口感上有什麼區別?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釋:

白肉甘薯(白薯):

雖然老百姓習慣把白色肉質的薯稱之為“白薯”,但白薯本質上還是屬於“甘薯”,和平常我們吃的紅心薯類屬於同一品種。相比於紅薯,白色的品種澱粉略高一些,口感偏向於幹,所以沒有那麼受大眾的認可,其他營養素含量相比較而言,白薯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E的含量都相對高於紅薯,但由於其他營養素含量總體仍然偏低,沒什麼特別的營養價值。白薯的肉質偏白色,相比於顏色鮮豔的紅薯而言,β-胡蘿蔔素更是缺乏。

紅薯、紫薯、白薯區別在哪兒?吃哪個更好?

紅心甘薯(紅薯):

紅心甘薯,又稱紅薯、山芋,有些北方地區還稱之為地瓜,是植物在地底下膨大的根莖,因為是植物用於儲存能源物質的組織,所以含有較多的澱粉。從口感而言,紅薯的糖分含量更豐富,含水率高,經過烘焙或烤制後,有獨特的香氣呈現(主要來自於紅薯內糖分和蛋白的美拉德反應),所以也是廣大吃貨的熱捧物件。紅薯中含有約25%的澱粉,一般而言吃了紅薯就應該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同時紅薯中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鉀含量豐富。

大家一般會覺得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應該是蔬菜水果,其實紅薯中的維生素C不僅含量不低,而且保留率相對較高,即使烹調後損失也很小,紅薯肉的色澤和β-胡蘿蔔素的含量有關,紅色越深、越豔麗就意味著β-胡蘿蔔素含量越高。作為維生素A的前體,植物性食物中的β-胡蘿蔔素對人體的健康意義重大。

紅薯、紫薯、白薯區別在哪兒?吃哪個更好?

紫肉甘薯(紫薯):

紫薯,也是近年來“明星”食物。很多人認為紫薯是轉基因食品或是染色的,其實紫薯只是另一個栽培品種,和轉基因沒有任何關係,之所以薯肉呈現紫色,和其中含有較高的花青素(花青素)有關。花青素易溶於水,遇酸性變紅,遇鹼偏藍色,所以如果是蒸或者煮紫薯,就會發現水的顏色會有所不同。

作為一種天然的植物色素,花青素表現出比較強大的功能,尤其是實驗室或者動物實驗中,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顯露無疑,甚至一些研究指向花青素具有治療糖尿病和環節高血壓造成的視網膜病變的能力。相比於白薯和紅薯,紫薯在鐵、鎂、鋅等微量元素含量方面更有充足的優勢,所以也備受青睞,紫薯蒸煮後具有牛奶的香氣,但口感卻不如紅薯那麼軟糯,總體偏硬,對消化功能弱的人沒那麼友好,還有紫薯中膳食纖維較高,更有益於便秘人群。

三種薯類怎麼吃更健康?

如果非要做比較,紅薯和紫薯的營養價值更高,而相比之下這兩種之間的營養各有千秋,大家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口味去挑選,不過,無論吃哪種薯類都要注意以下的原則:

(1)要相應減少主食的量

無論哪種薯類都有20%~30%的澱粉含量,所以吃薯類之後一定要減少相應的主食量(對於應比例大約是薯類:粳米4:1),有些小夥伴吃完一整個烤紅薯後,依然大吃大喝,能量很容易控制不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薦,成年人每天薯類攝入建議在50~100g,也就是半個中等大小的紅薯。

(2)一次性不宜吃太多哦

很多小夥伴都有吃紅薯吃脹氣、反酸的感受吧,一次性不宜吃太多哦,另外紫薯相比於紅薯更難消化。

(3)和米飯、菜餚搭配在一起吃,營養價值更全面

薯類營養並不全面,建議和其他食物搭配,不論是切成小塊,放到米飯或者粥中做成紫薯米飯或者紅薯粥,亦或者是紫薯和麵粉混合製作成紫薯饅頭、餃皮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綜上,白薯的澱粉較高,但綜合營養素質比較低,不太推薦;紅薯滋味濃郁,β-胡蘿蔔素含量豐富,適合寒冷的季節,不過一次不宜吃太多;紫薯中幾乎不含β-胡蘿蔔素,但有豐富的花青素和黃酮類物質,也是優質的食材選擇。

TAG: 紅薯紫薯白薯花青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