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剪紙文化在我國傳承甚遠,宋朝詩人宋方回曾作詩云:“數家祈福來澆奠,剪紙糊燈作上元”描寫剪紙文化。西漢時期,漢武帝因為寵妃李氏亡故,悲傷不已以至於夜不能寐,齊人齊人少翁用紙剪出妃子的影像,夜深時,從方帳中點燭,映出妃子生前的模樣,漢武帝遠遠凝望,隱約覺得像是寵妃再現人間,卻又不能近觀,悲切愈加,於是嘆息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姍姍其來遲。”這大概是我國最早的剪紙文化。

古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傳承中,有太多的文化被先人創造以及傳承至今,這些傳統文化哪怕放在幾千年後的現代,也依然絢爛奪目。

除了剪紙文化之外,還有俗語,俗語看似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實際上卻是老祖宗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精煉提取出來的至理名言。

瞭解俗語,讀懂俗語對於人們做人做事都有著巨大的幫助。當然,俗語中也有許多讓人看上去疑惑不解的句子,

比如古人言:“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其中的人肉凳指的又是什麼呢?

這句俗語最早的時候在農村鄉間比較流行,一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對此可能不太熟悉。首先這句俗語的前半句非常好理解,

“墳前供”顧名思義指的便是墳前的貢品,

大家或許會覺得墳前的貢品放置非常的簡單。

古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但實際上按照傳統的祭奠方式,對於這些貢品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有的貢品在經過拜祭之後必須要再重新帶回家,一家人重新吃掉,而有的貢品則要求了在祭拜之後留在原地,任其腐爛降解。

關於貢品是有著很大的講究的,

貢品有的要放在原地

,是因為這是留給祖先的食物,

而有的要帶回去一家分食

,是因為這是在對祖先拜祭過後,祖先會降福在這些食物上,帶回去一家分食之後,會保佑一家人幸福平安。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則是因為在古代那些一旦遇到災荒,那些災民是沒有餘力給祖先上貢的,只有那些富裕人家才能拿出這些食物,

而這些貢品之所以不帶回去,是為了留下來給那些逃荒的災民充飢。

古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制便是

講究孝道

,如果將上貢給祖先的食物繼續帶回家去,這無疑是一種對先人不敬的行為。並且一般而言,貢品實際上是人們上貢給祖先的鬼魂的,而這個東西在人們的傳統思想中是一種非常晦氣的東西,

因此古人認為這些上貢的食物也就帶上了一種“晦氣”,吃了會影響人的運勢,因此一般而言是沒有人會去吃的。

而這句俗語的後半句中所說的“人肉凳”,實際上並非人們所理解的

用人肉拼湊做成的凳子

,意思是說

將人的腿,腰等部位當作凳子來進行休息

。在生活中人們可能會和朋友開玩笑,在座位不夠的情況下坐在朋友的腿上,大家或許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但實際上如果追根尋底的話,這個“人肉凳”卻一點也不簡單。

古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人肉凳在古代是一種非常腐敗的一種行為。

一些王公貴族為了彰顯自己的高貴,顯示自己的奢靡,於是便將人當作工具,

比如出行讓奴僕揹著自己,上下馬車以他們為肉墊

。有時候累了還會讓下人趴下,坐在他們身上休息。

這種奢靡的習俗傳到了那些富商地主那裡

,為了享受,這些富商地主甚至專門找人訓練,就是為了讓他們剛好充當“人肉凳”,以方便自己享受起來更加舒適。

這種將人當作工具的行為無疑是不把人的尊嚴當一回事,狠狠踐踏的行為,因此很多人對於這種人肉凳的行為是非常厭惡的。

當然,關於這句話還有另一種解釋便是人們講究

“男女授受不親”

,男女生之間交往的時候應該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尤其是在古代男女之間的交往中,一些親密的行為是被嚴格禁止的。

而這句話的意思便是禁止女生坐在男生腿上的行為,這是一種不端莊不自重的行為。

古語:“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這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在現代人看來,女生坐在男生腿上並沒有什麼,許多熱戀中的情侶大部分都會有這樣的行為,

但對於老一輩而言,這種行為無疑是有傷風化的,因此便流傳下來這句俗語。

而實際上,這句俗語在如今還有著合理的科學解釋,

比如莫吃墳前供,便是因為食物暴露在野外香火之下,再加上會有蚊蟲等,因此這種食物的衛生是很難保證的。

同樣的,莫坐人肉凳,便是因為坐在別人的腿上,會因為壓迫而造成腿部的血液流通不暢,並且長期還可能會導致骨頭變形,不利於人的身體健康。

俗語並不僅是簡單的一句話,在它的背後是上千年的文化凝練,

它或許有著一定的地域限制,時代限制,但人們卻不能忽略它本身所表達的道理。

參考資料:

《野廟》

TAG: 俗語貢品人肉凳行為剪紙